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县共保存有悬棺265具,是目前国内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置棺高度,一般距离地表10米~50米,最高达100米。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即在峭壁上凿孔2~3个,楔入木桩以支托棺木;二是凿穴式,即在岩壁上凿横穴或竖穴,以盛放棺木;三是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置放棺木。棺木形状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采用仰身直肢葬,麻布裹尸,随葬品置脚下两侧,多寡不定,有陶瓷器、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其中麻织品最多,有少量的丝织品。悬棺葬的族属,学术界争议颇大,比较集中的有僰人说、僚人说。其时代,上限未知,下限为明代。
珙县僰人悬棺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这里原为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历代僰人等少数民族聚居于这一带,故遗存的悬棺多。
珙县麻塘坝奇峰挺拔、险拔峻峭的岩穴之间,许多棺木半悬山崖,在悬崖峭壁上现存悬棺160多具。悬棺的崖壁上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200多幅,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象逼真,充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悬棺及岩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研究川南一带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的实物材料。现已成为世界悬棺葬研究者注目的中心,同时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麻塘坝悬棺相对集中在棺材铺、狮子岩、九盏灯、大洞口。邓家岩、三仙洞、珍珠伞和老鹰岩等处。
珙县的悬棺,几乎包含了世界上各种悬棺的所有类型。因此珙县悬棺第一次被世界发现,立刻引起了全世界学者们浓厚兴趣,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一批批的科学家来到这里,想破解这个千古谜题。科学家们把这些悬棺中的主人称为僰人,并且纷纷猜测,这些僰人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自己的丧葬习惯呢?这个部族究竟是与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还是全部灭亡了呢?根据历史记载,明封建统治者曾经几次向僰人发起进攻,尽管明王朝兵强马壮,武器精良,但在与僰人的数次交战中,却没有占到丝毫的便宜。中国史学界与考古界的科学家们无数次拜访过僰人们留下的军事遗迹。在九盏灯这个地方,我们抬头看到的是十几具僰人悬棺,但它同时也是这个部族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这里路口隐秘,内部开阔,这是僰人军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投降的僰人来领路,明封建统治者的军队到了这里必定会遭到重创。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明神宗元年(1573年)调集了云贵川三省的14万大军,包围了僰人的山寨,利用火攻将数万僰人斩尽杀绝了。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投降的僰人无一幸免,被残杀的人数几乎达到这个部族总数的一半,几乎每一位僰人的家族,都有亲戚或朋友被害。而民间却传,僰人(当时叫都掌族)并未被杀绝,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姓阿,后来为避剿杀改姓何,当地何体全老人认为自己的家谱绝不会错,因为就在几十年前,他的父亲还去拜祭了悬棺中的祖先根据何体全老人的说法,他们家族一共改了两次姓氏,也就是说这个拥有悬棺的部族,竟然一连两次遭到了灭顶之灾,这难道是真的吗?
20世纪末,在距离珙县不远的地方,人们发现了明王朝树立的平蛮碑,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大意还可以勉强辨认,这是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丰碑。明代末年,中央王朝曾经有过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开始重视科技的发展,并且出版了大量这方面的书籍,比如说,在这一时期,工匠们首次尝试把煤炭和活塞风箱联合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温,可以制造更加锋利的武器,这大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那么,明朝军队会不会就依靠这种科技上的优势,攻陷了僰人的山寨呢?
根据专家们的鉴定,当时僰人的冶炼技术非常低下,他们刚刚从青铜发展到铁器,对于炉温和原材料的控制,还没有完全掌握。这是两个时代的对决,远古与现代,刀枪与火药,胜负其实早已注定了,无论僰人如何彪悍骁勇,冷兵器时代的英雄也绝不可能打败装备着大炮的明军。就这样明军依靠着科技上的遥遥领先,最终获得了野蛮的胜利。
随着岁月的流逝,所有该忘的事情都已经被忘却,依旧被人们传诵的只有那些僰人的史诗,关于悬棺究竟是怎样放置上去的,还有僰人这个最终消失的部族?又是如何兴起的呢?这些谜题仍悬而未决,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作者冯明义)
13.古镇李庄
各位旅客:
您们好!我是宜宾××旅行社导游××,欢迎大家来宜宾旅游,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我们将游览古镇中的旋螺殿、张家祠、慧光寺、席子巷和魁星阁等多个景点。旅途中,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爱护环境,保护文物,好了,让我们出发吧!
俗话说“东部有周庄,西部有李庄”,古镇李庄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因当地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汉代曾在这里设驿站,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曾在此置南广县,治所即今李庄。到清咸丰时,李庄是南溪县最大的场镇,由于濒临长江,舟楫往还,多在此停留。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幽深窄巷、风火山墙、雕花门窗,具有浓厚的川南民族风味。1992年李庄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1995年被列为国家、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我们今天到的第一站是坐落在李庄古镇镇北2.5公里处石牛山上的文昌宫,建于明万历24年(1596年),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几代曾予以培修,至今保存完好。大家请看,文昌宫的主殿为亭阁式的木结构建筑,通高25米,呈八角形,进深、面阔均为8米。外为三重檐,内实二层,青色筒瓦,塑八条垂脊,垂脊上各置垂兽和走兽。屋面坡度平缓,宝顶及八个翼角的起翘均不甚高,比例匀称,线条柔和。内部结构设计匠心独运,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支撑。抬头请看,梁架采用抬梁支柱法,较之一般同类型古建筑用层层爬梁重叠而上者,显得异常洗炼,斗拱结构,三檐即有三种样式,而同一檐中,格式又略有区别,与宋、清两代官式结构迥异;顶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并向右转至顶,形如旋螺,故名“旋螺殿”。令人惊讶的是,整个旋螺殿上下三层找不到一根钉子,却异常牢固。此庙虽经400年风雨地震,仍屹立如初。抗战时期,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迁住李庄时,曾对文昌宫建筑进行了多次考察,赞誉它“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他在参与高美国纽约的联合国会议厦顶部设计时,就曾成功地借鉴旋螺殿顶部的力学原理。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旋螺殿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下面要去的是张家祠,张家祠内曾举办过包括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在内的多次文物展览,就是因为它是李庄四合院式的典型代表。在李庄,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很多,小的四合院为一进一天井,面积为150至200平方米,大的有一进二、三、四天井即复合式四合院,面积有数百乃至数千平方米。天井中一般铺有青石板和设计了良好的排水系统,采光、休闲、晾晒衣物都非常方便,有的还修有栽种花草的台圃。这种四合院一般由外、内朝门、过厅、天井、正厅、厢房所组成。屋脊两端有的的灰塑鸱尾(俗称鳌角),小青瓦覆盖屋面,檐口瓦当和滴水瓦上有的还烧制有福、禄、寿、喜字样及图案。
请大家随我进入张家祠堂来切实感受一下李庄的四合院。张家祠占地近4000平方米,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时,以张师德为首的张氏族人集资660两银子,从族人手中购得此大宅,为表达张氏子孙爱敬祖先之心,辟为宗祠。这座宗祠的主体为四合院式木结构建筑,上为正祠,下为厅房。其厅房的50扇窗门别具特色。每扇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了2只仙鹤,50扇窗共百只仙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配以飞彩流云,谓“百鹤祥云”窗。据李庄《张氏宗谱》记载,张家祠每扇门窗,雕刻工价都要14两纹银,相当于清朝一个正一品官员的一月俸银。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故宫博物院的数千箱珍贵文物曾历经艰辛转运来李庄,就放置在张家祠内保存,长达五六年之久。这期间,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中国营造学社的梁思成先生就在李庄写下了他的名著《中国建筑史》,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要游览的是明代建筑的慧光寺。提起慧光寺,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座有名的九龙石碑了。大家请看,这块九龙石碑高2.7米,宽1.3米,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于云海中的神龙,除正中的一条外,其余八条均呈对称状分布的左右两边,每条龙均可从中仔细分辨出头、身、尾,龙口中还含有一颗可以转动而不脱出的宝珠。其寓意为大禹疏通九河,平息水涝灾害。据说九龙碑创作者是一个外地石匠,当年修建禹王宫时,这个外地石匠要求参加禹王宫的修建。在旧社会,手艺人是分帮派的,外帮人不能随便入伙。这个外地石匠衣衫穿得烂,本地石匠瞧不起他,不要他入火。外地石匠没办法,只好在李庄附近一个农民家里做活。这个农民对他很好,外地石匠很感激,干完活要走时,这石匠将一块石板反扣放在农户院坝边,对主人说:“感谢你收留了我,我走了,无力相赠,仅此石板一块相送。”还说:“这石头总有一天有买主上门买,钱少了你别卖。”农民对这块石头没多注意,搁它在敞坝边上,外地石匠刚走,禹王宫修完了。宫庙修得很辉煌,可是殿阶上却差块精美的石刻,四处都找不到合适的,后来在这个农民的敞坝边发现这块石头,一量尺寸,正好合适,翻过来一看,上雕刻有九条活灵活现的龙,四周云水翻腾,栩栩如生,于是高价买下,这块石头就是九龙碑。梁思成说,如果将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九龙石刻比作王冠的话,李庄九龙碑就是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文革”中九龙碑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根据原样对损坏部分进行了修复和还原。
请大家继续往前行,去参观李庄古街巷,李庄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我们刚经过的羊街,古时候就是牛羊的交易市场。而我们现在的位置叫做席子巷,过去因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这条建于清代初年的小巷长60米,宽不过2.5米,两边均为木结构、青瓦顶的二层民居。席子巷是李庄古街巷的代表。
出席子巷往西,我们来到李庄镇尾长江之滨的凸出部位,这里是魁星阁,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原来的魁星阁在文革中被拆除,我们现在看到的魁星阁,是1998年在距原址100米处重建的通高五层仿古式建筑,与近在咫尺的南华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魁星阁位处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即可看见,因此它具有导航的作用。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把魁星阁、旋螺殿、九龙石碑、百鹤窗称作李庄“四绝”,并评价道:“李庄魁星阁是从上海到宜宾沿长江二千多公里江岸边上,建造得最好的亭阁。”
古镇李庄不光看的热闹,吃的也挺有名气,我们沿途看来的店铺都挂着“李庄白肉”的广告牌。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已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片薄而长,可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抗日战争期间,在内迁翠屏区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建议下,“留芬”饭馆老板欣然接受建议,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今天,随着李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李庄的当家名菜“李庄白肉”,已成为李庄小吃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闻名遐迩。
各位游客,我的讲解到此结束,剩下的时间请大家自由参观拍照留念,一小时后我们在大门前集合,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请拨打我的手机,我们稍后见,希望大家玩得愉快!
(作者熊梅)
14.兴文石海洞乡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兴文石海洞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