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党的建设。简单地说,党的建设就是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领导,“如果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革命党,人民要想推翻敌人的压迫,简直是不可能的” ,因而共产党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党的建设不仅仅意味着党员数量的增加,更要求党员质量的提高。要提高党员的素质,从组织上说,就是要强调党的纪律,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和全党服从中央,同时也在要党组织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要提高党员的素质,从思想上政治上必须马克思主义化,不仅要求党员系统完整地了解马列主义的原理,更为重要的是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来分析研究中国革命的问题,研究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指导中国的革命。不仅要正面接受马克思主义,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纠正共产党历史上所犯过的错误,比如说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还要批判普遍存在于党员中的某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比如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正是由于毛泽东等领导意识到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性,才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加强了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能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中的问题,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革命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使得今天处在民族敌人侵入的紧急关头的中国有了救亡图存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有了一个为大多数人民所信任的、被人民在长时间内考验过因此选中了的政治领导者。现在共产党的话,比其他任何政党说的话,都易于为人民所接受。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十五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实际贡献,人民才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本质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将马列主义的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理性认识,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其理论的结果,因而这又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论小康社会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世平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的追求;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一个阶段目标;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解读和实践逐渐走向理性科学。
[关键词] 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 小康社会 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这位曾为振兴日本经济做出贡献的中国客人对当时我国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十分好奇,在会见中向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面对这一刨根究底的问话,邓小平抽着烟足足沉默了一分钟,然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并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命运的设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三十年过去了,小康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也已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在曲折中坚定而卓有成效地前进着。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怎样的关系,小康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是怎样的关系,探究这一问题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一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现代化”一词就频频显露报端并成为议论的热门话题,然而残酷而复杂的现实使有识之士的兴国志向不时遭遇破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肩负着兴我中华走向强国之路的责任,开始着手勾画中国现代化的蓝图。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在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党中央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963年,周恩来在一次讲活中提到“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的祖国建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这里把过去提出的交通运输现代化换成了科学技术。
1964年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例” ,并且把它作为在20世纪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在这次会上,中国共产党已明确在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两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从而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同年3月为了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性还特别指出:“从现在算起还有二十五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就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在1964年第一次确定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多年来在历次五年计划中也有具体的规划目标,毫无疑问,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奋斗目标。然而实践并非如设想那样如愿,直到1976年,中国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原因值得深刻总结,但主要有几点:其一,缺乏现代化建设经验使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模糊而不切实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二十几年的革命战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土上建立一个新社会,缺乏对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研究,更多的是凭借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同时应该看到,苏联的影响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1958年提出的“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也不能说是中国共产党凭空喊出的口号,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阵营的大势不无关联;其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四化”建设。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即将结束,毛泽东在1956年4月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 ,表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同年9月的八大会议又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切似乎表明党中央下决心集中力量抓经济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然而由于毛泽东在1957年对国内外形势判断的严重失误,极“左”的政治运动连绵不断,直至爆发“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也成为相当一段时间的主题,这无疑严重妨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其三,对现实国情缺乏科学判断是“四化”建设屡遭挫折的重要原因。早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就开始比较明确地讨论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但当时的讨论多是在中西文化比较的层次上兜圈子,很少涉及到经济发展的中心主题。而新中国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我中华也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强烈愿望和伟大使命,但事实证明,党中央对当时中国状况,特别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现实未能作出科学客观的分析,把共产主义作为“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的需要而不是尊重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和实践现代化建设,因而屡遭挫折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会议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对于实现国民经济三年、八年规划和二十三年设想,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巩固我国无产阶级的专政,具有重大的意义……全会要求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这就意味着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一设想在十一届三个中全会再次重新强调,不过最为重要的是,不再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全党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四化建设上了。为“四化”建设而奋斗也成为每个中国人为之激动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中国并不清楚世界上其它国家现化化的发展情况,同时对现代化的理解也十分肤浅,因而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也是宏大而空洞的。
1979年初,邓小平出访美国、日本,目睹了其现代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参观日本大型企业时很受触动,这促使邓小平开始思考对我们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进行慎重的再认识,紧接着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委会代表团时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这次讲话标志着邓小平对多年来我们党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目标开始质疑,同年10月4日,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讲话,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 这就说明,邓小平出访美、日后看到了其它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提出的“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完全是宏大、空洞而不切实际的。以当时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解读标准,我们根本不可能达到,故而邓小平改口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
可以看出,对于“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目标,邓小平首先坚持我们的目标是现代化建设,但同时又清楚由于这一想法本身是宏大空洞而模糊的,这就会引起西方的疑惑,因此,当30年前大平正芳提出疑问时,邓小平在略加思考后回答是: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这也是影响中国几十年的小康思想的第一次提出。
1981年4月14日,邓小平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团,对“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了更详细的阐述,他说:“我们讲四个现代化,开始时候提出的是一个雄心壮志。但我们一摸索,才感到还只能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讲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就是在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不能达到日本、欧洲、美国和第三世界中有些发达国家的水平。1979年我跟大平首相说到,在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经过我们的努力,设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 这一设想后来作为党的战略目标写进了十二大报告。
1984年3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言简意赅地说到:“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1987年4月,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时第一次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设想,即从1980年到世纪末的二十年,第一个十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个十年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然后第三步是在21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设想写进了十三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