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大王陈平
一
公元前204年四月的一天,汉王刘邦披头散发,在从彭城(今江苏徐州)到洛阳的大道上一路狂奔。
他这是在逃命!
这一年年初,刘邦趁西楚霸王项羽在山东忙于征讨齐王田荣之时,联合了附和自己的关中、河南诸侯偷袭西楚国都彭城成功,着实风光了一把。不想,项羽亲率精兵强将杀了个回马枪,把刘邦大军砍杀得稀巴烂。刘邦丢盔弃甲,只和将军夏侯婴两人找了辆马车仓皇逃跑。一大帮楚兵在后面气势汹汹地追赶着。路上,刘邦遇到了同样惊慌失措逃命的儿子刘盈(刘邦和吕后的长子、日后的孝惠皇帝)和女儿鲁元。两个孩子见到父亲,赶紧抓住马车跳上去。刘邦看看拥挤的马车,又看看越来越近的追兵,竟然把两个孩子推下车去。夏侯婴看不下去,下车把两个孩子抱回来一起逃命。不想刘邦第二次狠狠地把孩子推下车去。夏侯婴又下车去救两个孩子。如此反复了三次,夏侯婴急了,对刘邦说:“情况再危急也不能不顾孩子的死活啊,怎么能抛弃不管呢?”刘邦无话可说,只好同意带着孩子一起逃命。
四个人挤在一辆车上,最终逃命成功,辗转来到荥阳。项羽带着大军随即兵临荥阳城下。刘邦收集残兵败将,在荥阳、成皋一带固守。之后两年,这里成为了楚汉战争的主战场。
刘邦为什么选择荥阳呢?荥阳依山傍水,南靠嵩山,北临黄河,汜水穿境而过,是洛阳的门户和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占据荥阳的重要位置,刘邦的成功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还是一个政治流氓的成功呢?
秦朝在敖山上修建了著名的谷仓“敖仓”,当时敖仓还贮存着大量的粮食,可以保障刘邦部队一两年的粮食供应。刘邦在荥阳城和敖仓之间修筑了甬道,专门运输军粮,摆出一副死守的姿态。
刘邦也实在是退无可退了。一旦荥阳失陷,他只能退守函谷关。那时就意味着刘邦放弃了整个中原,被堵死在关中一隅了。
项羽率楚军主力对荥阳发动了猛攻。汉军屡次战败,最后连荥阳与敖仓之间的后勤甬道也被楚军占领了。荥阳城的汉军缺衣少食,被楚军团团围住。荥阳的汉军原本依靠关中后方的支援。之前,留守关中的萧何几乎是涸泽而渔,为了补充刘邦在彭城打败之后的兵力缺口,几乎已经征发了23岁到56岁之间的所有男子从军,如今已无力组织力量解救荥阳。在荥阳的刘邦陷入关中援助枯竭、后勤保障不支、楚军咄咄逼人的绝境。
雪上加霜的是,汉军在外交上也被孤立了。项羽在围攻荥阳的同时,对附和刘邦的诸侯展开了统战工作。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反戈加入项羽的大军,参与围攻荥阳。西魏王魏豹借口回国省亲,前脚刚走,后脚就封锁了黄河渡口,与刘邦脱离关系。西魏国在黄河北岸,不仅在地势上压迫荥阳,还和刘邦共享了黄河水道运输,等于切断了刘邦沿黄河西退的道路。刘邦派出辩士劝说魏豹回心转意,以失败告终。他只好抽出军队交由韩信率领征讨魏豹。韩信的征讨很成功,魏豹的威胁解决了,可韩信又尾大不掉,开始独立于刘邦阵营之外,变成新的魏豹。刘邦奈何不了他,只好唉声叹气自认倒霉。
好在刘邦一直信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理念,自尊心不强,见实在打不下去了,主动向项羽服软求和。刘邦抛出的和谈方案只有一条主要内容:以荥阳为界,以西归刘邦,以东由项羽统治。刘邦等于是承认了项羽对绝大部分领地的统治权,自己甘愿屈居关中和巴蜀——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是屈的时候。
二
项羽觉得刘邦的和谈方案对自己有利,有意接受。项羽的谋主、溧阳侯范增则坚决反对。范增认为刘邦已经内外交困、无援无助了,现在正是加把劲彻底打垮刘邦及其军队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如果此时不消灭刘邦,项羽将后悔莫及。项羽接受了范增的意见,加紧进攻荥阳。
和谈没搭上线,怎么办?
别急,项羽有谋主范增,刘邦身边也有个大谋士陈平。
陈平本来是项羽的部下。可惜他名声不好,很不受项羽的待见——据说普通人家出身的陈平在老家不务正业,而且有“欺嫂盗金”的恶劣行为,很有些流氓习气。加上项羽部下人才济济,陈平觉得在项羽阵营中没有发展前途,跑出来转投了刘邦。刚好,刘邦和陈平臭味相投。
西汉的正史《汉书》都毫不客气地说少年时期的刘邦“好酒及色”。小刘邦在沛县四处游荡,常常醉卧在酒家,没钱就赊酒来喝,喜欢和县中小吏萧何、曹参,屠夫樊哙等人厮混。他不读书、不顾家、不置产业,还把父亲刘老太公的教训当做耳边风,不知悔改,整个一流氓。这对流氓气十足的君臣,想出来的政策措施自然也上不了台面。
议和建议遭到项羽拒绝后,刘邦、陈平开始琢磨怎么从荥阳突围出去。陈平想出了“重金贿赂加公关离间”的计谋来。他建议刘邦制造、挑拨项羽与谋臣、将领的矛盾,然后乘虚突围。“我看可以从内部打乱楚军。项羽的股肱之臣只有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几个人而已。大王如果能拿出数万斤黄金来离间他们君臣,肯定能让他们相互猜疑。项羽为人,容易生疑又容易相信谗言,到时楚军必然内讧。我们趁乱而动,就能击破楚军了。”
流氓在决策的时候有一大优点,那就是豪爽果断。看准了的事情,他们敢下血本去做。刘邦很认同陈平的建议,一下子拿出黄金四万斤交给陈平,放手让陈平去离间项羽君臣。
陈平离间的第一个目标是项羽的大将钟离昧。他先重金收买楚军,再让被收买者在楚军中散布谣言说钟离昧担任大将多年,功勋卓著,却至今没能列土封王,对项羽很不满,正暗中和刘邦联系要联刘灭项、瓜分西楚的土地。谣言越传越广,最终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果然开始疏远钟离昧,在以后的战斗中不再重用他了。钟离昧是当时楚军中数一数二的将领,被项羽疏远后,楚军的战斗力下降了不少。
首战告捷,陈平把离间的矛头对准了主要目标:项羽谋主范增。范增从项羽叔父项梁开始就是项家阵营的主要谋臣,多次为项羽出谋划策,深得项羽重用。项羽尊称他为亚父。范增一直坚决主张除掉刘邦,对刘邦阵营态度凶恶强硬,是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离间这么一个人物,可不是轻松的事情。陈平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正发愁,突然听说楚军派使者来到汉营,顿时计上心来。
于是,汉军营帐中大摆筵席,仆人们用高档器具端上美味佳肴,一一呈献在项羽使者面前。使者受宠若惊,正要大快朵颐,突然仆人们又迅速把就要到嘴的山珍海味都给搬走了。使者不解地问怎么了。仆人告诉他们,我们原本以为你们是范增大人的使者,不料你们是项羽的使者,刚才呈上来的美食是为范增大人的使者准备的,不是给你们的,瞧,招待你们的是这些。使者一看,只见几个老迈的仆人端着破旧餐具,里面盛着粗糙的米粮,接待了项羽使者。如此戏剧性的一幕,项羽的使者回去后怎么能不一五一十、完完整整地向项羽汇报?
项羽果然开始怀疑“亚父”,认为范增与刘邦暗中勾结,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此后不再听从范增的建议了。范增是荥阳战场上最坚决的主战者,他认为荥阳是刘邦防线上的关键点,只要攻克荥阳就能瓦解刘邦的防线,打垮刘邦。所以,他催促楚军进攻荥阳最积极、最卖力。范增不知道自己遭人陷害,还一个劲地建议项羽集中兵力猛攻荥阳。可惜项羽不再信任他了,听不进去范增的任何建议,还收回了范增手中的部分权力。范增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从项梁到项羽一直辅佐项家,受到军中的尊重和信任,难免有些高傲心理,喜欢摆摆老资格。感觉到项羽的怀疑后,范增勃然大怒,说:“天下大事已定,君王好自为之!我要退休回家养老了。”项羽也不阻拦。于是范增怀着一肚子的气,返回彭城,半路上气急攻心,背疽发作而死。
至此,陈平的诡计大获全胜,不但让楚国君臣相疑,还逼退钟离昧,气死范增,这沉重打击了项羽阵营的士气。
项羽不是个好领导
一
陈平的离间诡计能够成功实施,项羽“功不可没”。
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在秦末以反对暴秦号召百姓起兵,之后身先士卒、功勋卓越。秦朝军队的主力就是在巨鹿战役中被项羽消灭的。项羽因此威震四方,成为秦末最大的实力派。应该说,项羽是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最有希望胜出、再次统一天下的。可惜的是,最后统一天下的不是项羽而是势力较弱、沛县流氓出身的刘邦。项羽输在什么地方呢?
是输在人品上吗?肯定不是。就算贵族出身的项羽人品再差,也不会比贪酒好色的流氓刘邦更差。况且,项羽的人品并不差。他没有为了自己逃命,狠心地抛弃子女;他也没有刘邦那么好色,妻妾成群;他更不会在政治上耍流氓手段——相反,项羽头脑简单,在政治斗争中相当守规矩。项羽的输,是输在他的政治思维、政治眼光和领导才能上。
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在《细说秦汉》中列举了项羽政治举措的糟糕。首先,在大一统已经被天下人接受的情况下,项羽主持分封诸侯,把天下重新回归到战国纷争的时代。而且,“项羽分封天下,有欠公平,铸成大错。在西方,令章邯、董翳、司马欣,分王三秦;令刘邦僻处汉中,不仅为刘邦本人所恨,亦为三秦父老所恨;三秦的子弟,未死于讨平陈涉之时,亦死于项羽尽坑降卒于新安之时,这笔账,全算在章邯的身上;董翳、司马欣无名之辈,毫无声望,只是项羽的私人,自然也连同章邯为三秦父老所恨。三秦的父老,的确很思念那灭秦而不杀子婴、取咸阳而不烧宫屠城、除秦苛法而约法三章的刘邦”。
其次,项羽缺乏全局眼光和统筹兼顾的政治能力,“一碗水端不平”。“在东方,项羽不该迁逐齐王、赵王、燕王。这三位崛起的诸侯,都不曾有罪,都曾经派兵遣将来助项羽入关。现在项羽却分封这些遣来的将官——田都、张耳、臧荣,各自回国为齐王、常山王、燕王,而驱逐原有的国王,使之屈身为胶东王、代王、辽东王。这不仅令人不平,而且助长叛乱。项羽在山东、河北、辽东,都一一种下了叛乱之苗。在中部,魏王变成了西魏王。魏国的东部变成了西楚霸王的领域。项羽不让韩王回任,于是韩国的旧壤无形中也成了西楚霸王的采邑。”
最能体现项羽“政治水平”的事例就是杀戮义帝。秦末群雄起义,是在楚国王室后裔楚怀王的名义领导下进行的。秦朝灭亡后,楚怀王被尊为“义帝”。“义帝原都彭城,项羽要他将彭城让出,作为西楚霸王的都城。义帝被流放到郴县;走至中途,又遭项羽暗杀。”项羽完全没有必要公然地负义帝,更不应该杀害义帝。义帝的死让项羽成了舆论指责的焦点,声望大跌。刘邦就势扛起“为义帝报仇”的大旗,纠集诸侯讨伐项羽——虽然刘邦不见得真的效忠义帝,如果义帝在他手里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好下场。
项羽疾恶如仇,打起仗来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加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个人武力,项羽的形象完全称得上是雄姿勃发、气冲霄汉——这和老是仓皇逃命的刘邦形成了鲜明对比。可项羽把爱憎分明的个性转移到了政治斗争上来,那就不对了,不能起到团结中间力量、孤立敌对力量的效果。需要指责的是,项羽把这种爱憎分明给极端化了,对敌人格杀勿论。他手刃过阻碍起义的吴郡太守和不思进取、坐观成败的上级宋义,杀害了秦王子婴和全部嬴氏皇族,更有多次令人发指的屠城记录。第一次是坑杀襄城全城平民。第二次是杀光了城阳辅助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第三次是在新安坑杀秦军降卒20万(整整20万人啊!)。第四次是占领咸阳后展开大屠杀,杀人之外还放火烧了咸阳和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对于统治残暴的秦始皇,项羽指挥军队要对他掘墓鞭尸,将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筑破坏殆尽。第五次是打败齐王田荣后,坑杀了齐军降卒。以上种种暴行,让人对项羽避犹不及,即便是同一战壕中的友军也胆战心惊。
总之,项羽是个勇敢的将军,也许还是个不错的同事,可就不是一个好的政治领导人。
历史挑选领袖人物,并非看一个人的能力与品格,而是看他能否成功地领导一个群体,能否成功地战胜对手。这是对结果的追认,与过程和手段无关。在楚汉战争中,历史挑选了刘邦。
刘邦的个人品行的确不太好。秦末政治场上还相当讲究出身,刘邦的大多数对手和部下不是战国诸侯后裔就是官宦世家子弟。刘邦出身低微,为了在脸上贴金,甚至不惜编造了自己母亲和神龙孕育自己的神话。这个谎言还堂而皇之地被正史记录。刚进入咸阳城的时候,刘邦一度飘飘然起来。他以“关中王”自居,流连于秦朝富丽堂皇的宫殿和百花争艳的后宫。刘邦本来就是好色贪玩之人,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享乐条件,准备就此住下,享受胜利果实。然而刘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脑袋复杂,明白为了达到目标必须学会克制、改正和必要的伪装。谋士张良劝刘邦以事业为重。刘邦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能够依然封存秦朝府库,率领军队撤退到了咸阳郊外的灞上。刘邦能在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中不动声色、秋毫无犯,可见他的自制力之强、志向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