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漆器的色彩与纹饰
战国时期,由于动荡的社会、激烈的变革引发伦理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使得漆器工艺得以迅速发展。战国漆器在色彩的使用上,较之以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进步。春秋以前的漆器色彩比较单调,主要以红黑两色为主,而战国漆器的色彩丰富艳丽,主要用色有红、黑、黄、蓝、褐、金、银等7种,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一般多采用储黑色作底,以深红色作衬色,朱色与黄色作画,色调的配合鲜艳富丽,偶见有朱色、赫黑色作底、黑色或黑灰色作画者。但最常见的还是以朱、黑两色使用最多,时代特征十分强烈。朱红,明快热烈,黑漆,沉静凝重,红黑对比,一冷一暖,一静一动,代表了两种极端,却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效果,衬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丽,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念,又使漆器本身具有稳健、端庄、淳朴之美。多在黑漆地上,描绘粗细朱红漆花纹,有的在朱红漆地上描绘黑漆花纹。有的是黑漆边描朱漆,中心朱红地描黑漆,温暖鲜明。也有在黑漆地描绘粗细朱纹中加描黄色漆的,还有用黑红两色漆之外,间以灰绿色、白色、储黄、灰、蓝等颜色,偶见有加描金和描银色的。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漆瑟,至少使用了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等近10种颜色,其色彩之丰富,令人赞叹不已。
战国时期的漆器纹饰,基本特征是传统与创新并存,主要表现为图案与绘画两大类题材风格。图案类纹样是继承商周铜器、玉器图案纹样及图案结构的艺术传统,而在表现手法上充分发挥其灵活性。装饰纹样有动植物纹、几何纹、龙凤云鸟纹等。写实的绘画类纹样多为描绘宴乐射猎的精彩画面,题材多取于现实生活中的宴饮、歌舞、攻战、出行、狩猎等活动场面,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的题材。工匠以现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主要图案,并附以规整繁缛的几何图形装饰,表现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等内容的。如后羿射日图、夸父追日图、夏后得乐图、宴饮图等。到了战国晚期,与铜器相似的花纹基本绝迹,各种花纹上的线条更加流畅。
漆器也体现政治上的需求,比如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图腾是凤鸟,蜀国的图腾是虎,滇国的图腾是蛇。楚国为了实现对领国的统治,需要在理念和精神上压制对方,例如著名的虎座鸟架鼓,鸟在虎之上,就体现了这样的政治诉求。同样出自楚国彩绘吐长舌人形镇墓兽,因之口咬长蛇,也是符合当时楚国理念的器物。
三、战国漆器的地域性特点
与春秋漆器相似,战国时期漆器生产地域非常广大,各地出产的漆器也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如楚国制造的漆器,造型和绘画风格独特,色彩浓淡协调,具有典型的楚地文化特征。
战国漆器大多数出自楚墓。楚国的漆器工艺,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更是首屈一指,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楚国是战国时期幅员最大的国家,楚国漆器制造业的发达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直接关系。楚国地处长江中游流域,与黄河流域比较,气候温暖湿润,有利漆树的生长,丰富的漆木资源提供了漆器制作的优越条件,即使民间工匠,也得以熟练掌握漆器的生产技术。祖先崇拜的传统风俗奠定了漆器艺术尚赤崇黑的鲜丽主调,道学与巫风的融会孕育出漆器艺术恢诡谲怪的造型及飘逸生动的艳丽图案。因而楚国漆器数量多,行销广,自然成为当时制造漆器的中心。此外,楚墓采用白膏泥密封墓室的方法,对保存漆器极为有利,这也是我们得以从楚墓中见到大量战国漆器的重要原因。
漆器在楚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生死不离漆。漆器在楚国是富贵的象征。达官显贵们以拥有漆器的多少为荣辱之分水岭,谁拥有的漆器多谁就出人头地。他们生前想方设法占有各种精美的漆器供自己使用,死后也要把漆器带进棺墓,幻想在冥冥世界里继续享用。平民百姓也有这种心理,平日里省吃俭用买漆器,以便在死后也能带几件入土。因而,在考古发现中,大中型楚墓中随葬的漆器少则数十件,多至上百件。小型楚墓随葬漆器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说明漆器的使用已深入社会的基层。楚国漆器的种类繁多,生活用品有奁、盒、箱、几、床,饮食用具有杯、盘、豆、壶,乐器有琴、瑟、笙、鼓,武器有弓、盾、甲胄等。楚国漆器的木胎制作在延用传统的研制、镟制成型工艺的同时,又开始采用卷木成型的新技术。夹纻胎漆器是在以麻织品成型的胎体上反复多次涂抹漆灰,然后表面磨光,再髹漆彩绘。夹纻胎漆器胎薄体轻,美观实用,其成型技术是楚国漆器胎体制造工艺的杰出创造,具有不易变形和开裂的优点,而且开拓了漆器胎体用料的新途径。楚国漆器的髹饰工艺又有进一步提高,彩绘技艺更为成熟。彩绘使用最多的颜色是黑色和红色,以黑地朱绘为主,此外,还有金、银、黄、绿、蓝、赭、灰等多种颜色,形成楚国漆器艳丽多彩的风格。描金是彩绘的一种重要手法,楚国漆器的制作中多有使用。楚国漆器彩绘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各种繁复的几何花纹,还有表现人物、狩猎、宴享、歌舞以及禽兽的写实图案,形象生动,极富生活气息。楚国漆器附加铜饰件的技术在战国时期又有新的提高,扣器的装饰加固技术已经形成。
相比楚国所代表的南方漆器的发展,战国时期北方地区的漆器,无论是出土地点还是出土数量均远较南方为少。一方面是墓葬埋葬技术手段的不同,使漆器不易于保存,客观上是因为北方地区大部分气候干燥,不适宜漆树生长,漆器生产难度也大,因而主要是制作由贵族使用的奢侈品和礼器,使用范围不及南方普遍。但由于主要为统治阶层服务,漆器工艺水平还是很高。
第三节秦代漆器
秦灭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于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和车轨,修筑堤防,兴建驰道、栈道等等。这些措施对巩固全国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交流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漆器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和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也推进漆器工艺的发展。秦代的历史虽不长,但秦代漆器在从春秋战国到汉代的漆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至秦朝,漆器制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门类。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有关于漆园生产、天然漆原料运输和管理,以及各类器物生产标准化等方面的严格制度的记载,如《秦律十八种》中《工律》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必等”,可见秦代对制漆制作已有严格的组织管理。这些制度的出现,是促进秦代漆器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春秋战国相比,秦代漆器制作更为规整、精美,器形、品种也更为丰富。从湖北江陵、云梦等秦墓出土的漆器来看,以饮食器和妆奁器为主,造型比较轻巧,品种有漆圆盒、漆盂、漆双耳长盒、漆方盒、漆圆奁、漆椭圆奁、漆壶、漆卮、漆樽、漆耳杯、漆勺、漆匕、漆木梳、漆木篦等20多种,胎骨以木胎为主,并有少量的铜胎和竹胎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漆器制品,用料考究,工艺精良,造型优美,图案生动,装饰纹样瑰丽多采,设色富丽而庄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装饰情趣,充分显示了秦代漆器工艺的惊人成就。秦代漆器的器皿造型,继承了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基本法则与制作规律,并加饰各种彩绘的优美花纹,但它又有所发展,对于费工费料,又不大符合实用的一些器皿造型,如雕刻各种动物形象的漆器及曲形盒等等,在种类与数量方面都有较大的减少。
秦代漆器基本上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楚、秦漆器的制作方法,即木胎以斫制、挖制和雕刻等方法为主,竹胎采用锯制与编织等制法,战国晚期出现的铜扣器新工艺得到进一步推广。在此基础上,秦代漆器的制作工艺也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木胎的制作出现了卷制的新工艺,例如漆樽、卮、圆奁和椭圆奁等,器壁与盖壁都是用薄木胎卷制,再与厚木胎的器底与盖相粘合而成;二是扣器不仅沿用战国时期使用的青铜制作的箍、环、铺首衔环和蹄足等构件,还出现了用银箔镂刻成图案花纹贴在器壁上的精湛工艺。
秦代漆器的髹饰工艺基本上承袭了楚国的技术和方法,外涂黑漆,里涂红漆,红黑辉映、飞扬流动。彩绘多是在黑漆地上用红、褐漆描绘凤鸟、牛、马、梅花、鸟头纹、云气纹、杮蒂纹和几何等图案,尤其偏重平面彩绘云气、圆点纹、波折纹和几何形勾连纹。漆器图案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繁缛复杂的构图表现,技法娴熟流畅,表达出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体现了浪漫奔放的风格。秦代漆器装饰手法,除继承战国时期装饰手法之外,还出现了用银箔镂刻成图案花纹贴在器壁上的精湛工艺。如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件漆卮,用银箔镂刻成图案花纹,然后贴在器壁上,再用朱漆压线,使全器银光闪烁,灿烂辉煌。
秦代漆器上多有铭文,这与当时在手工业部门严格执行的“物勒工名”制度有关。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制度,“勒”是雕刻的意思,就是要求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吕氏春秋》上首次提到了“物勒工名”。《唐律疏议》中明文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可见当时的部门实行层层负责制,任何程序或环节上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器物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如,在很多漆器上刻有“文”、“介”、“但”、“忠”、“李”、“中”、“士五咸”、“士五军”、“士五皆”、“小男子左”、“小女子”、“大女子”等。物勒工名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早期阶段手工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具体反映,对提高手工业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
秦代漆器的商标色彩也很明显,许多器物有烙印、针刻或墨书的文字和符号,标识漆器的产地、工匠的工种和姓名。这些文字符号是在木胎制成涂漆以后才刻划与书写的,可能是受战国巴蜀漆器标明产地习惯的影响。其中作坊的标志有“路里”、“宦里”、“钱里大女子”、“赵里口”、“安里皇”、“女里”等。不少漆器上有“告”(即造)、“包”、“素”、“上”等烙印文字,应是素工、包工、上工和造工等工匠在制作漆器时所烙上的戳记,它反映了秦代漆器制作有着多道工序。在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漆器上,有100多处烙印了“咸市”、“咸亭”、“许市”、“市”和“亭”等文字,它是秦都咸阳和河南许昌等地市亭所生产的漆器产品的标志。在千里之外的湖北云梦发现这些地方的漆器产品,说明当时漆器生产的商品性质是很强的。
这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器物上漆之后不能日晒或风干,否则会干裂或起皱;同时日晒或风干又易落入杂物灰尘污染器物,因而采用阴干的方法,使漆中的漆醇在阴湿的环境下容易聚合成膜,干后不易产生裂纹或皱摺。为此,人们特意建造了阴室(又写作荫室),创造一个阴湿无尘的环境,以供漆器阴干。《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秦二世胡亥登基之后,想要用漆来涂绘城廓。由于胡亥暴虐、专横,甚至没有人敢于谏止他这样一个荒唐的形为。当时一个叫优旃的侏儒十分聪慧,想到了劝谏的方法,随面见胡亥说:“好,主上如果不提出这件事情,臣也一定要向主上提议的。髹城虽然会使老百姓感到发愁和增加经济负担,但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漆城光滑无比,敌人来了根本无法上城。如果,马上就兴工的话,涂漆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建造荫室却非常难了。”于是胡亥一笑了之,停止了这项劳民伤财的工程。由此可见,阴室在当时已成为漆制造的重要设施,这种阴干方法后世一直沿用。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引用《农桑通诀》的话说:“用漆在燥热及霜冷时,则难干,得阴湿,虽寒月亦易干,物之性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对阴干方法的经验性认识。不过,从上述记载中也可以看出秦朝漆工艺发展的规模之大。
第四节西汉漆器
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继续采取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措施,实行“休养生息”,提倡农桑,开垦土地,减徭薄赋,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文景之世“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同时在思想领域里打破了秦时的思想禁锢,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余波仍在荡漾。这些对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各种精美文物,正反映了西汉初年科学技术发展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