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该决定又明确指出:“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新课程的改革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改革得以有效进行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使新课程的实施能全面、扎实和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者——工作在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观和评价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与新课程理念相匹配的过程意识和评价意识。这不仅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教育观念上的保证和教学行为上的支撑,而且也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节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
所谓理念,是指个体的认识、经验、行为等在其头脑中的系统反映,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化的认识。对教学而言,教学理念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教学的观念,其核心内涵是教学的价值观。它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影响、指导甚至统率的作用。因此,逐步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对于中小学教师有效地实施新课程并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有效地把握并树立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不妨先来回顾、总结一下传统课堂教学的价值观。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价值观
我国传统教育的视野很狭窄,从宋代赵普的那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到20世纪80年代非常流行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皆从不同侧面表明了“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这种教育价值观直接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流生现象”的发生。具体地讲,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在课堂上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由此可见,传统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价值观。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为:
1.重认知、轻情感
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人情味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有情感的生命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的这种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
2.重教书、轻育人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教师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或不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教书匠”,学生成为完全意义上盛装知识的“容器”,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关怀。
3.重结论、轻过程
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价值观,把知识看成是现存的结论(或结果),从而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实际上是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把教学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对学生个性的摧残。
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来讲,也即重“学会”、轻“会学”。
4.重教学、轻学习
教与学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价值观,把学科知识不仅凌驾于教育之上,而且还凌驾于学生之上,从而忽视对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的关注,导致“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不教不学”等怪现象。
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为了全面、扎实而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价值观应从“以知识为本位”转移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但需要中小学教师注意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教学价值观并非指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传授书本知识,而是指要把传授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即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发展的全面关心。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可简要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和二个基本理念。
1.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启动的,是实施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核心教学理念。为此,现代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中小学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有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学生观,其核心成分应该是通过最优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其最有效的发展,以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下四种要求: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应受到关爱。第二要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的不只是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提升。第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这种发展应该是具有学生自身特征的个性发展,而不应仅仅是一种统一规格的模式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促进学生具有自身特征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学生的发展还应当是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与学生以后的成长(或终身学习)有着共同的外延,其效果应逐渐在学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显现。
2.基本理念之一——比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
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体现了该学科的探究步骤和探究方法,结论则表征了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在学科教学中,师生对概念原理体系的探索步骤及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而学科本身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师生相应的探索步骤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因此,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实施的过程,强调教学的过程。强调教学的过程就是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和获得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为学生人格的整合发展提供时空。
强调教学的过程,要求中小学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有与新课程相吻合的过程观,其核心成分应该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展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要以学生的初始才能为基础来设计教学的起点。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学生)的科学、客观分析确定“务实”的教学起点,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判断或经验为基础来确定“理想”的教学起点。第二,要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充分挖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材。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有效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绪生活和愉悦的情感体验。第三,要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创设教育情境,借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以及相应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来凸现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第四,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和反馈,即教师通过渗透于过程之中的形成性评价,及时获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馈的有用信息,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展开作出动态的调整或调适。
3.基本理念之二——学习方式要优化
所谓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识取向”。针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传授性的,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性的这种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提倡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但是“提倡”并不就是简单的“替代”。提倡研究性学习方式,目的是要优化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优化学习方式,要求中小学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有与时代要求相吻合的教学观,其核心成分应该是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展开中应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匹配和错位,为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单纯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锚位”和“脚手架”。首先,中小学教师设计和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相匹配。这种教学的匹配策略能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多。
但它无法弥补学生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从而会遏制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展开中还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相错位或失配。这种教学的错位或失配策略一开始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但它的特殊功效是能弥补学生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或不足,从而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可促使学生从“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发展。总之,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小学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展开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运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有引导的发现性学习和有指导的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核心理念。为了推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
1.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养成
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应该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英国教育家H·斯宾塞的经典名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我们作出新的回答:“知识的直观性、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活动化、智慧化是学生通往发展的必经之路。”具体地说,中小学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先把“学科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再把“教师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借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活知识和播种活的知识,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知识”获得“生成和生长”,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变得越来越积极,对学习的信心变得越来越“十足”。
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人格养成的圣殿。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而且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当然,这也要求中小学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2.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学的过程,强调过程甚于结论。为什么呢?
因为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了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而结论则表征了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完整地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认识活动,结论就难以牢固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