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也获得大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三步走”战略逐步推进,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对象也发生较大变化。当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历史使命。三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不断探索、改革和加强中取得成效。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状况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四有”要求,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强调,“四有”中最重要的是理想和纪律,理想和纪律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法宝。没有理想和纪律,知识和技能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针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次作出了重要批示,进一步明确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理念。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总体上看,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方针与原则、内容与途径、方法与手段等重要问题都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着。
一、1978年-198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建和规范
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十年“文革”的结束,就是高等教育百废待兴的起点。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就卓有远见地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强调: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
邓小平的明确导向为教育的重振旗鼓铺平了道路。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否定和抛弃了“文革”中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目的,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将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确立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标志。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而走上了正常轨道,并由此展开了全方位的建设。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已经完成,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新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同年8月,教育部就贯彻《决议》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校要以《决议》为教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党的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后,党中央号召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开展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二大以后,“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逐步转向城市,城市经济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面铺开;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开了重大的步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1985年,中央又先后颁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相继开展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引发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革命,带来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全方位变革,它对人民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1984年至1989年,面对社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急剧变化,社会上出现文化多元化引发政治多元化的舆论导向。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趁机泛滥。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潮迭起,并迅速波及全国,终于在1989年春夏之交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政治风波。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出现的问题时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
从1978年春季第一届高考学生加入大学,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思想解放,肯于思考问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勇于创新。绝大多数的学生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往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极高。但是,许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懂得不多,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不大了解。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只顾埋头学习专业知识,不关心时事政治;个别人思想方法极端、片面,因为对“文革”的反思,而对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产生怀疑。随着对外开放,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在学生中掀起“尼采热”、“萨特热”、“弗洛伊德热”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对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从1978年至1989年这十余年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重建和规范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
在这段时期,党中央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的文件,对高等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统一、稳定与规范,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对马列主义课的设置和学时,提出明确的规定,否定了“三政合一”(政治课、政治工作、政治运动合一)取代政治理论课的错误做法。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并强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为“四化”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来进行。同年7月,教育部又发出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对该课程的目的、学时、大纲、教材乃至教学环节和方法作了细致的规定。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以面向现代化、面向时代、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对现行的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1987年3月和11月国家教委接连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和《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意见》明确而具体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课程的设置、教学时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建设还包括了学生管理制度方面的规范化。1978年12月,教育部发出《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对新生入学、纪律、考勤、奖励、处分、鉴定等管理问题作了规定,其中包含了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处置办法。1982年2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以条文形式对学生提出了的基本要求,促使学生直接用这些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1989年颁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对大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作出了严格的规范。
1980年4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制上提出了要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要求校系两级都有一名副书记主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构。1984年11月,中宣部、教育部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来源、编制、职责、待遇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以此凸显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1986年12月,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试行)》规定,在高校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并兼任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或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根据他们具备的条件,按《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可以聘任相应的教师职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主题的更新
第一,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的标准是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作出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精神的指示,各高校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并把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同形势政策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思想教育活动结合起来。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明确表明改革不能以牺牲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为代价;明白无误地要求高校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健康、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对青年学生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主题。
第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对“潘晓来信”和“蛇口风波”问题的深入讨论,以及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加速了其价值观念的分化。大学生价值取向和社会主流价值导向有了一定差距,自我价值的张扬,一向受批判的个人主义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势头,思想领域出现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方针,要求向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根据十二大的精神,高校更加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第三,重视爱国主义教育。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重点内容。1983年8月24日,教育部发出学习贯彻《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的通知。全国各高校掀起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高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教育的实效。由大学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突出地表明当时大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的响应,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振兴洋溢着热情。
(三)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方式
第一,增加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面,这一阶段在恢复以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为核心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又创设了一门新型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1980年大连工学院和首都师院首开“思想修养课”,很快这一课程被扩展到其他高校。
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则正式确认了这门新课程的合法性地位。“两课”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能起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功效,马列主义理论课旨在改造大学生的根本世界观,从本体论上帮助他们廓清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而思想品德课是在大学生的心理和现实背景中,为他们提供能够在校园和社会活动中践行的思想道德的行为良方,竭力促使他们将崇高的道德意识融化在活生生的言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