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31100000050

第50章 主要参考书目(2)

阿里弗·德里克(Arif Dirlik):《世界资本主义视野下的两个文化革命》,林立伟译,见《二十一世纪》1996年10月,总第37期。

艾森斯塔特(Shmuel N.Eisenstadt):《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轴心》,刘锋译,《二十一世纪》2000年2月号。

艾森斯塔特(Shmuel N.Eisenstadt):《知识分子——开创性、改造性及其冲击》,余英时等《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联今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王丽亚译,《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王宁译,《跨文化对话》1999年第2期。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文明的冲突?》,《二十一世纪》1993年10月,总第19期。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文化研究:两种范式》,陶东风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专着

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陈思和:《鸡鸣风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戴锦华:《隐形书写——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戴锦华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邓小芒:《灵魂之旅》,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

韩毓海:《从“红玫瑰”到“红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动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刘青峰编:《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刘再复:《放逐诸神——文论提纲和文学史重评》,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5年。

陆贵山主编:《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谭国根:《主体建构政治与现代中国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汪晖,余国良编:《90年代的“后学”论争》,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晖,余国良编:《全球关系中的中国处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王德威:《众声喧哗——三十与八十年代的中国小说》,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

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岳川,尚水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王岳川:《中国镜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尚杰:《语言与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许子东:《当代小说与集体记忆:叙述文革》,台北:麦田,2000年。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赵汀阳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台北:骆驼出版社,1996年。

Lentricchia,Frank & Mclaughlin Thomas 编:《文学批评术语》,张京媛等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佛克马(Douwe Fokkema)等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佛克马(Douwe Fokkema),蚁布思(Elrud Ibsch):《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弗·杰姆逊(Fredric Jameson):《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现代性的地平线》,李安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卡尔·博格斯(Carl Boggs):《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米洛拉德·帕维奇(Milorad Pavic):《哈扎尔辞典》,南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韦恩·布斯(Wayne Booth):《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伊夫·瓦岱(Yves Vade):《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同类推荐
  • 树号

    树号

    《树号》是阿斯塔菲耶夫创作轨迹的记录,他在文学的莽林里一面探索,一面砍下自己的“树号”,这些记号又引导他向创作的原始森林纵深前进,向陌生的领域开拓。阿斯塔菲耶夫继承了俄罗斯民间诗学传统,通过拟人观描写大自然。在这部难以定义文体的作品中,共同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思。这一切使阿斯塔菲耶夫不仅在俄罗斯文学界,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本书由《树号》、《俄罗斯田园颂》和刊登在俄罗斯报刊上的一些作品精选而成。经作者后人独家授权出版,并由译者修订审校全书译文。
  • 古马:种玉为月

    古马:种玉为月

    对于“青春”的定义,如果我们不准备深文周纳,做一种不说倒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无效劳动的话,那么,它的最简明的定义应该是:“只有一次,不再回来。”而中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从其表征来看,其含义也许更接近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秋天写作状态,即写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之间,在已逝事物之间,在深信与质疑之间,在关于责任的关系神话和关于自由的个人神话之间,在词与物的广泛联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独行文之间转换不已。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相约六盘

    相约六盘

    本书是一部记录泾源县开展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内容包括闽宁对口帮扶中福建对宁夏泾源县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及经济产业等的帮扶事迹,讲述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个贯穿于“闽宁对口帮扶”主线上的群体故事。
  • 私房书

    私房书

    人,更多的时候像一张稿纸,布满星空的精灵偶尔敛翅书写,遂有札记。书中所选文字是心灵工程日夜动工的辙痕,在生命与生活、自然与现实、个我与群体、人情与文事之间辗转徘徊的浮绘。这本“私房书”以时间为轴分成五札,因此,不刻意在题材上作分类,就像生活的内容是一齐扑来的一样。在编排上,我把部分的天空留给你去写,当作我们的私心话。
热门推荐
  • 让时光停留在我爱你那天

    让时光停留在我爱你那天

    由于家庭原因楚瑶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自力更生的习惯。她不喜欢依赖别人。但是蒋云飞的出现。让她原本一颗倔强的心有了安全的归宿。
  •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分成上下两卷。“上卷”与书名同题,以“我”为视角,写一个平常人在平淡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及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知足常乐”的心情。“下卷”《城市的写真》,主角是城市。写的是城市的景物,阳光与阴影;以及人,那些普通人身处底层的艰辛与并非低沉的奋斗,以及在作者心间激起的百感交集的波澜。
  • 涅槃破势天月间

    涅槃破势天月间

    流星耀夜,传奇陨落。愿作涅槃,此间不乐。若能再活,你待如何?以我明眸,洞察乾坤寰宇。以我侧耳,监听人言兽鸣。以我双手,执握天下权财。以我唇舌,倾覆江山社稷。以我利刃,杀伐魑魅奸邪。
  • 此生长安

    此生长安

    “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于曾经的苏菁而言,顾长安是她漆黑的夜里唯一的光。待到站在那无限风光无限繁华也无限寂寥的地方,她才明白,放下一个人是如此的容易。这世上除了自己,再没人可以给你一世长安。
  • 异数世界的九位大人

    异数世界的九位大人

    作者: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文新!文新:不要!是游戏它不香了?还是番剧它不好看了?再说了我学的是音乐专业很高雅的好吗!拯救世界都是脏活累活作者:有妹子文新:咳咳咳!我只是单纯的不忍看着喜欢音乐的人失去梦想而已,没别的意思作者:这种费体力的活我怕你太累,算了文新:不,我不怕作者:不,你怕文新:那个大家都准备一下啊,台词别忘了,作者马上试镜开拍了,各部门就位!
  • 时间掌控法则

    时间掌控法则

    拥有时间法则,便可掌控世界。小偷叶轩因车祸意外得到了一项时间法则,自此开始了自己别样精彩人生。这里有热血的战斗,有暧昧的故事,更有神秘的未知。时间漂移+时间静止+时间……小人物的崛起,这条路终属王者。PS:新书上传,期待大家的支持,万分感谢,敬请关爱。关爱=收藏+点击+推荐,恩恩,还有其他的一切。再PS: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赠你一片森林

    赠你一片森林

    【本文主打宠溺,男主喜欢手撕绿茶,女主喜欢养养宠物】七岁便定制了人生目标给自己修炼马甲的应祈,只为守好自己的小犊子。抱大腿结交的大佬一个比一个狠,有大佬们保驾护航,她只想安心的护犊子。但是她怎么觉得自己放养的小犊子好似长成了大灰狼?某女:我需要静静某狼:我就是静静某女:……
  • 中国宰相的非正常死亡

    中国宰相的非正常死亡

    时间已然迈进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站在槛内往门外看,竟然发现逝去的几千年的历史仍然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令人留恋。凝思中,渐渐地有一些人的身影突显出来,霸占了我的眼球,他们是商鞅、李斯、窦婴、韩侂冑、贾似道、夏言……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时代都是堂堂的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结局却殊途同归,无一避免地遭到了杀戮。他们都是非正常死亡的,他们血淋淋的死亡成了历史最坚实的注脚。
  • 死之歌

    死之歌

    人无法改变过去,却总是有机会去选择未来。从死亡中逃脱,但死亡一直在耳边低语的少年,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但无论如何,这个世界,都不是童话。
  • 冷酷校草:甜心,你不要逃!

    冷酷校草:甜心,你不要逃!

    她是陌氏的千金,长的可爱也不是她的的错,她有一个妹控哥哥。他冷酷无情,有一段痛苦的爱念,自从遇到她他变的爱笑。有一她问他“如果有一天,你背叛了我怎么办啊!”他对她说“没有如果我是不会背叛你”当他曾经爱的那个人回来找他时他不知道该怎么样才好,当她把她推下悬涯,她无处可逃……(女主会怎样呢是被人救了还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