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最难熬的日子。永安的天空虽然春光明媚,但大多数人的心情仿佛彤云密布,很沉。也许捷报传来的那个短暂的日子,大家高兴了一下。
那是镇守成都的杨洪发来的捷报。黄元攻临邛县,杨洪调遣亲兵,用将军陈曶、郑绰征讨。在南安峡口生擒逃亡东吴的黄元,押送成都斩首示众。
整个三月,诸葛亮没有闲暇的时间。他一面托人寻找可以治愈刘备的医师,一面还要时常陪在刘备身边。诸葛亮是位很自信的人,他有能力,也有毅力,更有胆略。但他却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绝望过。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没有谁能够例外。诸葛亮也是人,面对刘备的疾病,无论他如何睿智也徒呼无奈。太卜令(古代占卜的官职,隶属太常。东汉时没有设置)告诉他陛下躲不过四月。
李严把工作地点安在刘备居住的卧室。除了刘备、诸葛亮、李严和少数侍从,再无其他人。刘备要锻炼尚书令李严,诸葛亮应邀从旁协助。这期间蜀汉的所有政务都由李严负责处理。尚书台手草了几份遗昭,都是刘备亲口嘱咐,诸葛亮在旁聆听,李严亲手书写起草。然后由刘备和诸葛亮过目,最后由尚书台保存。等到刘备一死,以最快的驿马送回成都。
这些天李严很不自在。两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不同的目光,不同的人,不同的心。他只知道刘备异常信任丞相,却哪里知道这两颗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陛下在想什么?丞相又会怎么想?我应该如何做?
每次处理政务,李严都会三思而后行。他感到自己仿佛一个傀儡,没有思想,没有主张。事实上在每次起草遗昭时,刘备没有征询任何人的意见,甚至诸葛亮。因为每个夜晚,他都会和诸葛亮一起商讨蜀汉的未来。
也是在每次起草遗昭的时候,李严依然会表现出过人的一面。他的笔迹钢劲有力,龙蛇飞舞。表面上的镇定如初完全掩饰了内心里的战战兢兢。正这是李严能够脱颖而出被刘备选中的地方。他的果毅,他的应变,刘备赏识,诸葛亮亦然。换作稍微欠缺功力的人必定畏首畏脚。刘备在考验李严,诸葛亮在了解李严。
三月底的一天,刘备忽然召集留在永安的大臣。明眼人清楚陛下要托孤。
晴空万里的白帝城永安宫大殿挤满了前来等候的大臣。
随着宦官的传唤,诸葛亮、李严、赵云以及俸禄三千石的重臣都走进内室,诸葛嶷也有幸入列。
虽空间不大,也足够容纳十位大臣。黄门令和两位小黄门侍立门外。
病榻上的刘备第一眼望见的就是诸葛亮。他的笑容绽放,望眼欲穿的双目闪烁着光芒。
诸葛亮站在最前面,身后是李严,再往下分别是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中护军赵云,站在最末的两位是马谡和诸葛嶷。一共八位大臣。病榻旁边站着太史令专门记录。
这就是白帝托孤!
诸葛嶷非常激动。他能有幸参加白帝托孤,料想性命无忧,说不定将来飞黄腾达,被后主重用。
诸葛亮带头跪伏在病榻下,其余大臣纷纷效仿跪拜不起。这是君臣大礼,一向注重礼节的诸葛亮作出表率。他要让蜀汉的臣民懂得什么叫忠,什么叫礼。
“孔明,快请起来!”刘备按捺不住对诸葛亮的关怀,他不希望诸葛亮长时间跪着接旨。
“君臣有别,请让亮跪着听受遗命!”诸葛亮郑重其事地说道。
“不,你是蜀汉的纤夫。传朕旨意,请丞相诸葛亮坐着说话。”刘备点着头,眼神示意诸葛亮。
是啊,陛下离去。只有我挑起蜀汉的大梁,我这个纤夫能否拉动蜀汉的巨船驶出险滩?无论如何我决不能退缩,哪怕撞得头破血流又有什么!诸葛亮意志更坚,目光更加有神。
黄门侍者进屋扶起诸葛亮坐于刘备的龙榻一侧。这是极高的封赐,蜀汉其他任何大臣梦寐以求的殊荣。
刘备抚摸着诸葛亮的后背。丞相又消瘦许多。
记得上次抚摸丞相的背是在三年前登基的前三天。当时孔明很憔悴。从那以后,朕就成为一代天子,统治整个蜀国。孔明也变成丞相,治理万民。
现在朕要离去,留给丞相一副烂摊子。这之后会发生什么?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忠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命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刘备与诸葛亮相处近两月,这些话都是套话。尽管如此,刘备依然泪流满面。
视线模糊中,他又回到了那间草庐,又回到梦起的地方。在那里他认识了诸葛亮,在那里他得到了隆中对。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帝业,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江山。弥留之际他最为深刻地感受到诸葛亮的重要性。
太子刘禅年幼,不得不托付给诸葛亮。
“陛下安心,太子敏而好学。臣等必当尽心辅佐,光复大业!”诸葛亮又要起身下跪,被刘备牢牢抓住。
刘禅是否聪明,他这个做父亲的还不清楚?刘备只有这个儿子年长,禀性善良,中人之姿。若为普通人,就是一个庸才;若是身为君主,也注定碌碌无为。哪里是平定天下的君王?孔明这么夸赞,其实是在安慰自己。
让智慧超群的孔明辅佐这样一位不成器的儿子,实在太难为他啦!刘备感到心酸,不顾红润的眼圈叹道:“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丞相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还望丞相教导!”
诸葛亮泣拜于地说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刘备命黄门扶起诸葛亮,持着他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道:“先前与孔明所谈,请牢记!”诸葛亮点头泣临。
刘备传唤鲁王永、梁王刘理、长平公主刘娉,让诸葛亮坐在龙榻上。命三人近前吩咐说:“尔等谨记父皇的话:朕死后,你们兄弟姐妹都要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毕,让三人拜诸葛亮为相父。
惊得诸葛亮慌忙还礼道:“陛下!臣安敢受此大礼!”泣不成声。
在场众人见到这一幕,无不动容。
刘备又与众臣一一嘱咐,各自退下。诸葛嶷想起曾几何时刘备要将长平公主下嫁自己的事,不禁摇摇头,把这想法甩出脑袋。
等待众人退下,刘备问道:“孔明认为马谡的才能怎样?”
诸葛亮回答说:“马谡也是当世的英才。”
刘备长叹一声,说道:“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孔明应该深察啊!”
刘备挥手告诉所有侍从离开,一面用手掩泪,一面紧紧抓着诸葛亮的手。徐徐地说道:“朕快死了,现有心腹之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