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电视文艺概况
2006年,中国电视文艺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双百”、“二为”方针,生产制作出大量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俱佳的电视文艺节目,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一、大型文艺晚会:主题明确,时代性强
1.传统节庆综艺晚会。在春节、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分别推出了相应的大型综艺晚会。其中,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6春节联欢晚会》依然最具社会影响力。晚会的节目创作和编排,坚持“三贴近”原则,紧紧围绕“张灯结彩拜大年,天地人和万事兴”的主题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民生内容,如《打工幼儿园》是以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为题材来创作的小品,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二是突出民族性和地域文化性,如南方小品《招聘》、蒙古歌曲《吉祥三宝》、陕北歌手阿宝的原创乡土民歌等文艺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欢度春节的热闹气氛;三是以给赠送台湾大熊猫取名为晚会主线,不仅使晚会节奏流畅,而且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渴盼祖国统一的心情。此外,晚会紧扣时代脉搏,充分体现当代性,在为观众奉献精彩文艺节目的同时,也反映了重大的社会事件,如“神六”上天等。
2.重大纪念日专题晚会。为纪念建党85周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专题晚会《永远跟您走》,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在回顾党的光辉历史的同时,特别凸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践行八荣八耻这些富有强烈时代特色的内容;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主办的《长征颂》,由六个部分组成,通过合唱、齐唱、重唱、独唱、领唱、朗诵、器乐曲、大型交响乐等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热情讴歌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与此同时,北京、上海、云南等地方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相同主题的专题晚会。
3.行业颁奖晚会及其他。为表彰那些在经济、环保、司法、公安等各条战线上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了《2006创新盛典》、《2006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2006全国十大杰出人民警察》等。地方电视台则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组织了相关庆典活动,如北京电视台的《2008年奥运歌曲征集评选活动颁奖晚会暨第四届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闭幕式》,东方卫视的《和谐礼赞——庆祝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五周年文艺晚会暨成员国艺术节开幕式》,福建东南卫视的《情系两岸相约东南》等。
二、娱乐选秀:持续走红,社会关注
1.“三驾马车”引领潮流。本年度,娱乐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从地方电视台到央视,各大主流电视媒体争先恐后创办娱乐选秀节目,一时间娱乐选秀节目占据中国电视节目的大半壁江山。其中,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一道形成中国娱乐选秀节目“三驾马车”的格局,拥有着最多的观众和市场份额。其中,湖南卫视仍是最大的赢家,尽管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2005年相比稍微有所降温,但是其娱乐选秀的霸主地位还是无人撼动,稍后的《名声大振》尽管不是那么火暴,但依托“超女”的余威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东方卫视先后以《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大打娱乐选秀牌,迅速抢占娱乐选秀节目的制高点;作为中央电视台重点打造的《梦想中国》、“青歌赛”,则凭借其国家级电视台拥有的人力、财力、技术等资源优势,站在娱乐选秀节目潮流的前端。
2.多点开花,铺天盖地。娱乐选秀节目的低门槛、低成本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吸引了众多电视媒体。北京电视台的《红楼梦中人》、重庆电视台的《第一次行动》、江苏电视台的《绝对唱响》和《名师高徒》、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安徽电视台的《超级新秀》、山东电视台的《天使任务》、湖北电视台的《极限高歌》、广西电视台的《全民星偶像》、广州电视台的《谁是飙歌王》、济南电视台的《我唱我秀》、青岛电视台的《魅力大妈总动员》等也纷纷亮相荧屏。
娱乐选秀已不仅仅是一个电视事件,更是媒体事件、文化事件。其影响已不仅仅在于娱乐节目本身,也辐射到电视荧屏的其他各类节目中,“海选”、“PK”一时间成为大众熟悉的时尚名词;社会生活方面,各种社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商业文化活动,无处不显现着PK、选秀的影响。
三、电视纪录片:大片创作,成绩斐然
2006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力作,分别是年初的《故宫》(12集)、年中的《再说长江》(33集)和岁末的《大国崛起》(12集)。三部大片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及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在艺术探索方面成就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像艺术魅力的呈现。通过特技、动漫、航拍等先进技术手段,在荧屏上呈现了故宫、长江等最新、最独特的,清晰、完整、全面、唯美的影像,给观众很美的视觉享受;另外,通过故事化的叙事,充满悬疑的讲述,打破时空的结构安排等手段或手法,给观众十足的艺术趣味。二是情感魅力的呈现。三部大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十分注重情感的力量,片中既有国家情、民族情等“大情”的抒发,也有亲情、爱情、友情等“小情”的描述,充分挖掘情感的感染力,以情动人,用情感人。三是思想魅力的呈现。三部大片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创作者对历史、人文、国家兴衰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思想的折服,用思想的力量来征服观众。值得一提的是,走院线路线的《圆明园》在纪录片的创作和经营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四、电视文艺专栏:表现平淡,有待突破
专业性电视文艺专栏,如电视文学类的《电视诗歌散文》,电视音乐类的《风华国乐》、《经典》,电视戏曲类的《戏苑百家》、《名段欣赏》,尽管有一定数量的忠实观众,但由于其节目的专业性太强,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文艺资讯类专栏《影视同期声》、《综艺快报》、《每日文化播报》尽管也有一些改革举措,但反响平平,没有什么亮点;文艺谈话类专栏面临着新的突破,传统品牌《艺术人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而不断改版的《文化访谈录》尽管在访谈深度和批评力度上有所加大,但是影响力还是一般;与前两者相比,综艺娱乐类的电视文艺专栏依然是主角,像《同一首歌》、《星光大道》、《欢乐中国行》、《魅力中国》、《曲苑杂坛》等依旧拥有更多的观众和市场份额。由于受到其他节目的冲击,传统的电视文艺品牌栏目不得不面临改版,如综艺类品牌栏目《正大综艺》,改版之后更加突出节目的参与性,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世界的真奇妙,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以往的“看”世界奇妙。
五、电视栏目剧:优势明显,蓄势待发
本年度,电视栏目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电视栏目剧具备情景喜剧和电视栏目的一些基本特征,因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再加上低成本、高产出等一些优势,因此,很多省市电视台都纷纷创办电视栏目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0多家。其中,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浙江电视台科技教育频道的《大侦探西门》、湖北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视故事会》、湖南卫视的《爱情魔方》等影响力较大。然而,作为一个新兴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栏目剧还有其不成熟之处,如题材问题、低俗化问题等等,都需要其在发展中克服。
六、媒体活动:赛事连连,效益突出
仅中央电视台就举办了“第七届CCTV服装设计暨模特电视大赛”、“第七届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第五届CCTV电视小品大赛”、“CCTV西部民歌大赛”、“军旅歌曲电视大赛”等多项赛事。北京、上海、福建、云南等地方电视台也不甘落后,以云南电视台为例,仅在2006年就有“云南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茶马古道旅游大使选拔赛”、“阳光女人形象选拔赛”、“舞动云南大赛”、“中国阿诗玛形象选拔赛”以及若干电视、电影演员选拔赛等等。“节目活动化,活动市场化”已经成为很多电视频道、栏目普遍认可的理念和思路,因为媒体活动不仅是赢得广告收入的法宝,制造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栏目、频道品牌巩固和拓展的利器。
(本文与周建新合作,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
2007中国电视文艺概况
2007年,中国电视各级媒体大体围绕两条主线开展工作,即宣传引导和市场探索,电视文艺也不例外,在完成以上两个方面任务的同时也酝酿着新的转型,但整体趋于平稳。
一、晚会类节目:凸显主旋律,在地域性、公益性和行业性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晚会类节目依然是电视文艺最具影响的类型节目。它一方面以鲜明的主题高扬主旋律;另一方面在公益性、地域性和行业性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
主旋律。大型节庆晚会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已有24年历史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以歌舞《花开中国年》为开场,以一组歌曲《欢乐和谐民族情》、《欢乐和谐流行色一》、《欢乐和谐家乡美》、《欢乐和谐四季风》、《欢乐和谐流行色二》、《欢乐和谐军旅魂》、《欢乐和谐好光景》、《欢乐和谐闹新春》为线索,穿插相声、小品、杂技等节目,紧紧围绕“欢乐和谐中国年”的主题,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地域性。一方面,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栏目更多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加强与地方媒体的合作。节目层面上,以春晚为例,随着“开放办春晚”的呼声越来越高,地方电视台选送的优秀节目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栏目层面上,像《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等名牌栏目走出演播室,选择在合适的城市举办晚会,因而地方的文化特色自然而然地就融入到晚会的节目内容中;频道层面上,联合举办晚会,如2007年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中部贸易投资博览会晚会》,浓缩了中部六省的地方文化艺术精华,给观众奉献了一场地域文化的视觉盛宴。另一方面,地方台大力举办富有本地域特色的晚会。如2007年,北京利用自己国家首都、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优势,上海利用自己的国际化优势,湖南利用自己大众娱乐的文化资源优势,各自举办春节晚会,在明星阵容、主持阵容、晚会场面和节目内容等方面上,并不逊色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影响较为广泛。
公益性。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一些慈善活动纷纷与大型晚会相结合,如《2007新春公益晚会》、《2007圣诞公益晚会》、《春暖2007——我有一个梦想》等等,尤其是后者,它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为2000万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筹集助学善款,帮助他们改善上学条件而联合举办的公益晚会。
行业性。行业性的庆典、纪念以及奖励等活动也以晚会形式呈现,例如《2007年度经济人物颁奖晚会》、《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2007年度娱乐大典》等等。利用晚会对那些为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团队、企业进行表彰,不仅是对战斗在各条战线上杰出代表们的鼓励,更是对自己行业的一个很好宣传。
二、选秀类节目:回归理性,趋于多元
2007年的电视选秀节目与往年相比,整体降温,传统的三驾马车《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梦想中国》没能延续过去的火暴,但依靠品牌的力量已然具备了很强的市场号召力。由于受来自政府的干预引导,娱乐选秀节目更多地与现实生活内容结合起来,回归理性,不再是漫天的炒作、粉丝的喧嚣;在考核环节的设置上,不仅要考查选手的专业技能,也增加了对选手品德、品行、品位等基本素质的考量。
娱乐选秀节目良好的收视效果吸引着各大电视媒体趋之若鹜,形成复杂的竞争格局,也正因为此,娱乐选秀节目在形式层面有所创新,呈现多元趋势。主要表现在“谁在秀”和“秀什么”上:
秀的主体多元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平民选秀”,如《快乐男声》、《星光大道》等;二是“明星选秀”,如《名声大振》、《舞动奇迹》等;三是“明星+平民选秀”,如《名师高徒》等。前者依靠自己的平民性、草根性和以往超强的人气依旧在电视娱乐选秀节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后两者充分利用明星的号召力和话题效应,制造诸多“卖点”吸引观众的眼球,如秀明星鲜为人知的技能,让演艺明星、体育明星秀歌,歌星秀舞、秀戏等等。总之,选秀主体的职业、身份、性别、年龄都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秀的内容多元化。随着选秀主体的多元化,选秀点也趋于多元化。不仅要秀音乐,还要秀舞蹈;不仅要秀身体,还要秀演技;不仅要秀知识,还要秀武术。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各种各样的选秀点被开发,电视荧屏俨然成了一个大“秀场”。
娱乐选秀节目在节目的形态创新方面已经向前发展了一步,由模仿创新到继承创新,再到原始创新。以湖南卫视和上海卫视为例,打造了“湖南制造”与“上海制造”的概念,为综艺娱乐节目特别是“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故事类节目:备受关注,种类丰富
本年度故事类节目以其传奇性和悬疑性,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和注意力。由于此类节目具有相对投入成本较低,而相对市场收益较高的优势,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地方电视台各个层级的电视媒体迅速趋热走红,成为荧屏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江西的《传奇故事》、重庆的《雾都夜话》、江苏的《人间》、湖南的《真情》、浙江的《大家》。这其中有名人故事,也有普通人故事;有历史故事,也有现实故事;有文艺故事,也有财富故事;有法律故事,也有情感故事,等等。“故事”不仅成为各种节目的内容,更是节目的讲述方式,甚至是植根于其中的观念、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