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促进教育公平的体制改革
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缓解“上学难上学贵”的矛盾,都要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设计解决方案。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坚持教育公益性,关注弱势群体,将是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经费支持与政策倾斜的力度,其基本政策取向就是在促进教育公平。下城区教育局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1999年9月率先创办专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明珠实验学校。采用“专门学校”和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公办中小学“随班就读”的两种方法,100%解决辖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部和省市领导的关注。
(三)保证财政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增长一直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敏感话题,最关键的环节大概有三条:一是预算保证按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安排;二是财政秋季计算超收收入后,切实做到等比例给教育追加预算,对此财政部教育部早已联合下文,但没有完全落实,每年国家都要公布省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总有十多个省级数据比上年下降;三是财政教育经费不得挪用,收的学费不能冲抵拨款。这三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检验是不是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当然,财政教育经费还必须用好管好,精打细算,堵塞漏洞。
(四)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的执行力
回顾30年的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的教育体制改革,最为关键的是要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的实现机制。要充分认识到参与教育改革的利益相关者,都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要想成功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就必须为改革的参与者提供足够的激励,必须充分考虑到改革目标实现的约束条件。
回顾以往的教育体制改革,往往是对应该如何做的理想探讨比较多,而对实现这些理想的约束条件研究比较少。结果就出现了非常有意义的理想目标无法落实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现实的约束条件使各个方面都从自身利益进行考虑、进行选择,最后共同造成了与理想目标相违的结果。因此,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不仅要有价值追求,还要更多地关注实现价值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条件。
进入21世纪以来,下城区教育在教育体制创新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0年4月,延安、艮山、朝晖、韶山、青春、光明、前进、江心岛、明志等9所市属中学下放至下城区管理。同年8月,接收了启正、风帆、春蕾3所市属民办初中。
自2003年开始,对原区教师进修学校、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少体校、区校企管理服务中心等直属单位进行体制改革,整合组建了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教育技术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教育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和会计结算中心五大中心。2007年,下城区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社区教育资源中心落户下城区。2008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生态研究中心(筹)办公室成立。
第二节 社会发展需求分析
一、科教兴国
1998年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宣布,政府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最大任务,并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这是我们党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又一举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又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深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加大教改的力度。党的十五大重申,要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会报告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可见,科教兴国战略不仅仅是关于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局部战略,也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我们改革成功,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的重大决策。实施科教兴国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形成了高度的社会共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教育向纵深发展,那就是与科技、经济密切结合。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在制定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时,就着力解决了科技、教育和经济建设的密切结合,分别制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基本方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求一种科教与经济之间“服务”与“依靠”的有效机制。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的结合,并要求“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同经济的结合状况,无论是脱离经济的教育,还是脱离教育的经济,都是注定没有前途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纷纷从象牙塔式的封闭办学转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从产、学、研的分割转到产学研的结合,科研工作者也已从片面追求出论文转到了着重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又一经验。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人口问题,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将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成败,而实现这种转化的唯一出路是大力发展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作出深刻论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
二、国家创新体系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和基础性地位。因此,面对新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也还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徐方瞿认为国家的创新体系,可以由以下三个子系统组成:管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和教育创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