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还是情歌的故乡,茶马互市的重镇,锅庄文化的发祥地,人文旅游资源丰厚,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全州旅游的中转站。
康定地处汉藏民族过渡和交汇地带,是古老的民族走廊,加上源远流长的川藏“茶马互市”的经济交往,作为汉藏经济贸易的重要集市口岸,川藏交通的枢纽,必然带来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吸纳。因此,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十分突出。就宗教文化而言,在历史上,炉城就存在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并存的局面。再如锅庄文化与老陕街等的出现,也是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结果。《康定情歌》是一首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所熟悉和热爱的歌曲,这首歌的雏形来自康定三道桥民间,属流行于康定的许多民歌曲调中的“溜溜”调。在这首曲调中,既可以感受到藏文化的韵味,又能体察到汉文化的影子,这首歌就是多元文化交融升华的典型代表。每当人们唱起这首歌时,自然会对孕育《康定情歌》的故乡——溜溜康定城寄予深情的思念和无限的遐想。
愿《康定情歌》春颜永驻!
愿美丽的康定再创隆昌!
愿所有迷恋这块土地的人们,为《康定情歌》所诱惑的人们,到情歌的故乡来,感受康定……(作者曹含梅)
7.康巴藏族
“康”是一地域概念,原系藏语音译,在历史上也有人把它译为“喀木”。“康”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亦称康区或康巴。在民间,有“大康区”、“小康区”之分。“大康区”的概念形成较早,是藏族传统地域观念的产物。在藏族的传统地域观念中,大康区则指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州木里县,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青海省玉树、果洛两个自治州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小康区”的概念形成较晚。在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在四川西部(当时称之为“川边”)建立了西康省,省会设在康定。西康省由康(甘孜)、宁(西昌)、雅(雅安)三个属区构成。西康省成立后,其所属的康属甘孜地区就被简称为小“康区”。康巴藏族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康区诸羌“蕃化”的过程,而这一“蕃化”过程是从吐蕃对康区的军事扩张开始的。
吐蕃王朝初建时期,其统治区域与今西藏自治区的地域大致相当。而当时的康区地处吐蕃与唐王朝的中间地带,是吐蕃与唐王朝相接触的必要通道之一。也是吐蕃征服的目标,和东扩的战略后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至公元682年左右,今康区已“尽为吐蕃所辖”。公元783年,唐、蕃双方订立清水会盟,从此吐蕃东部疆域扩大到今青海全境、甘肃大部、陕西西部、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等辽阔地区,基本完成了统一青藏高原的大业。
吐蕃王朝从向康区开始进行军事扩张到吐蕃王朝的崩溃,对康区此后吐蕃王朝在康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措施,更进一步加速了吐蕃官方文化对康区土著文化的同化过程。
在政治军事上,吐蕃采取的同化措施主要是将被征服的诸部落在政治上直接臣服于吐蕃,并将各部落力量编入吐蕃军队对唐作战,使之成为吐蕃军事力量的一个直接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吐蕃军队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在长达200余年的时间里共同生活、共同战斗,为同化康区诸部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经济、文化上,吐蕃则还采取移民和通婚两大措施。
吐蕃移民是与其军事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吐蕃军队的每一次东征,都既是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一次民族迁徙运动。这些亦兵亦民的吐蕃人几乎遍布每一个被征服区,并成为这一地区的主人。在一些重要战略地区,吐蕃还专门安置了许多军事人员长期驻守。这些军人在吐蕃崩溃后,大多未返回西藏。这些吐蕃移民长期与当地诸羌相互杂处、共同生产生活,最终使双方走上了相互依存、融合发展的道路。
为了有效统治被征服地区,吐蕃王朝还利用通婚这一重要手段来加强同化和控制。藏文史籍中就有许多关于吐蕃王室与吐谷浑、党项、苏毗、象雄等部落通婚史实的记载。
这些措施无疑从政治经济、及血缘关系上都加速了吐蕃对康区诸部落的同化进程。
吐蕃对于康区诸部落的征服和统治过程,也就是康区诸部落的“蕃化”过程,但是这种“蕃化”过程并非随着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的完成而完成,也没有因为吐蕃王朝的崩溃而中止。在这个漫长的“蕃化”过程中,藏传佛教起了最终决定性的作用。藏传佛教的传播与渗透,为共同文化心理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促进了康巴藏族的最终形成。
宗教对于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具有重大的凝聚作用。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传播时间较早。早在松赞干布时,就已开始,此后直到元朝五百年中,藏传佛教的各派均在康区建庙传教。不断由吐蕃本土向康区的广泛传播和渗透,不仅使康区各部族居民,在文化心理素质和语言上(宗教的传播总是以语言为媒介)逐渐趋于一致,而且最终使康区的文化与吐蕃本土的文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藏传佛教在康区的传播和普及,可以视为是康区居民与卫、藏地区居民形成共同心理文化素质、共同语言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应是康区藏民族最终形成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吐蕃统一青藏高原,仅仅是使青藏高原在“形”上获得统一,那么,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则使青藏高原最终获得了“神”的统一。
综观康巴藏族的形成过程,康巴藏族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族源成分复杂
康巴藏族是康区“诸羌”部落与来自卫藏地区的吐蕃在血缘和文化上相互融合的产物。这些支系复杂、特征各异的诸羌部落先民都最终融入藏族之中,因而,与卫藏地区的藏族相比,康巴藏族无论是在血缘上还是在文化上,它的成分都更加复杂、更具多元性。不仅如此,康巴藏族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还不断融入了汉族、蒙古族、羌族、彝族、纳西族等诸多民族的血缘与文化,使康巴藏族的构成成分变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
(2)地方特点突出,并保留了较多的历史痕迹
康巴藏族基本上是以当地原有的众多诸羌先民为主体,在不断受到吐蕃融合和同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由于康区远离卫藏中心地区,加之其境内为高山峡谷区,受高山、河流的阻隔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致使整个区域与卫藏地区的交流,以及地区内部的交流都受到较大限制。因而,吐蕃文化对康区的融合程度既不彻底,也不平衡。致使康巴藏族保留下来了较多的历史痕迹。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
这首先表现在康巴藏族内部至今还保存着众多的语言分支,有的甚至在一个县范围内也有六七种语言存在。这些不同的语言,被当地人称之为“地脚话”。这些“地脚话”虽然在总体上都属于藏语康巴方言的范畴,但相互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至于出现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语言都不能相通的情况。它是吐蕃文化对康区诸羌部落的同化程度的差异性在语言上的一种反映。
其二,康巴藏族内部至今还保存着众多具有不同自称(或他称)的族群。这些族群主要有:
康定一带的“木雅”:木雅藏族,丹巴一带,嘉绒藏族及大、小金川流域区。道孚、炉霍一带的“布巴”:生活在丹巴藏族,
这些族群不仅自称(或他称)不同、语言不同,而且其服饰、生活习俗等也不尽相同。这些自称或他称、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的不同,不仅反映出他们与吐蕃文化的融合程度不同,而且也反映出他们相互间的认同度并不完全相同。
其三,康巴藏族与卫藏地区的藏族相比较,它们在生理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卫藏地区的藏族或称僧侣型,其特点是短头型、面孔宽、身材较矮。康区藏族,又称武士型,其特点是长头型、面孔窄,身材高大。民间誉称“康巴汉子”(作者曹含梅)
8.塔公草原
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今晨我们从康定出发沿川藏线西行了110公里,美丽的塔公草原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塔公”这名字是藏语译音,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草原位居康定县塔公乡管辖,塔公乡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乡,是甘孜州最著名的草原。塔公草原面积712.37平方公里,地势起伏和缓,草原广袤,水草丰茂,牛羊成群。
塔公景区由高耸的雅拉雪山、起伏的塔公草原和金碧辉煌的“木雅经塔”构成。集雪山草原、寺庙塔林、湖泊花卉、珍稀动物等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
每年春天,绿草茵茵,种类繁多的迎春花、报春花等鲜花相继开放,晨曦初露,分布在牧场的深处的帐篷里炊烟袅袅,散发出浓郁扑鼻的奶香、茶香,牧民们赶着牛羊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时而可以听到远处传来悠扬婉转牧歌;雄伟的雅拉雪山,与草原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塔公草原更加美丽。塔公草原地势和缓、水草丰茂、物产甚丰,既产虫草、松茸、牙獐,又有酪、奶油、人参果。每年7月中旬到8月初,在塔公草原要举办“耍坝子”活动,牧民身着节日盛装、满载丰收的喜悦,在草原上扎起帐篷城,举办勇士赛马、藏戏、歌舞等活动。赛马场上骠悍的骑手们惊险的马技表演,高潮叠起,掌声不断;赛场外藏家女儿的民族服饰、装饰品工艺更是巧夺天工,自成“赛宝会”,好一派浓郁的藏族牧区风情。塔公寺在雪域藏区闻名遐尔,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在康区的重要寺庙,寺庙正殿所供奉的是花教创始人萨迦·班智达的塑像,正殿右侧有配殿,供奉的是文成公主进藏所带的一尊极珍贵的“觉巫”佛像。在藏区,有信教的群众发愿到拉萨朝圣而未能如愿者,朝拜塔公寺的觉巫佛像,会有同等的效果和功德,因此塔公寺有“第二大昭寺”之说。塔公寺建成后,许多藏传佛教的活佛高僧曾在这里讲经布道,如元朝国师八思巴就曾在这里讲经说法。塔公寺也有许多宗教活动,每年藏历六月初十至十五日,塔公寺的僧人都要举行跳神仪式,当地人称之为“亚曲”,由于表演跳神时头戴面具而舞,故又称“巴羌”,以鼓、唢呐、长号、钹、大骨号来伴奏,每一次跳神活动都是一次宗教大聚会,也是一次群众大集会,场面十分热闹壮观。
塔公寺的塔林在藏区相当有名,相传其中还藏有萨迦历代高僧的舍利子,塔林中有最大的东方白塔、南方黄塔、西方红塔和北方绿塔,其周围还有108尊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佛塔,包括寺内那尊被众人称为“成就塔”的佛塔,相传该塔是由大成就者哄饮呷然用法力建造而成。
雄伟美丽的雪山,藏传佛教奉之为神山,塔公是“菩萨喜欢的地方”,自然不乏神山,整个塔公就处在神山环抱之中,那座傲立草原,直指天穹的大雪山当地人称雅拉神山,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该山地跨道孚、康定、丹巴三县,其西北面与塔公草原相连,雅拉雪山主峰海拔5820米,终年积雪覆盖,盛夏时日,在如花似锦的塔公草原上观瞻雅拉雪峰,有如临仙界之感。雅拉雪峰下,有一个碧蓝的高山湖泊--友措,湖水与冰川之间为冰瀑布连接,湖周山坡为红杉和杜鹃覆盖,构成一幅精妙绝伦的天然画卷。(作者:张更生)
9.丹巴
各位朋友:
欢迎大家来到丹巴!丹巴之名始于1911年8月,当年清朝政府决定在康区推行“改土归流”,将丹东革什扎、巴底、巴旺等土司,合并置县,以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的汉译音字首作县名。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部,距州府康定130公里,幅员面积5649平方公里,境内高山对峙,峰峦重叠,峡谷深邃,景色独特。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700-5521米,县城位于大渡河畔的章谷镇,总人口约六万人,居民以嘉绒藏族为主,汉、回、羌等15个民族杂居。在低海拔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2℃左右,四季均可适宜旅游观光。全县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为5820米,相对高差为4120米,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丹巴素有“大渡河畔第一城”、“千碉之乡”、“美人谷”、“天然地学博物馆”等美誉。
丹巴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神奇美丽。
独特而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变质岩水系,勘称“地质百慕大”,已成为国内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丹巴历史文化厚重:素有“千碉之国”、“美人谷”之称,是嘉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中路、梭坡古碉群;有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嘉绒民族风情;情调欢快的锅庄、多姿多彩的嘉绒藏戏、嘉绒藏族服饰,精彩的弓箭舞及赛马等传统文体活动;有顶毪衫和抢头帕等颇为独特的丹巴嘉绒藏族婚恋习俗;还有特色浓厚的传统婚礼和丧葬习俗。每年四月的转山会农历,七月的墨尔多山庙会;十一月的嘉绒藏历年;及观花节、燃灯节、赏花节、咂酒节等,都热闹非凡,别具一格。
丹巴土特产品丰富:盛产苹果、雪梨、核桃、花椒,农作物由于海拔和气候差异,形成成熟期差异,有着“人间四月芳芬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景象,有独具特色的观光生态农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