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容易被触发的,恐怕要属恨了。
如同踩到弹簧上的利器,他的反作用力常常给人以强烈的打击。恨的产生,总是立竿见影。
“啪!”某人脸上意外地挨了一记耳光……“啪!啪!”打人者必会受到更猛烈的双倍打击。如若后者当时竟未获得反戈一击的机会,那么,你等
着瞧吧,仇恨的种子便会深埋在他跳动的心里,并逐日膨胀、发酵,仇恨和愤怒如同丰富的肥料,滋养他,培育他,让报复的种子成长起来。总有一天,他会寻求一个可以出手的机会,把这巨大的愤怒,像炮弹一样发射出去,直到平复了他胸中的恶气。
“谁若打了你的左脸,请把右脸也转向他”,似乎不再是劝人向善的话语,反而变成一句经典的笑谈。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宽恕之花,应是所有德行之葩中最美的一朵。他有奇效,是医治人心最神奇的良药,仇恨遇到宽恕,会冰雪消融,春风化雨,自惭形秽,逃之夭夭。
在我所了解的宽恕的代言人中,恐怕要属卞福汝主教了。很抱歉,他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只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文坛巨匠维克多·雨果笔下的人物。然而,他却感人至深,栩栩如生,是令人无法忘怀的高大圣洁的形象。
当因偷了一块面包而坐了十八年土牢的苦役犯冉·阿让获释出狱,用一天一夜时间走了一百里路终于见到人烟,又饥又渴又累的时候,他绝望地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肯收留他,卖给他一块面包以充饥。他有钱,付得起必要的食宿费,他在牢里做苦工挣下的一点钱他以为能够让他获得必要的温饱。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打击了他。因为他出狱时获得的是一张黄色身份证,这意味着苦役犯的标记将永远跟随着他,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只要见到这张黄色身份证都不会接纳他。
他饿得要命,渴得要命,累得要死,但是人心仿佛都是铁石打成的,竟连一个狗窝也不肯借给他用。他绝望了,人的无情击怒了他,他心中燃起了熊熊报复之火。就在这时,他受一位老婆婆的指点,去试敲那位卞福汝主教的大门。
在当时,十七世纪的法国,主教的身份是无比尊贵的,属社会上层。他,一个苦役犯,一个黄色身份证的持有者,一个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流浪汉,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面目狰狞的众人眼中的恶煞,抱着无望的心态去叩尊贵的主教大人的门,结果,主教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告诉他:“可怜的孩子,我的大门夜间从来不上门闩,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来做客。”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令他难以置信了。即使这位主教打发他睡到院内的柴房,随便赏给他一口剩饭,他也必感激涕零,可事情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主教吩咐他的妹妹,像迎接贵客一样,在餐桌铺上雪白的新餐布,并摆上主教仅有的奢侈品———一副银餐具及银烛台(卞福汝主教把他丰厚的年金全部捐给了慈善事业,只给自己留下极其微薄的一份,这副银具是他的至爱和唯一的奢侈品,只有最尊贵的客人到来时,他才把它们拿出来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主教把冉·阿让邀为座上宾,使这位苦役犯惊得张大了嘴,他不能明白,自己怎么会受到这样高的礼遇。就在刚才,他试图进入一个狗窝想跟一条狗睡一夜都被无情地拒绝了。现在,尊贵的主教大人竟然把他看做贵宾,并用精致的银餐具款待他。一时间,他简单而粗糙的心无法适应了。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位苦役犯因为十八年土牢的折磨,心灵已粗糙不堪了,犯罪的意识仍具有很大的惯性。当他睡在主教为他安排的铺着雪白床单的床上时,一丝邪念拨动了他罪恶的神经,他大脑里挥之不去的是主教那份银光闪闪的餐具。他知道,那副银具价值不菲,拿到它,对他以后的生计会很有帮助。
难道要恩将仇报吗?可是那副银具的诱惑力实在太强了,这野蛮的人毕竟还带着难驯的野性,最终邪念占了上风。
他偷偷潜入厨房,除了一副银烛台以外,还将其余物件也收入囊中。他决定连夜逃走,免得夜长梦多,但罪恶的脚一旦伸出去,就难以控制了。他继而想到,主教醒来后势必发现他的偷窃行为,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拿着黄色身份证的苦役犯,出狱后如果再犯任何一桩罪,即使是很小的偷窃,哪怕是一分钱,也会被终身打入土牢,永远不见天日。那么,他该怎么办呢?一个更为凶恶的念头冒了出来,他决心杀掉主教,就像被救的恶狼,反过来要无情地咬死恩人。
他摸进主教房间,在夜色里举起了寒光闪闪的匕首。然而,一个奇特的景象使他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主教因为内心的平安和超凡的圣德,睡眠中的他那慈祥的面庞竟然在银色的月光下发出令人惊讶的圣洁的光芒,凛然不可侵犯。面对这震慑人心的面容,歹徒的手抖了,心慌了,善与恶的强烈对照,把这位心怀歹念的人惊得落荒而逃,头也不回。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天刚亮的时候,冉·阿让就被巡警扭送了回来,因为他们认识主教的银具,这个形迹可疑的人没能逃出猎鹰的眼睛。冉·阿让瘫了,绝望了,他认为一切都完了,他不抱任何幻想,等待他的将是无尽的牢狱生活。
然而,事情的发展又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当他刚一被押入主教家中,主教就张开热情的双臂拥抱了他。他亲吻着冉·阿让说:“我的朋友,你又回来了!太好了,你看,你是多么粗心,我送给你的银具你还落下一副,快,都装上!”主教把那最后一副银烛台也装到了他的布袋里。
这下,他彻底地懵了。这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把他强烈的震动了。主教那宽厚的胸怀,仁慈善良的心,超凡至圣的宽恕之举,完完全全把他征服了。
宽恕,无需过多的语言。一个真诚的拥抱,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贴心的话语,就能轻而易举化解仇恨,拔除滋生恶果的根,在人的心里埋下一颗善良的种子。
仅仅发生在几个小时内的几个小小的语言、动作,冉·阿让的心就被善俘虏了!他幡然悔悟,如沐春风,一时间茅塞顿开,突然间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善德的光开启了他黑暗的心门。从此以后,那善良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一步步向着光明圣洁的生活走去,弃恶从善,改头换面。
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他接受了一系列人生的重大考验,经受了无数超乎想象的磨难,做出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义举,最终把自己的一颗心涤荡的清清洁洁,不染一丝尘埃。尽管在以后的漫漫人生中,他受了那么多的苦,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使自己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可他是幸福的。临死时,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圣洁已丝毫不逊于卞福汝主教,他已经完全能够经得起良心的任何一点一滴的拷问,而无半点愧疚之处。
教育一个人,感化一个人,改变一个人,竟是如此简单!无须多言,更非强硬的武力和振振有词的严厉斥责所达。世界最需要的便是宽恕,我们最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接纳和包容。控诉和仇恨是永远不能为社会带来正义和公正的。当我们在憎恨他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在隐隐作痛,我们的心也在流血,我们若真正理解了善的美,在面对伤害时,我们就只有一个选择: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