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90500000050

第50章 环境传播(1)

聚焦今日媒体,“污染治理”、“生态经济”、“绿色家园”、“地球村”、“全球变暖”、“危险废弃物”、“生物多样性”、“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低碳排放”等词比比皆是,它们不仅出现在媒体里,而且走进了千家万户,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这说明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环境保护自上而下,始于政府,大众传媒是一支重要力量。现在我国环境传播已经崛起,像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科技传播、体育传播、外交传播等一样,成为现代传播的重要领域,环境题材也成了各家媒体争相传播的重要主题。

第一节环境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一般用“环境报道”、“环境宣传”,而很少使用“环境传播”一词,笔者认为“环境传播”应是传播领域的重要概念,应有内涵与特征的规定。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马克·美耶(Mark Meisner)认为:环境传播是指关于环境事件的传播,比如说,媒介对环境事件的报道,关于环境问题的争论和决定。环境传播涵盖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公共传播等传播方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传播系李·帕克(LeaJ.Parker)将环境传播定义为:环境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到达受众。认为环境传播是一个传播者和受众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互动。笔者认为,环境传播是传受环境信息的行为或过程,或者说是环境信息在传者与受者之间的流动过程。环境传播的定义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上的环境传播是指通过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媒等方式对环境信息进行的传播,可见马克·美耶和李·帕克理解的环境传播都是广义上的;狭义的环境传播只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对环境信息进行的传播。

环境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1.关注性。环境问题关系到每个人乃至子孙后代的利益,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环境传播也因较少受阶级关系、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公众对其有着天然的关注,受众对其关注程度甚至超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传播。

2.影响性。环境传播在全社会提倡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等伦理观,倡导人们采取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这对全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关联性。许多新闻发生的领域大多单一,环境传播则经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而凸显复杂性。

这也给传播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进行环境传播。

4.两难性。很多环境问题都是两难选择,比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开发矿山与生态保护,开发旅游与景观保护等。在发展中国家,两难选择更加尖锐。

5.公益性。环境保护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而是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活动,因而具有公益性。

第二节环境传播的历程

一、世界环境传播蒸蒸日上

当代人对环境的觉醒始于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该书披露了由于有机氯农药DDT的使用,使美丽的森林里、清凉的小溪边、绿荫掩映的池塘旁已经没有了鸟鸣的音浪,喧嚣的春天变得死一般寂静。《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卡逊虽不是记者,但对现实的披露颇具新闻性,从文本上看,全部17章内容都属调查性新闻报道,具有极高的新闻传播价值。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的绿浪风起云涌。1970年,美国掀起了“世界地球日”活动,3000多万人大游行,唤醒人们关注环境。70年代初,联合国专门小组发表了著名报告——《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位为“世界环境日”,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

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共有183个国家的代表团及联合国下属机构等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会讲话,大会向世界发出严峻警告: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话,前景就是毁灭。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1997年6月23日在纽约再次召开特别首脑会议,讨论气候变暖、沙漠化、保护淡水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2009年12月7日~18日,192个国家的官员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商讨了《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了新的协议。

二、中国环境传播已经崛起

在环境传播阶段的划分上,笔者认为应该划分为启蒙阶段、入轨阶段与崛起阶段。

1.启蒙阶段

我国的环境传播与西方相比起步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只是启蒙时期。1972年,周恩来总理运筹帷幄、高瞻远瞩,敏锐感觉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毅然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随着《只有一个地球》、《寂静的春天》的译文出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环境专业的设立,1973年第一份环境期刊《环境保护》的创刊,1979年环境法律《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我国开启了环境传播的新征程。大众传媒的环境传播也像星星之火,燎原在即。

2.入轨阶段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环境传播渐渐步入正轨。1980年成立了环境行业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一批环境图书问世;1981年12月31日,中国第一档环境保护类型的电视栏目《动物世界》在央视开播;1983年全球第一家国家级环境专业报——《中国环境报》创刊;同年,环保总局和联合国环境署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刊物《世界环境》问世;1986年成立了以北京10多家报刊为主体的中国环境记者协会;20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一批主流报刊先后开始了环境报道。此阶段,环境传播主体以专业媒体为主,传播内容以重大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和“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治理为主,传播方式以纪实报道与曝光污染企业和污染事件为主。

3.崛起阶段

我国的环境传播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快,上世纪90年代是崛起的开始阶段。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此会议被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其纲领性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问世。1993年中国加入了国际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标志着中国环境传播融入了世界潮流。

1993年,全国人大环资委、中宣部、广电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委共同发起了“中华环保世纪行”的跨部委联合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被称为是“我国环保工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新闻单位参加最多、影响最广、群众反应最强烈的一项宣传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已连续举办了十几年,每年一个主题,例如“向环境污染宣战”(1993)、“维护生态平衡”(1994)、“珍惜自然资源”(1995)、“保护生命之水”(1996)、“保护资源永续利用”(1997)、“爱我黄河”(1999)、“保护长江生命河”(2001)、“珍惜每一寸土地”(2004)、“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2006)、“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2007)、“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008)。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曾设立专栏连续报道。“中华环保世纪行”标志着政府很好地参与并引导了环境传播,也是传播主体。

1994年我国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在1996年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部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进入了千家万户,进入了国人的生活里。

1997~1998年,为配合国家环保总局策划的沿淮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大检查的“零点行动”,中国数十家主流媒体推出了“零点行动”特别报道,报道效果显著,最终促使了大批污染企业关停并转。

2007年10月,“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

2008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中国政府参加了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作出了降低碳排放目标的承诺。

在此期间,除了专业媒体外,综合性的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都开辟了专栏、专版。以电视台为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环保新干线》、《地球故事》、《绿色空间》,北京电视台的《绿色经济》,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环境聚焦》,凤凰电视台的《我们共有一个地球》,山东电视台的《家园》,江苏电视台的《绿色报告》,湖北电视台的《幸运地球村》,河北电视台的《绿色家园》等都成为人们喜爱的电视节目。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的环境传播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完善与新的突破。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给沿岸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给俄罗斯境内的水域带来了负面影响。国家环保总局与相关部门和地方采取联合行动,及时监测和预测污染迁移情况,同时主动与有关国际组织交流,与俄罗斯专家积极协作,联合开展水质监测,通过媒体向国际社会公开、透明、及时地发布信息,既尊重科学又尊重事实,充分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传播已不单单只是环境事件的传播了,而是将环境传播与国际传播成功地融合在一起。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茶花女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茶花女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西游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西游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名师1+1导读方案:悲惨世界》以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代表的作家编委会+以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为代表的语文教育专家编委会组成强大的名师1+1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精心制定名著阅读方案,教你轻松阅读名著,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中外神话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中外神话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呐喊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呐喊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修罗霸神

    修罗霸神

    时代天运,武道纵横!少年尹寒经脉堵塞,受尽屈辱,当一缕传说中的鸿蒙紫气进入体内后,便发誓定要复仇,从此逆天崛起,横空出世!“我要害我的人,后悔对我做的每一件事!”“想到我,是一种梦魔!听到我,带着深深恐惧!见到我,生不如死!”“世人反对,我就杀光世人,老天反对,我就踏平这天!”
  • 绝品总裁爱上我

    绝品总裁爱上我

    国际杀手之王张铁根金盆洗手,回老家凤凰村种地当农民,无意中救了白富美柳如烟和柳晴春,结果暴露行踪。于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各种人物和纷争纷纷来到凤凰村,张铁根本来过得挺滋润的小日子,开始变得跌宕起伏!为保护自己的村庄,也为了保护柳如烟和柳晴春,张铁根重新出发!
  • 纨绔先生:hello检察官娇妻

    纨绔先生:hello检察官娇妻

    程北顾:钻石豪门里的香饽饽,他绝非等闲,唯独拿不下她。书乐微:老谋深算的女检察官,她步步为营,唯恐踩到陷阱。当“阴险色狼”遇上“狡猾的狐狸”,不是“鸡飞狗跳”这么简单。雷厉风行如他,程少要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人人畏他惧他,唯独她扬言:“你最好别落到我手里!”他不甚在意:“哦?落到你手里会如何?”她怒火中烧:“你就等着吃牢饭吧!”他欺身上前:“你可知落到我手里会如何?”【本文情节纯属虚构,专业知识方面请勿深究】
  • 恶魔校草太嚣张

    恶魔校草太嚣张

    他和她从小就定了娃娃亲,但双方却互不相识。学校里,她扇了他一巴掌,但却因为这一巴掌,她却摊上了大事!
  • 独自看云

    独自看云

    有一种女人,能把生活变成醇酿。有一种沧桑,会使命运显得平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好,放手吧

    你好,放手吧

    千金?No,No,No现在只是平民了!千金逃跑?遇到了此生难能可贵的两个人,白静和李梦瑶,四大千金被情所困,为情所伤,国外?植物人?离婚?家破人亡?一个比一个更可怜!但是,那又何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寒洛传

    寒洛传

    “寒夜已尽天竟明,汴水岸边有龙生”北燕灭亡,寒洛斗智斗勇颠覆后周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