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可以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在情景中可以包含互相矛盾的事件,或者使问题略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让其由微观入手,从而以一斑窥全豹;应注意具体与抽象的结合,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出发,逐步认知抽象的东西;应注意探究内容与个人兴趣的结合,让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对某一问题产生内在的兴趣,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从而提高其探究的积极性;应注意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的结合,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和现有课程相联系。
再次,教师还要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第一,要从众多的问题中提炼出核心问题,使得探究方向较为集中。第二,要从课题与学生已有知识、学科教学联系的紧密性考察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第三,要从课题开展的主客观条件、制约因素等几个方面考证选题实施的可行性。在具体指导方法上,可以有范例引路、选题推介、随即点拨和借题发挥等方法,同时还要对选题过程及时总结。
(2)提出假设中的组织策略
教师要让学生放开手脚,冲破固有模式的束缚,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要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联想空间。例如,实施“如何防晒”探究学习时,学生会提出很多的方案,可能有同学提出给太阳戴上墨镜,这一想法虽有点“异想天开”,但很独特,教师应予以肯定。
(3)实施探究中的组织策略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任务不是代替学生去探究,而是以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首先要提供必备的资源,包括开放图书馆、网络、实验室,并争取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其次是讲解一些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资源等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再者,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做出反馈。反馈时,不是直接给予问题的答案,而是提供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或资料来源,激励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当探究进程受阻、学生无法继续探究时,教师可以提供新信息或提出新问题,推动探究的进行。此外,还要协调整个班级的探究学习活动,使研究过程能和谐发展。
(4)解释结论中的组织策略
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对资料的理解,再过渡到形成解释,这个过程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此时,教师要提供一些有关资料分类、分级技术和资料整理方法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努力陈述自己的解释,再将它们集中起来形成对问题的完整解释;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成果展示方式。
(5)评价反思中的组织策略
这一阶段,教师要组织好学生个体反思和学生小组交流与反思。
在学生个人反思中,教师可就反思的内容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就证据、逻辑推理和解释进行评价,教师应提供该问题的参考解释,作为解释评价的参照。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以组织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一方面,组织学生就各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使交流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另一方面,指导学生以宽容、辩证分析的态度来对待其他学生或小组的解释,形成一个融洽而富有批判意识的氛围。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探究活动直接指向过程本身”,让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可以提供某种反思的思路,如可根据探究学习过程的5个阶段让学生分别进行反思。教师也应提供反思的方法,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具体指导策略。在基础知识的指导方面,应提供探究基础知识、相关背景知识和学科渗透知识,但最好不直接给予知识资料,而是指出获得这些资料的途径。在研究方法的指导方面,要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最恰当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分类的指导方面,可以对学生的资料整理提出较高要求,如资料目录完整且格式统一,按一定标准分类等,并要求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在研究过程中体验和学习。在思维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循序渐进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方式,可让学生先尝试使用,然后是经常使用,最后能习惯于运用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心理素质的指导方面,针对学生热情不够、社会责任感不强、合作意识薄弱等方面的不足,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关注,采取疏通、激励、引导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一线心语】
探究学习的“形”与“实”
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有许多貌似热闹、自主的探究,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严重违背了探究学习的本意。如何让探究学习从“形式”走向“实效”,从“现象”走向“本质”?读了下面的案例及其反思也许会对你有所启迪。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理解圆周长的含义;设想圆周长的测量方法(用线量、将圆滚动一周……);让学生测量一些已知直径的圆的周长;计算各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很快“探索”出结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点。
反思:在探究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应当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学156习的氛围,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土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思维,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寻得答案、解决问题。上述案例中,学生的探索过程是虚假的、无效的。为什么计算圆的周长只去考虑与直径的关系,不必考虑其他因素?即使与直径有关,为什么又只去计算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而不去计算它们之间的和、差、积?学生之所以能很快地探索出这个结论,只不过是因为教师已给他们指明了唯一的方向,再差的学生也能按图索骥,找到教师需要的答案。实际上真实有效的探究,教师只需点出探索的问题及思路: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动手量一量、算一算,验证自己的猜想。
【案例解析】以下是初中学生对物理课中的“电阻”进行探究学习的一个案例,它虽不是典范和样板,但它的意义在于对探究式学习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值得中小学教师学习和借鉴。
探究学习的意义在于发现与创新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书主体内容由“电阻”、“变阻器”组成,编者的实施建议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为尽可能体现出“探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与创新”,并尊重编者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该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如下处理:
第一环节:打开探究之门。教师组织学生收集、观察家用电线并提出思考问题:普通导线为什么多用铜制成?
第二环节:探究与发现。通过探究来发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导体材料、长度的关系。在完成“电阻”的知识建构过程中打开创新之门——如何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第三环节:创新与实践。重组教材内容,通过设计变阻器和操作实践,变单一的技能培养为创新意识的建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补充介绍“半导体”以开阔学生视野;多维度建构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使课堂得以延伸……
1.探究导入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教师)结合再联系旧知及实物重新加深学生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结合引思: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吗?从而打开探究学习之门。(“探究导入”中注重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2.探究与发现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过程: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灯泡的明暗去推断电流的强弱,并发表见解。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用电阻来表示。)
(教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了“电阻”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2)研讨与发现
目的:了解电阻。
过程:组织学生研读“电阻”框,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为R,电路图中的符号为“,单位为欧姆(Ω)。
对第13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此种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是打开新的探究之门。)
(3)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它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过程: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学生)发现: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教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3.创新与实践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的发现(原则上应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选择: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
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
抽头。(目的:取不同阻值)
设滑片。(目的:可任取相应阻值)
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学生讨论后得出:
接A、B两端阻值最大,接C、D两端阻值几乎为零,且均无法变阻。应接A(B)和C或D两端。
若接A和C或D两端,则P向A移动时阻值逐渐减小……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操作实践: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注: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略)。
(师语)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教师)组织讨论本次创新的意义:学会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并为了解其他变阻设备的原理打下了基础。应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破“变阻器”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课堂的设计理念:“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4.小结与延展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
可补充介绍“半导体”的有关知识以开阔学生视野;“超导现象”
由学生课后了解。
(此步设计重在从多维度建构课堂小结,并通过师生交流设置“课堂留味”,以收“课虽停而思未止”之功效。)
板书设计:师生共同构筑的“知识树”如下(仅供参考):
思考与研究
1.何谓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自主学习是否就是“自学”?
2.您在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中是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的?
3.何谓合作学习?何谓“异质分组”?“异质分组”比“同质分组”或“随机分组”在合作学习中有什么优点?
4.您在学生的课堂合作学习中如何进行有效地操作的?有什么得失?
5.何谓探究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探究学习有哪些类型?
6.教师在学生的课堂探究学习中如何进行有效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