科学家的由来
科学家一词是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家费米尔创造的。1840年,他在一次演讲时说:“在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的耕耘着,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适当的名称,我想称呼他们为‘科学家’。”
在此之前,对各种科学研究者已有不同的称呼,如“天文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等。
梨园弟子的由来
旧社会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其实,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乐器演员。《新唐书·礼乐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选了300名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们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称谓的由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末明初高则成的著名戏曲《琵琶记》有一句开场白:“今日梨园弟子,唱演琵琶记”,可见已是指戏曲演员了。
“黎明百姓”的由来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时代,部落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当时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它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民族构成的,因此,属于这100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属于统治阶级,包括王族、诸舅族和百工三个等级。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相互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即庶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
沙皇的由来
俄国最高封建统治者被称为“沙皇”。在公元14世纪后,东斯拉夫人在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流域所建立的大小封建公国,随着经济发展开始趋向统一。其中莫斯科公国势力发展最快。到了15世纪下半叶,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凭借实力征服了各小公国,最后又摆脱了蒙古钦察汗国的控制,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为了名正言顺地进一步向外扩张,伊凡三世娶了拜占廷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巴列奥罗格为妻。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灭亡后,伊凡三世自封为继承人,妄想建立一个“第三罗马帝国”,并开始自称沙皇。
“沙皇”的直译为“恺撒大帝”。“沙”是“恺”的俄语音变。恺撒是古罗马显赫一时的大独裁者,实为没有加冕的皇帝。伊凡三世就是要步其后尘,但并未正式加冕称“沙皇”。直到1547年,伊凡四世才举行隆重仪式,正式加冕为“沙皇”。从此以后,俄国历代封建君主大都袭称“沙皇”。十月革命胜利后,沙皇君主制才最后被送进了坟墓。
达赖喇嘛的由来
达赖喇嘛的称号,不是自第一世达赖喇嘛开始,也不是藏族自己所定,而最初是由明代顺义王俺答汗(蒙族)赠予三世达赖喇嘛的。
《宗教源流考》说:“阿勒坦汗者,即俺答,元太祖十七世孙也。隆庆五年封为顺义王……用兵土伯特之地,收服阿木多、喀木等部部落。纳其侄鄂尔斯博硕克图济农谏,遣使迎达赖。……共尊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之号”。
这是达赖喇嘛称号之始。当时为第三世。第一世、二世的称号则是后来追加。“达赖”是蒙古语,是大海之意。它表示蒙古人民对锁南坚错的尊敬。
当时达赖喇嘛的称号,还只仅限于蒙古地区,直到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错由西藏到了北京,朝见清世祖,次年由清廷正式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这个称号才为举世所知,一直沿用到现在。
博士、硕士、学士的由来
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就有学位制度。
博士在古代是一种官衔,要求担任这个职务的人“掌通古今”,有渊博的知识,以便充当皇帝的顾问,从事编纂著作或教授学生,培养人才。它的官阶品位并不高。
学士,最早只是指在学校读书的弟子。魏晋以后,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品位也不高。唐太宗时设文学馆,以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学士的地位便大大提高了。自宋至清,学士的品位一直很高。清朝的大学士官阶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至于硕士,不过是对博学多闻、德高望重之人的一种尊称,既非官衔,更非学位。
日本明治年间,从西方引进学位制度时,借用汉语中的博士、硕士、学士这些词汇来翻译英文DOGTOR、MASTER、BACHELOR这些学位称呼。到清末民初,中国人又从日本把这种译法搬了回来。这样,博士、硕士、学士的称呼在中国才同现代学位制度联系起来了。
就是有血气的青年的意思
愤青的由来
顾名思义,“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简称。据可考证的资料,“愤青”一词,来源于英国二战之后著名剧作家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此君在此作品中通过愤怒的青年之口,大加鞭挞英国。
在中国,愤青这个词,诞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属于历史遗留产物。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导致很多知识青年(所谓的知识青年一般都是高中水平)下放到农村体验生活。到了80年代,这些已经不再“青”的知识青年因为历史原因,无法返城,其中相当一部分产生了一种“厌世”情绪。就是认为整个社会伤害了自己,或者自己被社会抛弃等等。这就是典型的愤青思想。
这个名字借助网络广为流传。早在94年网络初期发展的时候,中国的网络和国外还没有什么接触。此时的网络还可为是纯净的天空,当时有条件上网的都是一些大学院校学生。也有很多是从老bbs转过来的人群。此时大家讨论最多的都是中国的发展和政治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校bbs(校园内部网)都有政治话题。但这时候还没有愤青的称谓产生。直到98年网络普及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逐渐和国外进行的相当的接触。中国网民首次和国外的反华政治团体接触,这时候愤青的称谓便扣在了部分网民头上。
现在愤青的含义已经和开始的完全不一样了。就好像农民被某些自认为清高的人搞成了贬义词一样。
二百五的由来
二百五”这个俗语,用来称那些不够格儿的傻子。其实“二百五”是一个历史故事。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4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4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真勇士也!一千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
人们日常交谈或著述立传,时有喜欢用典雅而又幽默的词语称谓年龄,以增言辞、传记的氛围。就连太湖钓叟的三字诀中也时常用年龄称谓出词含义,如耄耋寿、古稀岁等。这些称谓谓之年龄的特称,在适当的场合用之。场合、气氛得当时听起来,也确有文雅古朴之感,为人际氛围添加不少色彩。
这些称谓,有的是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有的是源于古代名人诗文。如儿童换牙时期约七、八岁时,故古时常以“始龀(chen)”或“毁齿”来特指这个时期的儿童。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便以“总角”来借指幼年。唐杜牧<;<;赠别>;>;诗中曾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故以后人们便称女子十三、四岁时为“豆蔻年华”。女子年满十五岁时,举行“上鬟”的梳头仪式,戴上束发用的“笄(ji)”,故此,“上鬟”、“及笄”也就是女子十五岁的代称。此外,从十岁到百岁的各个阶段,大都有其固定的称谓。
十岁为“幼学之年”;二十岁为“弱冠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或“壮室之秋”;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或“耳顺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百岁为“期颐之年”。其中,“幼学、弱冠、壮室、耄耋、期颐”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说文解字>;>;中注,年八十曰耄;年九十曰耋。”
而立、不惑、知命、耳顺“源于<;<;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花甲”是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古稀”源于杜甫<;<;曲江二首>;>;之二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