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公约设立了缔约国会议和秘书处。缔约国会议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主要负责审议公约的履行情况,并指导其下设附属专门机构的工作。缔约国会议以协商一致方式商定和通过它本身的和它可能设立的任何附属机构的议事规则和关于秘书处经费的财务细则。秘书处则主要负责对缔约国会议作出安排并提供服务,编制其执行职责情况的报告,并提交缔约国会议。
“不能遏止生物多样性流失的后果极为可怕,不堪想象。保障地球上,陆上,海里、空中的生命支持系统的健康和有效运作,乃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基于应对全球生物资源的危机而制定的,体现出国际社会对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关系认识,由此达成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共同利益、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之组成部分的共识,为国际社会在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法律框架,成为国际环境保护法中的一项重要条约。
(三)2000年《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生物技术产品不断扩张,生物技术的安全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家之间环境保护合作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公约》第8条规定:“制定或采取办法以酌情管制、管理或控制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在使用和释放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即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也要考虑到对人类健康的危险。”同时,公约第19条第三款规定:“缔约国应考虑是否需要一项议定书,规定适当程序,特别包括事先知情协议,适用于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由生物技术改变的任何活生物体的安全转让、处理和使用,并考虑该议定书的形式。”为寻求对人类足够安全的措施来发展和使用生物技术,也为实现公约这一规定,1995年11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在雅加达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一个生物安全工作组,为制定生物安全议定书而努力,2000年1月29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作为公约的补充协议。该议定书是基于“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扩展迅速,公众亦日益关切此种技术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需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认识到如能在开发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同时亦采取旨在确保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妥善安全措施,则此种技术可使人类受益无穷,亦认识到起源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对于人类极为重要,考虑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此方面能力有限,难以应付改性活生物体所涉及的已知和潜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认识到贸易协定与环境协定应相辅相成,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制定的,是一份为解决改性活生物体生物安全问题而制定的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文件,于2003年9月11日生效。我国于2000年8月8日签署了议定书,2005年4月27日批准,同年9月6日,公约对我国生效,中国正式成为该议定书的缔约方。
《生物安全议定书》由前言、40条款和3个附件构成,主要内容包括:
1、议定书目标。议定书第一条规定:“其目标是依循《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原则15所订立的预先防范办法,协助确保在安全转移、处理和使用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的改性活生物体领域内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同时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并特别侧重越境转移问题。”里约宣言之原则15即风险预防原则;按议定书规定“改性活生物体”是指任何具有凭借现代生物技术获得的遗传材料新异组合的活生物体;“越境转移”则是指从一缔约方向另一缔约方转移改性活生物体。从议定书规定来看,其目标是在确保在开发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同时,把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降到最小;以及提高改性活生物体的传输、处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免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造成破坏。
2、提前知情同意程序。议定书规定了提前知情同意程序,即出口国将改性活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必须取得进口国的同意。按照议定书第7条的规定,在两种情况下使用提前知情同意程序:一是在拟有意向进口缔约方的环境中引入改性活生物体的首次有意越境转移之前;二是在拟直接用作食物或饲料或用于加工的改性活生物体首次越境转移之前。对拟有意向进口缔约方的环境中引入改性活生物体的首次有意越境转移时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通知,出口缔约方以书面形式通知进口缔约方的国家主管部门;(2)确认,进口缔约方应于收到通知后九十天内以书面形式向发出通知者确认已收到通知;(3)决定,进口缔约方应在收到通知后270天内向发出通知者及生物安全资料交换所作出书面通报并决定核准进口或禁止进口。对拟直接作为食物、饲料或加工之用的转用的改性活生物体首次越境转移时程序有所不同,按议定书规定:“一缔约方如已针对为供直接作食物或饲料或加工之用而拟予以越境转移的改性活生物体的国内用途、包括投放市场作出最终决定,则应在作出决定后十五天之内通过生物安全资料交换所将之通报各缔约方。” 此外,议定书还规定“进口缔约方可随时根据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的潜在不利影响方面的新的科学资料,并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审查并更改其已就改性活生物体的有意越境转移作出的决定” ,出口缔约方在发生了可能会影响到当时作出此项决定时所依据的风险评估结果的情况变化或又获得了其他相关的科学或技术信息资料时可要求对此决定进行复审。
3、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风险预防原则是人类面对改性活生物体时所持的基本立场,在议定书中有明确的表达,“各缔约方应确保在从事任何改性活生物体的研制、处理、运输、使用、转移和释放时,防止或减少其对生物多样性构成的风险,同时亦应顾及对人类健康所构成的风险。” 具体到表现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在风险评估方面,议定书第15条第1款规定:“依照本议定书进行的风险评估应按附件三的规定并以在科学上合理的方式做出,同时应考虑采用已得到公认的风险评估技术。此种风险评估应以根据第8条所提供的资料和其他现有科学证据作为评估所依据的最低限度资料,以期确定和评价改性活生物体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亦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同时,在附件三中规定了风险评估的目标、原则、方法等。在风险管理方面,议定书要求各缔约方开展合作,并规定缔约方应制定并保持适宜的机制、措施和战略,用以制约、管理和控制在本议定书风险评估条款中指明的、因改性活生物体的使用、处理和越境转移而构成的各种风险;应在必要范围内规定必须采取以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的措施,以防止改性活生物体在进口缔约方领土内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亦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每一缔约方均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于无意之中造成改性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其中包括要求于某一改性活生物体的首次释放之前进行风险评估等措施。
4、包装及运输。议定书第18条第1款规定:“为了避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亦顾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每一缔约方应采取必要措施,要求对凡拟作属于本议定书范围内的有意越境转移的改性活生物体,均参照有关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在安全条件下予以处理、包装和运输。” 对拟直接作食物或饲料或加工之用的改性活生物体应附有单据,明确说明其中“可能含有”改性活生物体;对预定用于封闭性使用的改性活生物体应附有单据,明确将其标明为改性活生物体;并具体说明安全处理、储存、运输和使用的要求,以及供进一步索取信息资料的联络点,包括接收改性活生物体的个人和机构的名称和地址;对拟有意引入进口缔约方的环境的改性活生物体和本议定书范围内的任何其他改性活生物体应附有单据,明确将其标明为改性活生物体;具体说明其名称和特征及相关的特性或特点、关于安全处理、储存、运输和使用的任何要求、以及供进一步索取信息资料的联络点,并酌情提供进口者和出口者的详细名称和地址;以及列出关于所涉转移符合本议定书中适用于出口者的规定的声明。
生物安全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一个重要议题,《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是该公约履行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人类在环保和贸易方面的重要进步,建立了以信息共享和科学决策为基础的全球框架,有助于改性活生物体技术的利用及风险防范方面进行国际协调与合作,以加强国际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三、西部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与完善
目前,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法律保护方面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这个体系以宪法为根本法,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草原法》、《水土保护法》、《渔业法》等为配套法律,还包括了国务院颁布的相关行政法规,如《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森林法实施细则》、《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以及有关部委相关规章和省级人大、政府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同时,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国政府加入并履行了一些主要的国际公约:包括《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国际公约,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作出履约承诺。可以说,在法律上,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内法为主,以我国参加的相关国际公约为辅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的法律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保护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足,这些不足也是对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的法律保护的不到之处。同时,西部地区在生物多样性及森林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和环保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
1、西部地方环境立法需要《环境保护法》的更好指导
1989年施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历时将近二十年,在我国环境保护历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部法律被认为是一部污染防治法,偏重污染防治,而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仅仅在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中作了几条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条款及相关制度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内容。同时,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从这一规定来看,环保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是为经济的发展而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没有关注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立法的根本所在,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建设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21世纪的今天,防治污染只是被动的做法,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主动进行。对西部的开发和发展来说,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对维持及维护我国生态环境整体稳定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能牺牲环境促发展,更不能先发展后治理,而应在开发前充分预估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采取措施积极防范,保障西部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环境保护法》中应增加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并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其中进行明确规定,以此来更好地指导西部地区的地方环境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