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组织层次
区域创新环境中的主要行为参与者有政府、企业、中介机构、教育和科研机构及个人。这些参与要素在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学习中所形成的动态联系可以称为区域创新环境中的组织层次。
4.信息层次
不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与市场有最直接的关系。因为只有与市场有效结合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知识,才能最终实现市场上的效益,才能真正成为创新。因此,识别、把握市场信息与市场约束条件,正确决定创新方向、规模和形式,对创新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区域创新环境的四个子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个层次彼此之间也进行着广泛的交流。
(二)区域创新环境发展回顾创新活动离不开创新环境的支持,浙江省国有企业的创新同样离不开区域创新环境的发展。创新环境建设的巨大成绩为国有企业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动力。下面分别按照前述区域创新环境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对浙江省区域创新环境建设的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
1.基础层次:为创新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与智力保障
基础层次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教育科研机构和人才的建设与培养,它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物质条件和智力保障。
(1)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为创新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1990年起,浙江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长,从1990年的37.5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226.57亿元,16年增长了60倍,年均增幅达到60%。
固定电话普及率从1995年的8.5部/百人增加到了2006年的48部/百人。至2006年,浙江省已经开通铁路运营里程1265公里,其中复线71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953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83公里;内河通航里程9652公里;开通国内外民用航空航线203条,其中国内航线171条,与国内主要中心城市都有了直达航班。移动电话普及率60.5部/百人,并基本建成覆盖全省所有县市的固定和移动通信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和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缩短了创新主体间交流的有形和无形距离,在速度制胜的当今时代,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为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浙江现代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传统产业经济区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本可以更简便地长距离快捷流动,而且使有机关联产业在远距离更易互联互动。也就是说,传统的距离衰减规律在产业发展定位、区位选择和成本核算方面的制约,由于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大大降低,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便利。
(2)高校教育与科研机构发展迅猛,为创新提供大量人才储备
1978年以来,浙江省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高等院校从1978年的20所上升到2006年的68所,并且涌现出了像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中浙江大学连续数年都在全国高校排名中稳居第三名。2006年,全省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从14241人上升到了237157人,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10996人,高校专任教师从5389人增加到42143人,教职工人数从11961人增加到了69730人,为社会输送了本专科毕业生93884人,研究生30336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了各类国有企业工作。
1986-2006年,高校共主持完成了139479项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与发展课题,平均每年完成6642项;共投入科研经费779608万元,年均37124万元,并且从2003年开始,课题数量和研究经费投入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有企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此外,非学校研究机构也蓬勃发展,并且与高校相辅相成,共同为国有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全省共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6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7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个,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5个。
在现代社会向知识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浙江发达的科教、科研事业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作为创新技术的直接制造者,对创新的质与量至关重要。
2.文化层次:在合作与交流中汲取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的灵感和动力
文化对创新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创新精神的培育上,比较和教育是获取创新精神的两条重要途径。比较是一种内源的创新途径,通过比较,可以知道自身与外界的差距,从而找到提高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但必须要有合适的可比或者学习对象;教育是外源途径,在自愿性或者强制性的组织下,受教育者获得新知识、新理念,从而激发创新的灵感和动力。
从创新的角度来说,为企业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可比对象可以视为创新文化培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也可以视为培育创新文化的手段之一。直接衡量可比对象的数量和质量是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采用与外商合作的协议数量、金额,以及我们派往国外进行工作的人员数量来间接衡量。
从1986起,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协议合同数量出现了两个波峰。合同数从1986年的30个开始,到1991年时增加到了585个,并在1992年快速增长了2338个,达到1993年的最高峰4487个后,由于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步伐有所放缓,步入调整期。1997年,达到调整的底点852个之后又开始增长,并一直增长到2003年的4442个,之后一直保持在每年3500个左右。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金额的发展趋势也与此类似,但增长幅度从2000年以后出现了巨大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为浙江省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和理念上的良好参照。
除了尽可能引进来以外,浙江省也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2000年以来,全省每年都有25000名以上的人员在外从事劳务合作和承包工程,每年新签订的合同金额从2000年的4.78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8.1亿美元,6年间增加了3.8倍;年营业额也从4.3亿美元增加到20.4亿美元,增长了4.7倍。在人员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新签合同额和营业额的大幅提高表明人均业务量有了大幅提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提高和创新对市场适应能力提升的体现。
外源创新文化培育尽管有效,但内源的途径才是根本。2000年以来,科协系统省级学会每年举办大量的科技培训和科普讲座、科技展览、青少年科技竞赛等活动,参加对象既有专业科技人员,也有非技术人员、青少年,累计培训18万多人次,接受科技继续教育51692人次,听讲座的人次达到79万人次,科技展览参观达到172万人次,很好地普及了科学知识,传播了科技创新的理念和内涵。除了以上非营利性的科技普及教育以外,学会还专门针对有需求的单位部门开展科技咨询业务,6年来累计完成咨询项目1950项,实现合同金额1.05亿元,完成技术交易2460.6万元。如果加上其他各级科协和专业协会的工作,浙江省在科技普及群众教育方面的更是成就斐然。
通过汲取外来的创新文化,同时发扬浙江本土“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优势文化,浙江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彼此之间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群众基础,依存于共同凝聚力而为共同的创新目标奋斗不息。这种合作依存关系的文化传统最能促发创新的产生,并且成果的显现又能促进下一次创新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浙江的制度文化也充分引导科技发展方向,推动其发展,是创新不可或缺的成长土壤。
3.组织层次:以企业为主导,各类主体协调合作的网络促成创新在区域创新环境中,组织层次网络培育是创新产生的关键环节。在组织层次网络中,各行为参与主体是网络的结点。各结点之间依赖有形的交通通讯信息网络传播无形的知识、信息流从而取得相互的联系。创新的产生不仅仅是单个人或者部门、机构的努力,通常它们都是诸多相关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
高校一直是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它们在知识、实验设备、人才等方面拥有显着的比较优势。1986-2006年,高校科研机构数量从31个增加到160个,最高时曾经达到534个(2001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也从最初的11910人增加到21941人,经费投入从2760万元增长到31.5亿元,其中政府拨款从2061万元增长到17亿元。
与高校相比,尽管政府在科研能力、科研设备、人才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政府依然设立了一些相关科研机构,并投入大量的经费开展科学研究。1986年全省共设立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153个,投入科研经费1.26亿元,其中政府拨款8877万元,占总经费收入的63.3%;到2006年,仍保持了99个同类机构,政府经费投入增加到12.8亿元,人均经费投入17.4万元。20年间政府对下属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增加了14.5倍,政府投入的比例也上升到72.7%,先后支持各研究机构主持科研课题53570项,项目投入经费41.75亿元,年均经费投入超过2亿元。
无论是技术的创新,还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最后都离不开企业,但企业在创新成果的应用及其二次创新等方面又不能坐等其他科研机构的支持,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科研队伍,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这样才能在吸收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进行二次创新,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1988-2006年,企业办的技术开发机构数量从134个增长到1579个,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从12180人增加到137267人,其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从3492人增加到了79268人,筹集科研经费932亿元,其中上级拨款22.5亿元,实际经费支出837亿元。也许在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方面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和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相比仍有差距,但在创新的市场应用和创新成果转化、对创新的市场需求把握和响应等方面企业科研机构毫无疑问具有优势。在高校和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数量和规模都出现波动和反复的情况下,企业的科研机构却呈现出快速稳步增长态势。
1988-2006年,在科技活动机构数、科技活动人员、经费投入总额三个指标对比上,企业研究机构都与高校产生了明显的分化,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成为创新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当中,国有企业一直是技术创新领域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在按经济类型或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统计中,2003-2006年,国有企业或国有独资企业一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科技人员数量,科研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但非国有性质企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在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以及新产品数量方面波动较大。
组织层次网络是区域创新环境的实体部分,是创新的产生场所。浙江省做到了包括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等在内的各类行为主体协调并统一各方的努力方向,以企业为中心,有效组织分派各种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齐心协力,从而最终形成创新。
4.信息层次:政府主导下显着发展的信息平台成为创新推力
对信息的把握是创新的源泉和最终检验标准,评价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劣也必须考虑区域内创新相关主体在信息交流、信息对创新的推动等方面的因素。
在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把握方面,政府目前依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条件。因此,政府推动的科技信息交流是建设区域创新环境的重要力量。从2000年起,科协系统省级学会共设立有关机构149个,吸纳会员158527人,主办学术会议3601场次,参会人数达到385412人,交流学术论文100604篇,主办科技期刊50来种,发行总量达到8329230册,编着科技图书527种,发行总量达到1370357册。
衡量创新成就的一个参考标准是创新成果的社会认可程度,可以用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予数量来体现。1995-2006年,浙江省共申请专利授权15731项,获准89301项,申请通过率56.8%。并且从1995年开始,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都在增长,在2005年还出现了一次“井喷式”增长,申请通过率也曾在2000年达到了最高的72.7%,充分表明区域内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的拥有量及信息的“崭新”程度是比较高的。
另外一个衡量区域创新成绩的参考标准是主持课题的数量。从1986年起,浙江省各级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先后获得“星火”项目国家级立项1392项,验收通过592项;省级立项2471项,验收通过1120项;市县级立项9556项,验收通过424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