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宇先生曾说: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荷载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是保护一段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百姓自己的历史。古村落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且是当时代社会的缩影。随着历史的前进,古村落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其变革往往具有迟滞性。就现代社会而言,古村落发展的迟滞性更多地体现为传统居住环境与现代化生活方式之间的不和谐性。因此,从文化视角探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本章以俞源古村落为例,着力于俞源古村落的价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从文化视角剖析古村落开发中的各种问题,探讨古村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俞源古村落的历史与现代遭遇
“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指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缘清楚的固定地域的农业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宽广舞台。”尽管中国的传统乡土聚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屡次遭受严重冲击,但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俞源古村落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俞源古村落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村落风貌,包括建筑结构形制与布局、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风俗、习惯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信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俞源古村落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逐渐被人们所发现、认同与挖掘出来。俞源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古韵氛围,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独具魅力的新市场。但与其他旅游点的开发一样,由于大多数人只重视古村落开发中的“经济”价值,过度的不合理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给古村落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因而使俞源古村落的进一步开发面临种种问题。
1.旅游开发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
1998年10月,俞源村正式对外开放,游客猛增,如何避免因受经济效益驱动而破坏原有古村落文化,日益成为俞源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首先,由于人力、财力及能力等原因,俞源村对旅游开发的力度不大,层次不高。到目前为止,仅仅停留在对部分史料和传说的搜集和整理方面;旅游项目单一,旅游点偏少,主要只是古建筑参观,游人的参与性较差,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总体偏低。旅游管理能力与旅游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游览面积过小与游客量过大的矛盾,使游客在旅游旺季过于饱和,旅游压力明显。其次,俞源古村的管理制度不统一。民居开放缺乏统一管理,只要征得住户同意,便可进院参观。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规划,主要表现为旅游点少且分布零散,不成系统,旅游产品单一,配套设施跟不上,没有明确的旅游项目建设内容及分期规划,管理、经营组织不明确,旅游开发的随意性较大。这样,容易导致旅游业发展陷入方向不清、重心不明、目标不定的被动状态之中。再次,未能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古村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仍居住着一定量的居民,保持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传统建筑的使用有许多不满意之处,古民居面临着拆毁和改造的压力,遗产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威胁。少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新建、改建、扩建或使用新材料、采用现代风格、改变原有结构等现象突出;少数古民居改变用途,破墙开窗用作旅游商业用房,破坏古村落原有风貌,与传统风貌显得很不协调。
2.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俞源村的公共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内道路、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以旅游开发为中心的商业服务业和运输业得到一定发展。部分巷道青石板年久失修、排水不畅、垃圾侵袭、生活污水自由排放等问题已基本解决。2004年,浙江省开始了“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在武义县和俞源乡的关怀支持下,俞源村对通村公路进行了扩建,目前2公里通村公路完全成为沥青路,村庄内主要通道也由原来的泥石路改成水泥路。村内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了全面整治,“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同时,对贯穿全村的两条溪流进行了清污,组织专人负责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居住环境实行了亮化、绿化、美化。结合“千万农民饮水”工程,俞源村还对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村民饮水工程进行了扩建维修,现在全村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但必须看到,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俞源村面临着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旅游业发展导致商业网点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主要旅游线上开设的各类商店及装修,与古村落的整体环境相比显然是不和谐的。
建筑用途的改变,既破坏了原有民居的格局,更破坏了整个古村风貌。
游客增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旅游公害。同时,由于古建筑绝大部分属私人所有,游客和居民的矛盾也在所难免。特别应该重视的是现代化防灾设施建设问题。
由于古建筑均为木结构,建筑密度很高,道路狭窄,防火能力薄弱,而且古村落供电线路老化现象严重,极易引发火灾,对古民居产生极大危害。古建筑内部木质材料受白蚁侵蚀较为严重,部分古建筑因此而倒塌、毁坏。在1984年至1995年间的十余年时间里,俞源共发生了12次火灾,烧毁古屋54间。
第二节 俞源古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文化基础
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加大力度、提升水平,是提炼地方文化特色、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从而使这一文化得以保存、传播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俞氏先辈们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文明,其建筑结构形制与布局、传统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所有这些,都为俞源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1.以“耕读”文化为主的、淳厚的民风民俗展示了俞源古村的文化渊源。
科举文化是俞源古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俞源俞族素有读书风气,一致崇尚教育,历代书香不绝。“在宗法制的传统农村里,根深蒂固的生活理想是‘耕读传家’。耕是生活之本,读是农民攀登社会阶梯的唯一道路,科举的道路。教子弟读书,是宗族共同的大事。”据谱载,明清两朝,俞源俞姓考中秀才以上功名者达293人;出过尚书、大夫、进士、抚台、知县、举人等260人。区区俞源,弹丸之地,能出如此多的人才,从中不难看出俞源人对读书受教育的重视。此外,俞源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涉及古建、饮食、文学、台阁、龙灯、戏剧、婚嫁、丧葬等民俗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俞源至今流传着70多种民间传说故事,如琳宫春梦、一风飞走、二龙戏水等。
2.和谐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示了俞源古村富有魅力的旅游资源。
俞源古村落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是明朝开国帝师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置的村落,村口设有直径320米、面积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村庄内主要的二十八幢古建筑是按天空中的星座排布的,村中还有防火、镇邪用的“七星塘”、“七星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俞源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以多、全、精、奇著称。据初步统计,俞源村古代民居395栋,构成了50多座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占地约34000平方米。从单体看,许多建筑结构合理、科学,且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俞源名胜古迹甚多,有始建于南宋的圆梦胜地“洞主庙”,建于元代的“利涉桥”;全村共有明代古建筑1072间,包括民居、宗祠、店铺、庙宇、书馆等。古建筑体量大,做工精致,墙上壁画保存完好,木雕、砖雕、石雕精细,巧夺天工,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与建筑主体结构完美融合,独具江南风格。有“处州第一祠”之称的俞氏宗祠,柱粗础大,真砖铺地,阴阳栋梁,祠前旗杆排列。神奇的是俞氏祠堂自建造以来,从未见有白蚁侵蚀,也没有蜘蛛结网;洞主庙更是充满传奇色彩,对其由来虽众说纷纭,但却始终是古代俞源人祈神保平安的处所。
3.璀璨的名人文化展示了俞源古村深厚的人文底蕴。
俞源历史名人荟萃,流传着许多文人的故事。今天俞源人津津乐道地传诵着诸多俞源与刘伯温的传奇故事,说明刘伯温曾与俞源有过密切的交往。宋濂、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濛初等名家与俞源有着不解之缘,其中明翰林院士苏平仲撰写的俞源《皆山楼记》被载入《四库全书》,有关俞源的许多故事被编入《二刻拍案惊奇》和《中国情史》。
现存写俞源的古诗百余首;俞源曾出过画家、书法家、医术家。起源于明末清初的大型民间文化活动“擎台阁”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