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金声.走向人格新大陆.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
[3]陈秉公.中国人格大趋势.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4]张一弼.思想行为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1989
[5]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6]陈克晶,王贵友.解自生之谜.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7]马克·柯克.人格的层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8]李永华.自然社会人生.北京:开明出版社,1991
[9]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上海:华夏出版社,1987
[10]宋曙,刘明轩.人生行为选择的艺术.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1]E.齐格勒,I.基尔德,M.拉姆.社会化与个性发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1988
[12]李光伟.第四代人之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3]黄京尧.性格之谜.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14]傅云龙.中国知行学说述评.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15]高瑞泉,袁振国.人格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16]章益辑.新行为主义学习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17]吴齐仙.思想工作方法通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
[18]戈登·克罗斯.学习心理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19]朱深潮,陈金海.大学生思想修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
[20]H.L.A.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1]陈兴良.刑法的人性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刘白驹.性犯罪:精神病理与控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3]姜伟.犯罪形态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24]杨立新.人格权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5]陈兴良.刑法总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26]肖中华.侵犯财产罪.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
[27]丁强,丁猛.司法适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8]石文龙.法伦理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9]肖剑鸣,皮艺军.犯罪学理论.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