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万保
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信息传播市场环境,报纸的发展受到空前的挤压。一方面,报纸之间相互争夺有限的纸媒市场;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正不断侵蚀纸媒的市场空间。基于此,报纸要生存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要持续地输送新鲜血液。版面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所以报纸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版面创新。“版面创新是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对原有版面规范的突破,对新的版面规范的确立。”王咏赋:《报纸版面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445页。可见,版面创新就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报纸的受众市场。对党报而言,版面创新还有另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从版面创新的定义可看出,版面创新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一个好的版面,其内容与形式应是和谐的。另外,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市场在不断分割组合,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审美心理也会不断变化。因而,我们应建立一种机制,使版面创新具有可持续性,以不断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时刻服务好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一、版面创新的前提
1.读者定位和内容定位
如今,各家报纸都明白市场虽大,但属于自己的蛋糕就那一份。所以,传播的窄众化成为一种趋势,各家报纸都在思考自己的读者定位,以使传播内容更有针对性,进而巩固自己原有的市场阵地。
报纸的版面创新,其目的就是为目标读者群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从而获取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版面创新不是漫无方向的,它是依循着自己的读者定位而进行的,或者说,报纸必须清楚自己的读者定位。如此,其版面创新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都市类报纸的读者定位较明确,一般都是以广大市民为目标读者群。有的都市类报纸更加细化目标读者群,如《XX青年报》,其读者定位就是城市青年;《精品购物指南》是为都市里购买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士提供资讯。有了明确的读者定位,报纸的内容定位自然就有了方向。
党报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国的党报格局是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地市三级。因此,我们不能笼统说党报的读者定位该如何。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党报,其读者定位是有一定差异的。“在党报核心读者确立的过程中,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素:读者区域定位、读者职业和身份定位、读者的年龄定位、读者文化教育程度定位;此外,还可以考虑性别定位、民族定位等其他因素。”王武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故党报的版面创新,需考虑上述因素,进而在版面内容上力求具有针对性,使党和政府的声音能深入人心,并为公众提供所需的资讯。虽然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党报在读者定位和内容定位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党报的性质决定了所有党报都要立意高远,报纸内容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版面不论如何创新,都应遵循这些基本规范。
2.确立版面风格
报纸定位明确,在版面创新时方向就明确,这易于报纸个性风格的形成。每家报纸都会追求自己的风格,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都市类报纸更是将自己的个性风格视为生命。因为具有鲜明个性的版面,是读者识别媒体的重要标识,读者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认同该版面风格,进而认同该报纸。随受众的细分,部分报纸的内容也逐渐单一化或专业化。这显然就确立了自己的个性风格。所以,明确的定位,基于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版面,使版面内容和版面形式和谐统一,则报纸的个性风格自然就形成了。
党报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因为“版面风格是党报个性化的标志,它直接反映出党报的读者定位、审美品位、格调层次、文化内涵”。如《人民日报》的版面风格是端庄大气,这符合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身份,体现出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主流大报的风范。从版面内容来说,党报的报道也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要与其版面风格相协调。如《人民日报》在宣传报道方面,就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把服务大众与服务读者统一起来;二是把体现中央精神与反映群众心声统一起来,也就是努力把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三是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提高引导水平统一起来。”大报的风范,是由版面内容和版面形式共同体现的。所以,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党报,应根据自己的定位,确立自己的风格,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最终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二、探索版面创新的策略
1.创新版面设计理念
现在,报纸都意识到了版面个性风格的重要性,因而越来越重视版面设计。有的报纸还专门设立了版面总监这一职位,让其负责每期报纸的版面编排,使整个版面具有个性风格。而报纸版面个性风格的形成,是以版面设计理念的创新为基础的。
第一,版面简约。视觉心理学告诉人们,在同一报纸版面上,横题的阅读速度快于竖题,块状文章的阅读速度快于互相咬合穿插的文章。在版面处理上,减少因颜色、底纹、花边带来的视觉干扰,都不只是简单的版面美观问题,它还具有传播上的实际意义。因此,“追求简约化、注重整体性、体现秩序感、方便读者阅读,已成为党报版面创新的美学追求”。现在,《人民日报》上的大多数稿件采用横文横题,咬合穿插的版式已基本让位于整齐划一的模块版式,框线总体趋于简单。2008年重新设计的《人民日报》报头非常简约,如省略报名下方的一些信息,仅标有人民网网址;取消了报名右侧方框中的“天气预报”,对日期、出版标识等必要信息,放大字体,增加留白,使得报名更加疏朗大气。而各版报眉名称则统一以清雅的宋体二号字居中,日期从原先的仿宋改为黑体并放大字号,版序数字则从汉字变为阿拉伯数字,各版的版性标识更加醒目简约。可见,《人民日报》版面创新的理念是符合潮流的,也是科学合理的。
第二,突出标识。版面标识包括栏头、导读、引题、提要、链接等。这些标识使版面内容明晰化、简洁化,易于读者阅读,还可以点缀版面。如过长的文章加上提要或按语,读者很快就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链接这一手法源于网络,现在报纸也采用链接来附上新闻的背景资料,起到强化、丰富重要新闻的作用。还有的标识是为了建立个性形象,如报徽、版徽,像军队报纸的报徽是“八一”军徽,《环球时报》报徽是英文字母“C”设计成地球和环绕地球的三道弧线。通过突出这些标识,报纸版面更加清晰明朗、富有个性,读者对此自然印象深刻。
2.加强新闻解读能力
今天,“在版面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现代报纸不仅追求信息量,更追求能够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有效信息量,信息搜集的最大化和信息处理的批量化成为报纸编排的基本思路之一”。这就是所谓的“信息爆炸”。面对海量信息,如何选择读者感兴趣的有效信息进行传播,这确实是个难题。如果报纸本身都被海量信息所淹没,自己都迷失了方向,还谈何版面创新,建立自己的个性风格?因此,加强新闻解读能力就非常关键。
特别是对重大热点新闻的全方位的深入解读,以及时为目标读者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信息,且该信息是对某一新闻的独家解读,从而避免与其他报纸内容同质化,这无疑可以使报纸的个性风格得到突显,使报纸内容受到读者的青睐。可见,加强新闻解读能力对于版面内容创新是很关键的。尤其在受到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挤压下,报纸更应扬长避短,利用人才优势和纸媒的特点,加强深度报道。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选择。因此,加强新闻解读能力是报纸版面创新及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版面创新的机制
1.读者调查常态化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版面创新就是要“以人为本”。不论版面形式还是版面内容,创新都是为了读者,而创新的成功与否也由读者来鉴定和评价。因此,报纸要密切联系目标读者群,尊重他们的建议,感知他们的心声。为了及时掌握读者对报纸版面的看法和建议,读者调查应该常态化。现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在这方面做得比报纸好,它们可以做到经常性地统计收听率、收视率和点击率,而报纸则很少去统计有效阅读率,当然也就无法知道读者对版面持何种态度了。对于党报来说,读者调查不仅关系到版面创新问题,还涉及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意见反馈,是下情上达的渠道,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报纸都有自己的网站,有的还和通信运营商合作推出手机报。所以,报纸完全可以借助这两个平台进行读者调查,并将读者调查常态化。通过对反馈意见的分析,版面创新会更具有针对性。
2.用人制度科学化
一切工作最后都要由人来执行并完成,版面创新终究要依靠编辑人员去创新并去执行创新。所以,科学的用人制度是版面创新的根本保证。目前,在用人制度方面,电视、网络等媒介比较灵活,市场化运作较深入。特别是一些商业性的门户网站,完全是市场化运作模式,用人制度灵活。这对报纸来说是一个挑战。目前,都市类报纸市场化程度较高,用人制度较灵活,显得有活力,但它们毕竟不是我国的主流报纸。党报是我国的主流报纸,在报业集团中居于母报地位,但它有时还要依靠居于子报地位的都市报来养活。因此,党报现在的处境似乎很尴尬。当然并不是所有党报都如此,如《广州日报》就在市场中高歌猛进,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得益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注重人才机制创新。自1995年起,集团每年从名牌大学招聘毕业生,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其中硕士、博士占有相当比重;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机制,一是选送优秀骨干到英、美进修或考察,二是每年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给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刘赞:《党报能够成功占领市场吗?——探寻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迅猛发展的背后》,《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1期,第13页。通过人才机制创新,广州日报拥有了雄厚的人力资本,也就拥有了创新资源,最终形成了报纸的独特风格,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可见,报纸要巩固,要扩大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保持版面创新的活力,就要在用人制度上科学化,摆脱机关工作的老派作风,吸纳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体到版面形式上,报社可以引进一位有创意的、懂设计的专业人才来做版面总监,负责版面设计工作。另外,推进编辑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创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并为有才能的人提供发展空间。
〔桂万保:中国传媒大学2009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