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几种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假说,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而提出的观点。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自由基损伤、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下降也与运动性疲劳有关。总之,运动性疲劳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现象,不同性质、不同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不同。因此,疲劳产生的原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还有待于深入广泛的研究。
二 征象
科学地判断疲劳的出现及其程度,对合理安排体育运动和训练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由于引起疲劳产生的原因和部位不同,疲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选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对疲劳程度的评定应从主观感觉、医学检查和若干形态、心理、生理、生化等指标的测定来综合评定,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判断疲劳的方法。
疲劳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极度疲劳。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运动参加者的自我感觉(如疲劳、头痛、腿痛、心悸、恶心等)和某些外部表现(如面色、排汗量、呼吸、运动、注意力等)来简易判断疲劳的程度。有时也可测定某些生理客观指标以作判断疲劳程度的依据。
(一)主观感觉
人体运动时主观感觉与运动负荷、机体功能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运动参加者的主观感觉是判断疲劳的重要标志。可参照以下疲劳程度的简易判断标准来判断疲劳的程度。
(二)客观指标
1.测定肌力评价疲劳
(1)背肌力与握力。可早晚各测一次,求出其数值差。如次日晨已恢复,可判断为正常肌肉疲劳。
(2)呼吸肌耐力。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测定间隔30秒,疲劳时肺活量逐次下降。
2.神经系统功能测定
(1)膝跳反射阈值。疲劳时该指标增高。
(2)反应时。疲劳时反应时延长。
(3)血压体位反射。受试者坐姿,休息5分钟后,测安静时血压,随即仰卧在床上3分钟,然后把受试者扶起成坐姿(推受试者背部,使其被动坐起),立即测血压,每30秒测一次,共测2分钟。若2分钟以内完全恢复,说明没有疲劳;恢复一半以上为轻度疲劳;完全不能恢复为重度疲劳。
3.感觉器官功能测定
(1)皮肤空间阈。受试者仰卧、横伸单臂、闭眼,测试人员持触觉计或两脚规,拉开一定距离,将其两端以同样的力轻触受试者前臂皮肤,先从感觉不到两点的距离开始,逐渐加大两脚针距离,直到受试者感到了两点的最小距离为皮肤空间阈,又称两点阈。阈值较安静时增加1.5~2倍为轻度疲劳,增加2倍以上为重度疲劳。
(2)闪光融合频率。受试者取坐位,注视频率仪的光源(如红色),直到将红光调至明显断续闪光融合频率为止,又称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3次,取其平均值,疲劳时闪光融合频率减少。如轻度疲劳时约减少1.0~3.9Hz,中度疲劳时约减少4.0~7.9Hz,重度疲劳时减少8Hz 以上。
4.生物电测定
(1)心电图。疲劳时S‐T 段向下偏移,T 波可能倒置。
(2)肌电图测定。疲劳时,肌电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延长。电机械延迟是指从肌肉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这段时间,该指标延长表明神经-肌肉功能下降。
(3)脑电图测定。脑电图可作为判断疲劳的一项参考指标。疲劳时由于神经细胞抑制过程的发展,可表现为慢波成分的增加。
5.主观感觉判断
瑞典生理学家冈奈尔·鲍格(Borg)在1973年研制了主观感觉等级表。
鲍格认为:“在运动时来自肌肉、呼吸、疼痛、心血管各方面的刺激,都会传到大脑,而引起大脑感觉系统的应激。”因此,运动者在运动时的自我体力感觉,也是判断疲劳的重要标志。
6.测定心率评定疲劳
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诊断。如经过一夜的休息,基础心率较平时增加5~10次/分以上,则认为有疲劳累积现象。另外,进行定量负荷后心率恢复时间延长,表明身体疲劳出现。
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生化指标的变化来进行疲劳的判断。
三 治疗
疲劳是运动过强的必然现象,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身体练习必须达到适度的疲劳,才有利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但如果不及时消除疲劳,将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影响下一次练习的质量;若过度疲劳,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研究分析运动性疲劳的机理及消除方法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使身体的疲劳状态快速恢复。常用的消除运动疲劳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及营养物质的补充。
2.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
3.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丢失的物质,促进疲劳的消除。
四 预防
运动性疲劳是体内多种因素综合变化的结果,因此要采用多种科学手段以加速机体功能的恢复。
(一)睡眠
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深的结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对机体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睡眠时机体感觉减退,意识消失,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因此,运动参加者要重视睡眠。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每天要保证8~9小时的睡眠,特别是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
(二)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运动练习之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整理活动又称“放松练习”,是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措施,必须引起运动参加者足够的重视。做好充分的整理活动也是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及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减少心血输出量,致使血压降低,造成暂时脑贫血,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机能的恢复、疲劳的消除和肌肉酸痛的消除都不利。通过整理活动,可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助于加速乳酸利用,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痛出现。
因此,在运动后应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及各肌群的伸展练习等。做整理活动时量不宜大,动作尽量缓慢、放松,使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三)物理方法
在大强度和大运动量训练之后,常采用按摩、温水浴、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医学物理手段加快机体恢复。
按摩是加快疲劳消除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机械按摩、水力按摩、气压按摩以及人工按摩等。通过按摩不仅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转移,使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加快疲劳的消除。
温水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的方法,运动后进行温水浴,可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强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同时,可使汗腺分泌增加,肌肉放松,达到加快消除疲劳的目的。温水浴的水温为40℃ ± 2℃,每次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
(四)心理调整
运动结束后,采用心理调整措施恢复工作能力,能够降低神经系统的紧张程度,减轻心理的压抑状态,加快恢复消耗掉的神经能量,从而对加快身体其他器官系统的恢复产生重大影响。
对身体起作用的心理手段、种类非常多。其中主要有:暗示性睡眠休息、肌肉放松、心理调整训练(个人和集体的)、各种消遣和娱乐活动、舒适的生活条件等。心理疗法主要是意念活动,目前常用的有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如:
在全身自然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暗示——“我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空气新鲜;我放松了,没劲了,眼皮发沉,颈部放松,腰背放松,大、小腿放松,全身放松”。
在设计暗示语时,无须考虑语言修饰和语言的逻辑性,暗示放松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五)营养性手段
运动时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因此运动能力恢复的关键在于恢复机体的能量储备,补充营养是恢复机能的物质基础。
由于糖是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因此,在运动中糖的适量补充,无疑是提高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时间运动,尤其比赛时,应注意运动前、运动后和运动中糖的补充。研究表明,运动员蛋白质的需要量高于一般人。维生素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缺乏或不足时即可对运动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表现为做功量降低、疲劳加重、肌肉无力等。因此,补充维生素,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另外,参加运动训练使身体负荷加大,由于大量排汗使得身体对钾、钠、钙、磷、镁、铁的需要量增加,特别是对钾和钠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因而必须从食物中补充。
(六)药物手段
为了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可适当使用一些药物,在排除兴奋剂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维生素或天然提取的专用药物。促进人体疲劳恢复的药剂很多,一般分为化学药物和中草药两类。使用化学类药物要有科学依据,若使用不当易违犯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应用中医药调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改善代谢调节,提高训练效果。另外,通过外源性的抗氧化剂的补充可以减少大强度运动时氧自由基的损害,常用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E、维生素C 和一些中草药,如人参、当归、黄芪、刺五加、参三七、鹿茸、冬虫草、生地、酸枣仁、五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