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者Breville在1949年首次提出Desertification这一概念,之后Houerou再次提出Desertization的概念。有学者将前者定义为人类活动造成的荒化,将后者定义为由于自然作用导致的荒漠化。根据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这一定义明确了三个问题:(1)“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2)“荒漠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指年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之比在0.05~0.65之间的地区(不包括极区与副极区)。(3)“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这些地区以外的土地退化现象不属于荒漠化。
荒漠化过程影响着全球陆地面积的1/4和世界近10亿人口,荒漠化土地的逐年快速扩展造成可利用土地资源丧失、农业产量下降及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导致区域内的普遍贫困,严重时甚至带来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以沙漠化的发展迅速和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重大而引人关注。
一、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
(一)西部地区荒漠化的基本情况
根据最新的普查数据显示 ,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河南、海南、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98个县(旗、市)。从不同的类型看,具体表现为:
第一,从气候类型区看,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3.62%;半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97.18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36.86%;亚湿润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51.44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9.52%。
第二,从荒漠化类型看,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94万平方公里,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77%;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5.93万平方公里,占9.84%;盐渍化土地面积17.38万平方公里,占6.59%;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36.37万平方公里,占13.80%。
第三,从荒漠化程度看,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3.11万平方公里, 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3.94%;中度为98.53万平方公里,占37.38%;重度为43.34万平方公里,占16.44%;极重度为58.64万平方公里,占22.24%。
第四,从行政区看,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8省(自治区),面积分别为107.16万平方公里,62.24万平方公里、43.35万平方公里、19.35万平方公里、19.17万平方公里、2.99万平方公里、2.97万平方公里、2.32万平方公里,8省(自治区)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98.45%;其它10省(自治区、直辖市)占1.55%。
第五,从大区域看,通常的西部可分为西北和西南,其中西北有六省区,分别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南有六省市,分别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西部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超过97.57%,而且绝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
可以说,中国荒漠化问题在西部,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在西北。从第三次普查情况看,西部荒漠化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荒漠化土地变化
与第二次普查(1999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792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从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看,风蚀荒漠化土地减少33673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土地减少5525平方公里,盐渍化土地增加930平方公里;从荒漠化程度动态变化看,轻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9.07万平方公里,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1.73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3.17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1.42万平方公里。从行政区域看,内蒙古、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荒漠化土地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内蒙古减少16059平方公里,新疆减少14226平方公里,宁夏减少2329平方公里,甘肃减少1900平方公里,陕西减少1257平方公里。
2、荒漠化具体区域的变化
与第二次普查(1999年)相比,上次就已好转本次继续好转的区域包括科尔沁沙地、宁夏平原、毛乌素沙地南缘等地区,表现为沙化面积逐渐减少,植被盖度增加,生态状况进一步好转。上次扩展本次变为好转的区域包括浑善达克沙地、河北坝上等地区。这两个地区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沙化扩展趋势得到遏制,植被明显恢复,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上次扩展剧烈目前扩展趋缓的区域包括塔里木河下游、黑河下游等地区。这两个地区通过应急输水和治理,局部范围植被开始恢复,植被衰退、绿洲萎缩态势得到一定缓解,但离完全恢复还有很大差距。上次扩展本次仍在继续扩展的区域主要包括甘肃民勤绿洲、三江源头、黄河首曲等地区。由于资源利用不当和干旱的共同影响,这些地区沙化土地仍在继续扩展,生态状况进一步恶化。
3、荒漠化的总体形势
目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总体上有了明显改善,已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破坏大于治理”转变到“治理与破坏相持”,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局部地区仍在扩展。但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沙情,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总体形势仍然是很严峻的。
首先,当前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治理形成的植被刚进入恢复阶段,一年生草本植物比例还较大,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还比较差,生态状况还很脆弱,植物群落恢复到稳定状态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其次,防沙治沙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全国目前还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同时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的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如果保护利用不好,极易变成新的沙化土地。
再次,沙化土地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几十年来,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治理原则,一些条件相对较好,治理相对容易的沙化土地已经得到治理或初步治理。随着防沙治沙工作的推进,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难度越来越大,单位面积所需投资越来越高。
最后,导致沙化扩展的各种人为因素依然存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各种破坏沙区植被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制止,滥放牧、滥开垦等“五滥”行为在部分地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复杂,任何单一视角的都可能是管中窥豹。要有效合理的保护土地资源,减少荒漠化面积和程度,自然气候和人类行为需要充分考虑。
1、气候的变化
该地区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多样,气候要素的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只有东南部边缘地带和新疆西部山地分别受季风和西风环流影响,降水略多,出现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和温带山地湿润气候。由于该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是中国沙漠和戈壁的集中分布区,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
一项研究表明 ,根据1951-200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近50年西北干旱区气温都升高,变暖最显著的是北疆和柴达木盆地。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其中南疆降水量增加趋势最大。北疆蒸发量有减少趋势外,其他区蒸发量都在增加,尤其南疆蒸发量增加趋势最大。近50年来由于气候变暖,使蒸发量增大,塔克拉马干沙漠、河西走廊沙漠区和柴达木沙漠区的干旱危害加剧,这必然导致沙漠化的易发和其进程的加速。北疆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而蒸发量减少,有利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沙漠化进程的减缓;气候变化和地表径流量变化有利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土地荒漠化逆转,而使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土地荒漠化发展迅速。
2、人类行为影响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演化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人类活动对本区域类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十分显著。
(1)盲目垦牧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农牧民在粮食单产较低的生产条件下为增加粮食产量盲目开荒,虽规模不大,但量大、面广,数量难以统计;二是有组织的开荒,其特点是规模大、范围广。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西北地区先后三次大规模的毁草毁林开荒,破坏草地667万公顷,毁林18.7万公顷。造成了开垦一块,沙化一块的结果,农牧林三者皆伤。
另外,受市场利益驱动,为增加经济收入,牧区的牧民们盲目增加牲畜的数量,导致草场严重超载。一方面使牧草植株变稀、变矮,优良牧草减少,毒草增加;另一方面使地表结构受到破坏,造成风蚀沙化。据统计,沙化地区草场超载率达50%至12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解放以来,中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只)增加到9000多万头(只),而草地(牧场)面积却减少了667万公顷。
(2)滥采滥伐,滥开矿
沙化地区现有薪炭林24.7万公顷,每年能提供薪柴594万吨,仅占实际薪柴需求量的14.2% 。于是,不少地方开始滥采滥伐,大量破坏沙生植被,加剧了沙化的进程。另外,沙化地区的甘草、麻黄、发菜等沙生植物易采集、售价高。邻近草原地区的一些农民以挖药材、搂发菜作为经济来源,甚至作为脱贫致富的捷径。由于采挖时铲掉草皮,翻动土层,严重破坏草场,加速了风蚀荒漠化的过程。
很多露天开采毁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废弃物中的酸性、碱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径流和大气飘尘污染土地、水域和大气,尾矿坝或废石堆造成坍塌、滑坡或泥石流等。这种由于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矿开发及道路、城镇等基本建设常常导致荒漠化的发生。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荒漠化地区滥用水资源的表现是:地表用水缺少上、中、下游的统筹安排,上游的大规模开垦,违反规划过量用水,修建水利工程拦蓄河水,造成下游水量减少,河水断流,植被死亡;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植被衰败,甚至枯死;由于西北地区渠系不健全,田间工程不配套,灌溉普遍采用大水深浇漫灌,既造成水资源浪费,又使土地渍化。
二、土地资源的国际保护
为了有效制止土地荒漠化,国际社会于20世纪70年代就十分注意荒漠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逐渐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国际土地资源。
1971年2月,在伊朗的拉姆萨尔召开了“湿地及水禽保护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简称《拉姆萨尔公约》,公约旨在保护国际湿地资源,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湿地公约。它设立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册制度、湿地自然保护和国际合作制度,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
1981年11月2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通过了由世界粮食会议在1974年建议的《世界土壤宪章》。宪章首次对保护和改良土壤的规则作了全面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要求停止滥伐森林、建议采用替代品取代燃烧木柴、放慢酸化耕作、降低农业投入、发展保护土壤的耕作方法。宪章要求各国政府保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并付诸于实际行动。
1982年5月3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定了《世界土壤政策》,其主旨是为各国制定国家土壤政策提供指导。
1992年5月18日欧洲理事会部长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土壤的建议》,提出了有关土壤的保护和利用的四项原则。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行动的领域之一。会议将关注土地资源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这为制定土地资源政策奠定了基础。
1994年6月17日在巴黎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显示了国际社会治理土地荒漠化的决心。
(一)《二十一世纪议程》
《二十一世纪议程》是国际社会一个广泛的行动计划,它涉及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等方面的问题。它是一份没有法律拘束力、旨在鼓励发展、同时又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