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 崔波
2005年6月,《现代生活报》对《黄河文学》签约作家进行报道,首次提出了宁夏文坛“新银军”的概念。2008年3月,在《黄河文学》创刊100期之际,中国文学艺术界影响最大、最权威的官方网站——中国作家网推出了《黄河文学》专题,并正式提出了“文学银军”概念。这是对近年来银川文学事业发展的高度概括和肯定,也标志着银川文学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能称为“军”的,首先应该是一个团队,其次要有战斗力,第三是形成了一定的声势。“文学银军”正是一支在全国文坛具有冲击力的地方作家队伍,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发展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现象。近年来,银川文学事业蓬勃发展,一批中青年作家迅速成长,作品频见于各大文学期刊,显现了不凡的创作能力,在全国影响力不断增强,且以整齐的阵容活跃于中国文坛。郭文斌短篇小说《吉祥如意》荣获鲁迅文学奖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在“文学银军”的冲锋下,银川文学走向了全国;通过“文学银军”及其作品,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银川,认识了银川,乃至喜欢上了银川。
为“文学银军”的形成和崛起,银川市文联及其刊物《黄河文学》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培养本土作家、青年作家方面,他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黄河文学》的期刊签约活动就非常成功,开了全国期刊签约的先河。当然,“文学银军”不是突然间形成的,有其历史渊源。长久以来,在银川这片土地上,一批又一批立志于文学事业的人,在不停地艰难跋涉,在孜孜不倦地创作,其中不乏张贤亮这样一些有成就的大家、高耀山这样一些文学拓荒者和郭文斌这样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正是有了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留下的优良传统以及所提供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才使银川文学一步步走向繁荣。
一个地方的文学创作能以团队的形式出现,肯定是和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从水洞沟旧石器文化到现代工业文明,银川这块土地孕育和积淀了多彩的人文风情;作为一个开放的迅速发展的移民城市,文化的多元性又构成了银川多彩的现实生活。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元素、广阔的想象和表达空间,为“文学银军”提供了扎根的土壤和成长的养分,也锻造出了富有个性的银川文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所在时代的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最深切的心灵呼唤。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领导亿万人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创造出了震撼世界的奇迹;银川和银川人民也正在进行着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宏伟实践。这个时代为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条件,也赋予了文学创作者们反映时代最强音、表现时代主旋律的历史责任。我欣喜地看到,银川作家在大部分创作里,对现实的关注保持着相当的热情,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显示了对时代精神的感悟和把握,写出了人民群众心灵的渴望。这正是“文学银军”能够形成并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文学银军”丛书的结集出版,无疑为五十大庆献出了一份厚礼。入选丛书的作家都是“文学银军”的主力,其作品基本代表了银川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和整体实力。相信这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丛书的出版,可以进一步扩大银川文学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开创银川文学创作的新气象;也希望“文学银军”们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切实担负起繁荣发展银川文学的历史使命!
200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