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50500000015

第15章 审美价值体验与生命和艺术的联系(2)

历史的积淀,影响人们的审美判断和价值取向。由于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以主体内在审美需要为根据和动因的活动,因而,人类审美需要的直接心理表现,是审美欲望。人不再被动地感知审美对象,而是有意识地有选择性地进入审美对象之中。由于审美欲望的驱动,审美活动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由欲望产生兴趣鲜明地带有个人的选择性和倾向性,同时,表现为客体对主体情绪上的吸引。正是社会文化的因素、历史的因素和时尚的因素,决定着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情感。情感作为价值评价的心理机制,贯穿并主宰着审美过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一过程的性质和状态。情感成为人们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事实的态度和体验,人仅仅与对象处于认识论关系时,不可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只有当人与对象处于价值论关系时,人的情感才变得强烈。由此,情感状态成为主体的体验状态,因为社会文化的作用,美感过程促进审美主客体之间产生张力。一方面,感性的体验深入持久;另一方面,理性因素的加强,逐渐使美感带有反思的性质,这样,美感真正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个别与一般的统一。审美意志,正是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使人的心理行为处于非功利状态,排除和抑制了主体的日常生活意识。因此,欲望、兴趣、情感、意志使美感过程具有新的内涵。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美感的特征是很典型的:第一,美感是无关功利的。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事物的态度是非实用的或非实际的占有态度;美感只有是非功利的,才是纯粹的、无障碍的、自由自在的;美感是不占有对象产生的愉快,只有对象的外部形象才是主体所需要的,在受到对象的外部形象刺激后,美感便在主体内心独立发生和发展。美感之所以摆脱了占有欲,是因为审美对象经过主体的选择,往往成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凝聚出的精神性产品,而这些精神性产品,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和精神需要。从主体方面看,当他进入审美状态,便摆脱了占有欲;从客体方面看,当对象进入人的审美视野,主体就不再实际地拥有对象,而仅是感觉对象,对象相对主体而言是感性的存在物。

第二,美感是多种审美心理因素综合的结果。美感,既不是单纯的感性,也不是单纯的理性,而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美感,离不开个体的人,处处带有强烈的个人体验倾向,在个体体验中又包容着社会因素,带有共同的民族特性和社会生活的印痕。简言之,美感不是单纯的感官快适,而是主体全身心的震荡,是人的自觉自由本质的充分表现。感知、想象、理解和欲望、兴趣、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因素,不再单纯地发挥作用,而是综合地发挥作用。按照思想的逻辑展开原则,我们对美感与快感的心理结构所作出的三层次功能分析,完全是为了论述的必要。实际上,美感往往是整体的综合的感受,它不仅通过视听等高级感官去感受,而且还要通过这种贯通性,促使整个意识系统活跃起来。

2.1.2美感与快感生成的动力源泉及价值依据

前面已经指出:主体在感知对象的过程中,审美价值体验的心理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主体完全不同的感受,进一步说,主体的心理结构不是恒定的,而是变化着的,而变化着的审美价值体验力量,极大地推动着主体的审美想象力与艺术感受力。这种力量,不断影响主体心理结构的变化,构成了美感与快感生成的动力机制,让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价值体验变得自由而丰富。美感与快感的诞生,往往是在主体的内在动力和对象的外在动力之间的激活过程中完成的,如果没有主体的内在需要,离开主体的体验和判断,美感与快感绝不会凭空产生,因此,对美感与快感的动力来源进行具体分析是饶有趣味的。

先分析快感的动力源泉。快感直接体现了人的自我评价,不仅包括能力成就评价,而且包括道德、社会关系、个人价值等的综合评价。因而,快感的动力源泉,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按照“需要理论”的分析:快感的产生,总是表现为基础需要的满足。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要形成金字塔形,美感需要属于高层次需要,而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等属于基础需要。事实上,基础层次的需要,往往产生内驱力,驱动主体去努力,以实现内在的需要与外在的需要。正是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主体不自觉地千方百计地接近目标,一旦需要满足,快感便油然而生,即:在熟悉感中获得新奇感,这种新奇感成为激发快感的力量。从主体的经验习惯来看,熟悉感是指刺激物反复出现,而且是间隔的重复出现。正是这种感觉,唤起主体的兴奋细胞与快乐意识,使主体与对象在渴望与满足之间保持动态张力,激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创造和追求。

从主体的兴趣来看,“兴趣”,往往是强有力地影响人们追求对象事物的内在力量。新奇感特别能引起兴趣,兴趣把人吸引到一定的对象上,或一定的活动中去。兴趣促使脑活动处于最优状态,并能组织认知加工,人被自身感兴趣的事吸引着、激发着、入迷着魔,不断获得新奇的感受,这样形成的力量,直接影响快感的生成。个人的价值得到群体的认同和赞许,成为快感生成的重要力量。快感最重要的来源,正是在得到肯定或创造成果以及完成有意义的活动中得到的,快感伴随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它使人试图占有期望的和喜爱的物体或对象。快感中包含着力量、魄力和信心的体验,它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直接结果,是人们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的表现。虽然不能教给人们追求快感的方法,但是,可以启发人们去正确地对待生活,随着动力源泉的变化,快感也将随之变化,因此,快感往往呈现为多层次和多方式的快感,没有固定不变的快感。

快感是人们的正情绪,是为人们带来享受的重要因素。人们在快感经验中可以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对人生的信心和自信,没有快感,就没有真正的享乐和享受,所以,当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时,快感是无可言状的。这种满足感,是由于内驱力产生于维持有机体的生物周期的循环过程中,它激活了内驱力,特别是某种生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以致体内平衡出现严重失调时,有机体寻找满足生理需要的条件,从而内驱力被激活。一旦需要得到满足,轻松感与解脱感使主体感到通体欢畅,这就是快感的获得。后者的满足,对于社会化的人来说,应该是真正的快感,因为最典型的快感是人在从事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的。

正是快感的作用,人在快乐中,总是能够经验到自身与外界的人或事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产生亲切感;快感状态使人对外界事物表现出欣赏,使个人同外界事物接近而不是分离,因而,快感能使人同外界和他人处于更加和谐的关系之中。揭示快感的动力来源,是为了与美感的动力来源作出明显的区别。快感具有普遍意义,渗透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美感则具有特殊意义,主要体现在艺术活动之中和那些具有诗性特征的人类活动中。

再分析美感的动力源泉。应该看到:美感是主体的审美体验与反思判断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追寻美感的动力源泉,我们可以对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加以具体考察。美感的产生,根源于主体的审美欲望与主体的自由审美意向性,因为审美欲望与人的精神需要直接关联,欲望是使审美得以实现的重要心理机制。它们在具体的审美过程中,表现为无意识的然而是强烈的价值追求,正是有了这种价值追求,主体才会有审美的激情和冲动。这种促使美感产生的动力,是人的审美欲望与审美自由意向性,也可以称为“游戏冲动”。席勒系统地探讨了这一问题,他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用普遍的概念加以说明,就叫“活的形象”。

人在审美活动中,游戏冲动激发起人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静观的态度,超越功利欲求,投身于审美对象之中。主体以新奇振奋的审美态度感知完整的艺术对象,调动潜在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经验,通过审美主体的感知和体验,调动艺术想象,在艺术世界中获得种种新奇、令人惊异的感情。从美感心理中,可以发现:在人的各种状态下,正是游戏,只有游戏,才能使人达到完美,并同时发展人的双重天性。“对于美,人只和它游戏。”在他看来,如果在满足他的游戏冲动的这条道路上去寻求人的美的理想,那么,他是不会迷路的,因为游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审美欲望也好,游戏冲动也好,它们之所以促成美感的产生,就是因为在审美欲望中蕴含着超越自身,超越日常意识,超越理性的束缚的力量。事实上,美感就是对僵死的理性结构的感性超越,它指示我们超越各种束缚,实现人的最佳生存方式,在美感过程中,审美欲望或游戏冲动作为力量,往往表现出最热烈的追求,敢于冲破一切条条框框,打破既定的秩序,充分实现人的自由,发挥人的创造力量。

正因为如此,美感价值体验,同时,具有创造与毁灭的双重力量,这一点,在毕加索这一类型的艺术家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显然,审美欲望使人接近对象,投身到对象中去,这既有选择性,又有目的性,同时,促使人以静观、超功利的态度在艺术世界中与美一起游戏。这既揭示了美感的生成,又体现了人的审美自由,所以,审美欲望或游戏冲动,作为推动美感产生的力量,往往给主体带来惊异感和震撼力。

移情作用,是直接影响美感产生的动力。所谓移情作用,它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把对象拟人化,赋予对象以生机,表现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同情和共感。可以看到,知觉的外射是移情作用的特征。例如,当人们按照审美价值体验的眼光来观察苹果,往往把自己的知觉外射到了对象物之上,于是,苹果就会获得红、香、甜、圆、滑、沉甸甸等印象。当人的五官感觉全部调动起来,全部投射到对象物之上,就会有关于苹果的诗歌美感或绘画美感乃至音乐美感。例如,诗人傅天琳,之所以能写出别具一格的关于苹果园的诗,就是因为诗人长期生活在苹果园中,对苹果有独特的知觉活动,由独特的知觉活动引起独特的情感活动。同时,还应看到,情感的外射是移情作用的另一特征。在审美活动中,情感的外射处于显着地位,这表现在以情观物和物着我情上,美感在情感的顺应和同化中便产生了。

一些艺术家真实地叙述了移情作用对美感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在审美价值体验过程中或在审美活动中,“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假借给树,它的荡漾摇曳也就变成了你的荡漾摇曳,你自己也就变成了一棵树。同理,看到在蔚蓝的天空中回旋的飞鸟,你觉得表现超凡脱俗,终古不磨的希望:你也就变成飞鸟了”。这正是由于移情作用的推动,当主体面对对象之时,便将自己的情感对象化于客观事物之中;将自我的心灵客观化于艺术作品之中,主体与客体、现实与虚幻之间界线清除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整个心灵融入审美对象之中时,他就不仅是在欣赏审美对象,而且,借助于审美对象所提供的契机,进入对自我生命的审美观照之中。由于移情作用的关键在于情,所以,我们必须注意情感是核心,是动力。面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不同的情感作用,美感的心理内涵截然不同,同一朵花,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包含着迥然相异的深情;同一艺术原型,在不同的艺术家笔下,幻变成不同的审美意象。例如,同是战争屠杀的场面,同是对侵略者的鞭挞,哥雅的《法国士兵枪杀西班牙起义者》,选择的是马德里城郊的一处小山坡旁,在黑沉沉的夜空笼罩下,一群法国士兵正在枪杀一群被捕的起义者。其中,最突出的是高举双臂的青年农民,他张大着激愤的眼睛,好像正在向侵略者发出最后的咒骂声。在他的旁边,有几个起义者已经倒在鲜红的血泊中。

远处,还有一些将要遭到同样命运的人,因不忍看战友惨死而闭上了自己的眼睛。右边举枪射击的法军姿势极不自然,似乎尽力克制内心的恐慌。

正义与邪恶的冲动、残暴与不屈的对立,哥雅的愤怒感情对象化在这幅画面中,给人悲剧的震撼的美,显示了西班牙人民的英勇反抗斗争精神。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表现战争,由于作者大胆的艺术创造,奇特的移情方式,画面显示出新奇而又酷烈的情状,人物完全变形,一片荒诞世界。

同类推荐
  •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全集)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无意识的文明

    无意识的文明

    法团主义曾作为法西斯主义的知识基础而臭名昭著,但它并未随着法西斯的溃败而灰飞烟灭。本书作者提醒我们,我们仍生活在一个法团主义社会中,民主政体仅仅是其软装饰,合法性与专家或利益群体同在:在数以万计的公共和私有的法人团体中,从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索尔全方位勾勒了一种落入法团主义之手而不自知的文明:权力的语言如何被设计来阻止交流?个体的合法性怎样被否定和破坏?市场、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如何被牢牢掌握在管理阶层手中?技术官僚管理和技术官僚投机把我们拖入了怎样的危机?通过回答这些问题,索尔使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操控保持警醒,并提供了一种抵制从众性、被动性和必然性的可能。
  •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传习录(中华经典藏书)

    王阳明是明代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热门推荐
  • 从封神榜丢了开始

    从封神榜丢了开始

    封神榜丢了?丢了,那咋办?我咋知道?圣人去哪了?我咋知道?那我们咋办?继续?你问我我问谁?我是谁,我在哪,我来干什么?孙空白来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

    杭州研究:2009年优秀论文》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膺教授主编,精选由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杭州研究》2009年全年的理论文章中部分优秀论文汇编而成。内容涉及杭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服……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能力+行动=成功

    能力+行动=成功

    成功管理学是把成功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把成功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构的新学科。成功管理学把传统行为科学由纯描述性的实证科学提升为实证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现代科学,从而为现代管理学、领导学与企业家理论奠定了现代行为科学基础。它既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综合学科,也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边缘学科。成功管理模式是成功的系统工程学。在成功管理模式中,人的整体素质是成功的本质、规律、要害、关键。成功管理模式是把所有成功的必要条件按逻辑和历史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成功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而成功本来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成功哲学指导下的成功路线图,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 霸者纵横

    霸者纵横

    大将军独子白沙,拜入纵横一脉,玩转江湖与庙堂,缔造自己的传奇!
  • 重生之一介枭雄

    重生之一介枭雄

    不好意思,是我打脸了,新书崛起从交易寿命开始,哈哈哈,有兴趣的伙伴可以过来看一下哦,换了一个新马甲了。
  • 败类

    败类

    这是一个败类重生到另一个败类身上的故事。是的,他什么都不会,但是他会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他会偷宗门的典籍,悄悄改写让敌人修炼的走火入魔;他会骗师妹上床共度良宵,也会偷窥寡妇洗澡自娱自乐;他会拐带大陆至尊的纯洁女儿,引来漫天杀戮却面无惧色,反而乐此不疲。他会豪赌无数,却赢来一个便宜师傅,最重要的是这个师傅不是一般人啊一般人。总之,无耻是无耻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座右铭。白磊要用他肮脏的灵魂来书写异界那不屈的人生。此书毒草,中毒自理,如若身亡,实属活该。
  • 花千骨:桃花飘雪

    花千骨:桃花飘雪

    “我没有师父,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孩子”“我有师父啦!我要朋友啦,我有爱人啦!”?(?>?<?)『更新时间:每天10:00钟,如果有事情耽误了更新时间就是11:00钟。』嘻嘻
  • 大秦来了

    大秦来了

    就想写个现代人和一个异世天才融合开创一个高武帝国。一个现代的宅男小白,一个高武世界一心修炼的天才。两个单纯的人带着不甘融合在一起一心想要光耀天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