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网络角色还表现出自我意识层面的特征,有相当一部分网络青年,只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感兴趣。在虚拟世界实现理想自我、发挥个人潜能、释放心灵向往的形态,陶冶在自我精神乐园,这是虚拟网络角色扮演的基本生存模式。具体表现为:
第一,偶像崇拜。现实偶像崇拜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和拓展更加自如,通常同一偶像的崇拜者集结在某一网络社区,公布偶像信息,交流崇拜经验,讨论偶像生活,维护偶像声誉。青年的崇拜行为具有极端的情绪化和反理性特征。
第二,快乐游戏。青年通过网络以快乐为人生信念,在网络中追逐感官快乐,以玩网络游戏、看情色影片、恶搞调侃公众人物,作为网络生活的乐趣。
第三,追新逐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被称为“新新人类”,强调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从发型、服饰、饮食等外在包装到生活习惯和言行举止,都力求突出自己的独特品味。而在网络中,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和网络偏好来显示自己的新异性。这种自我陶醉型的网络青年,有时候也会关注社会重大热点事件,不过他们的网络生活中心在自己,不在别人,崇拜也罢、追逐也罢,都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快乐,一般不会纠缠于社会复杂的事件中,有的甚至表现出不太关心社会事务的特点。总的来说,没有网络存在,就没有青年的网络角色;青年网络角色的所有特质,都依赖于网络的技术支持。在任何时候,角色的扮演又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没有生命体的干预,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是个客观条件而已。
五、角色人格化
角色人格化,是说个人在担任社会职务的时候,扮演的角色表现出很多个性的差异化特点,成为担任同样职务身份的不同角色的重要标志。
社会有很多岗位职务,为个人规定了不同身份,在担任这些职务的时候,个人就扮演了一个大家有所期待的角色,怎样做好一份工作,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于是就渗透了很多个性成分,也就是人格成分,这是不可避免的。同样的公安局长岗位,有的干成全国英模,有的干成黑社会保护伞,给社会的印象差别非常大。不能说是公安局长这个职务出现了问题,而是担任这个职务的个人,扮演了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角色。
青年长期接纳网络文化自然会熏陶自己的角色人格,与现实角色人格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网络角色人格具有隐蔽性,对于现实的超我规范要求可以在隐蔽的形态下加以调和、替代,从而完成个性的解脱或者蜕变。从未来发展的观点看,网络角色人格将会和现实角色人格融为一体,而不是更多的人格分裂,从而更加丰富个性的精神内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同样的岗位规定的任务和使命是一样的,多年的熏陶下来,尽管有个别个性突出的人与其他前辈或者后来者形成鲜明反差,但是总的来看,在这个岗位上承担角色的人都有一些相类似的角色特点。比如说美国总统这个岗位,已经有很多人进出白宫,担任过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是总体上来说,他们又都有相同的风格,带有这个国家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以及全球战略视野,这是因为美国总统这个岗位的使命,慢慢把每一任总统的个人风格同一化了,形成了高度集中而抽象的美国总统人格。
所以,选择角色,有时候是主动的,但是辩证地看,同时也是被动的,因为选择的角色本身就具有强制性约束个人行为的力量。一旦这个力量被打破或者本身的威严被鄙视,那就意味着这个社会在失去应有的规范,所有权归属的统治阶级打乱了确立角色的权威规则,社会自由就变成了违法乱纪、道德沦丧的借口,每个人的角色人格就会变得模糊,从而失去社会规范应有的自信力和推动力。
过分的角色化可以称作角色固化。个人在角色扮演上投入和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后,人就会无意识地把某种社会角色习惯带到其他不相干的场合,表现甚至炫耀,由此必然带来精神困惑,同时也给周围社会成员带来烦恼。青年的角色固化突出的表现是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无法摆脱,比如沉迷网络游戏、过分追星、两性交际滥情等等。人到中老年以后,由于行为习惯难以变化,角色固化问题更加突出。但愿网络文化在有效解决网瘾等问题的同时,可以促进现实社会的传统固化习性的转化和改良。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过,人离不开他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无独有偶,卢梭也说过大概同样的话,人总是要奴役一切,但结果总是被一切所奴役。角色人格化,其实就是角色对人本身的奴化,可是,每一个人都极端向往某种心目中的角色地位,这里面可能真的存在着个人价值与社会角色价值的交换规则,导致个人一方面很想借助向往的角色奴化别人,同时又很情愿地接受角色的奴役。交换的结果,一定是个人得到了超过他所付出的价值,起码他自己是这样评价的。否则谁会一厢情愿地飞蛾扑火呢?
第三节 自我与角色的平衡
人有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本性需求,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以及平衡性,并依此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做出满意的解释。
个人要想确立人格、走向社会,第一步就是寻找和确定社会角色。
可是,按照什么价值标准确立角色呢?这就涉及到价值观念选择的问题,只有价值观念选择合适,才可以进一步谈得上人格健康和完善。
选择角色以后,角色是否稳定,能否平和地处理自我和角色之间的冲突,也就是个人和社会的矛盾呢?这就要在主观范畴内解决变化多端的情绪平衡的问题。结合这两方面因素来看,要想做到自我与角色的平衡,必须解决好两方面任务,第一个是在社会彼此来往活动中,借鉴多元化的价值交换关系,获得平衡感受;第二个是在主观体验范畴内,处理好情绪平衡问题,这样大抵可以基本实现个性的平衡和统一。
现在出现了第三个问题,就是网络角色的出现,与现实的人际角色必然发生冲突:在网络中可以轻松实现的功能,为什么在现实中经常遇到阻力?网络既影响个人选择价值的倾向,又影响个人的现实社会活动,同时还影响个人的内心活动,也就是情绪的活动。这就使得青年在进入社会初期,在人格角色建立的关键时期同时面临多种思想的冲击,看起来这比单一价值观念指导下成长起来的青年要复杂一些,难题要多一些,但是,从社会多元化选择和国际价值观念互相交融的角度分析,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青年面向未来、走向国际化的必要历程。
一、多元价值选择
21世纪是一个多元价值选择的时代。个人的角色选择不可能只用一套价值标准去约束和教导,更不是只有一种实现自己生命目标的途径。这种社会现实的变化,恰好是与网络文化的大普及和发展交相呼应,形成了社会上一种不可逆转的文化潮流。青年个人的社会角色必然要受其熏陶,在社会心理活动方面表现出新的积极姿态。
(一)价值是多元的
伯林在《自由四论》一书中认为,人类的价值观与文化是多元的,自由是从多元价值观中产生的。最低级的自由就是消极自由,它是个人在不受外界强制约束的情况下,在很多种善良的观念中选择自己的生活角色。当然这种自由选择是相对的,也是被动的,但它毕竟是人的本性要求。如果我们不想贬低和压抑我们的本性,就必须维护最低限度的个人自由。我们无法享有绝对的自由,因此必须放弃一些自由以保全必要的自由。但是完全地放弃自由,就等于自我挫败。多元化国际文化的交往,是多元化价值选择的社会基础,而自由总是人永远不变的追求,在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个人自由选择的空间。
盖尔·斯顿认为,个人的选择可以千差万别,其多样性存在着一定的合法性。没有一种善能够享有完全的优先性,不同的人,或在不同情况下,善的序列是具体的。我们只能说,不同的善在不同的环境下享有具体的优先权。盖尔·斯顿的观点显然是在支持伯林,起码他们的观点是前后相继的,即认为多元价值观念是有效的、合理的。
承认价值多元和选择多元,是确立个人角色的新的社会伦理基础,也是理解社会价值交换的合理性的重要前提。
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也就是基本持平。如果得到的和付出的不能被体验到持平的感受,心理就会失去平衡,简单地说,就是吃亏不好,占便宜也不好。对于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而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情感投注多一些,重视情谊、忽视物质,因此这样的人与别人的交换多数是情感增值、物质减值的。对重物质利益的人而言,倾向于用物质来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际交往中多数是情感减值、物质增值的。
显然,人们价值交换的目的各有不同,主要是寻求互补。包括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互补、人格特征的互补等。这种交换,表面上看主要是物质利益,实际上这些物质利益是代表一定的价值的,物质利益的交换实际就是社会价值交换。在物质交换外表之内,还有一些人格和精神方面看似虚拟的交换,这种交换对于角色和人格的平衡的分量更为重要。这是个人获得心理平衡的最重要的社会伦理评价基础。
(二)价值观的类型
那么,价值观念基本有几类呢?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只要换一个文化参照系,马上就会出现许多种价值观。由于本书的任务在于完成个人角色确立的话题,而不展开价值观理论介绍,所以,只能采用部分经典的理论观点加以借鉴。
对价值观进行分类研究最早的是奥尔波特(Allport)等人,他们根据德国哲学家E.Spranger《人的类型》一书对人的分类,将价值观分为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六类,并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第一,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这种人注重实效,追求财富。
第二,理论型: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寻求真理,探究世界,把握本质。
第三,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富于想象力,追求美感。
第四,社会型:关心他人,献身社会,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目标。
第五,政治型:重视权力,支配性强,目标在于满足权力欲望。
第六,宗教型:关心对宇宙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信奉宗教。
奥尔波特等人发现:每个人不可能只选择单纯的一种价值观念,而是会选择几种价值观,用于不同的社会角色。并且,不同职业角色的人对这六种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优先顺序,反映了人们角色不同,价值体系也不同。
这个研究表明,多元价值是可以共融并存的,正如前面笔者的分析论述,人的本性是有这样多元化价值要求的,大体上联系起来看,笔者提出的本性,可以对应经济型(实用);感性对应社会型(快乐);知性对应审美型(美化);理性对应理论型和政治型(思辨);灵性对应宗教型(信仰)。这显然不是巧合,是大家对人性分析和理解的基本归宿。它还间接说明,笔者对人格属性的要素分析是合理的、适用的。
这个研究结论到今天看起来仍然感觉很新鲜,网络中许多热心网友在讨论这个话题,说明我们正在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大转换时代。
这个转换时期发生的许多事件告诉我们,多元化价值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必须存在一定公认的底线原则和包容原则,使之成为支撑多元化价值观念运转的社会道德基础,否则就将面临价值分裂。实际生活还告诉我们,在单一价值观念即将解体的大转变中,新的多元化价值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个人角色的多元化选择也将面临许多的挑战。
有人曾经利用这个研究结果,通过网络QQ调查在校大学生的价值选择,结果依次为社会型、经济型、宗教型、审美型、理论型、政治型。
作为一般参考,可以发现,在进入网络文化时代以后,青年已经接受多元化价值选择,对理性的超我束缚和压抑的排斥感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