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资源,是因为“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
为此,在基础教育各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建议。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改革目标,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是课的灵魂,它反映教师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要取得哪些进步与发展的期望与追求,并且“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鉴于此,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逐步树立并强化课程实施中的资源意识和目标意识。
第一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从学生学习的质量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如果我们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审视,那么中美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是不一样的。显然,教师运用不同质的课程资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及其分类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还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都应该充分发挥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为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
(一)课程资源的涵义
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又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实施的条件。
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资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当然,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要素来源,也包含着课程实施的条件,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这是广义的课程资源,简单地说,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因素的总和。除此之外,还有狭义的课程资源,它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但是它们毕竟还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它只有在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及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内涵丰富且外延宽广的课程资源,我们或按一定的依据把某些资源归属到一起,或按不同的特点,把某些资源区分开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资源的分类。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课程资源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但目的都是要帮助澄清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框架,加深人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
1.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
如前所述,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素材或直接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感受、创意、问题、困惑、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所谓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指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
2.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大类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如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还仍有所区别,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3.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两大类
显形课程资源是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
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形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较易于开发和利用。而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等,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其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4.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两大类
自然课程资源突出“天然性”和“自发性”,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地理课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势等。而社会课程资源突出“人工性”和“自觉性”,如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
5.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两大类
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如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广播电视、网络、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等。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如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规范、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社会风气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资源不是为了作概念的注脚,也不是为了旁征博引、补充课程的内容,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课程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把理论上属于课程资源的资源要素发掘出来,真正为学校教育服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一定的筛选机制,而且需要开拓创新,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新视野,并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以体现出不同于传统做法的时代特色。
(一)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一定的筛选机制的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所以,开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必须反映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资源观
新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之一就是要树立崭新的课程资源观。课堂教学是由文本、教师、学生及环境等构筑的动态生成系统。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传递与执行教材资源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资源、利用资源、提升资源和创造资源的过程。限于篇幅,下面仅从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教师、学生)来论述课程资源的新视野。
1.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从而导致人们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购教材,或者编写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但是,从课程资源的涵义以及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来看,尽管教材(主要是教科书)直到现在依然是首要的课程资源,但它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且随着“一标多本”
(一个课程标准,多本教材)的出现,其相对作用正呈下降的趋势,所以,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即使在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结构上的突破,体现时代发展的多样化要求。与以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相比,现在我们应对教材的态度发生变化: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为此,教材的编写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材料和方式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方面的建议。在课程政策上要鼓励学校选用通过审定的教材;要鼓励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扩展,教师应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调整、筛选与补充。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教师可以完全放弃或拒绝教材,这在课程政策上是不允许的。从本质上说,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它具有特殊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反映了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落实课程标准的参照性标杆与尺度,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目前,地方、学校和中小学教师都无权拒绝选用教材。教材虽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资源,而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2.教师不仅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且也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
课程资源,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还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哪些课程资源在整个课程资源中居于主导位置,对于课程资源结构功能发挥具有决定意义呢?
对于条件性课程资源来说,必须首先保证的是实施课程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课时保证和为基本的人身安全及课程选修所必需的场地、物资和设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保证,就谈不上课程实施。在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之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则要量力而行。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比,则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其中,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两种性质的人的要素在整个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起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事实上,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是教育改革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中小学教师甚至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又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
例如,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要领后,便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可还有一半同学掌握不好。老师便吹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这时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吓得四处逃窜,更多的同学拥上前去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