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8700000019

第19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一)(4)

就第二个问题,维摩诘说: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为什么说,“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因为从般若看来,任何“相”都是虚妄分别的产物,故“相”的本质即是“无”,所谓“无相”。认识到众生的本质无相,那就是菩提,故在众生之外别无菩提。僧肇注曰:“无相之相是菩提相也”(《注维摩诘经》卷四)。与此道理相同,“一切众生毕竟寂灭”,这里的寂灭、涅槃,也都是无相、性空的意思。

据此,维摩诘认为,说弥勒受记而必得无上菩提,其实是由臆想分别形成的妄见,应该舍弃,方法是:“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维摩经》卷上,下同)如此类推,“无忆念”、“舍诸见”、“离诸妄想”、“障诸愿”、“无贪著”、“无生住灭”、“离意法”等,都可以从否定分别有相上诠释菩提,也可以用“顺于如”、“住法性”、“至实际”、“等虚空”等类似正面陈述的空观对菩提作出界定。

除此之外,菩提还有些规定,也很重要:“‘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菩提是一种“知”,因为它至少能够了知众生的“心行”。但这种“知”,并非如世人那样,是内心与外境合会产生的“知”,而是内不为感官限定,外不受境界左右的“知”;此等内六入与外六入的不合会,即名“不会”,亦即般若和方便之知。因此,“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承认假名、幻化就是“方便”,见其“空”而“无取舍”就是“般若”,如此等等,都是“菩提”的特性,它在“无取”、“无异”和“常自静”、“性清净”中而知一切法。所谓“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以世俗之知难以知法实相,而微妙的菩提可以知“道”。据此僧肇注曰:“诸法幽远难测,非有智之所知;以菩提无知,故无所不知。无知而无不知者,微妙之极也。”(《注维摩诘经》卷四)由于世俗知的特点是“分别”;菩提之知是“无分别”;以无分别而知诸法,故曰“菩提无知”。僧肇撰有《般若无知论》,与此处的论点是一致的。

《菩萨品》整个是用来与此前的大乘观念划界限的。除了批评弥勒,维摩诘还驳难了其他一些大菩萨,说明他的菩萨观与其他大乘讲的菩萨观有所不同。略举三点:

第一,菩萨说法教化众生,并非限定在特置的“道场”上,居士把握佛法,也不一定都到这样的“道场”来。真正的道场应该无处不在,菩萨所行处无非道场:“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第二,菩萨不应从禁欲中求解脱,而应于“五欲”中求解脱。有个故事说,“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鼓乐弦歌”,欲赠某菩萨以“备扫洒”。该菩萨误以为送赠送者是天帝释,乃语之曰:“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故拒之曰:“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维摩诘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乃语诸女:“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至此,维摩诘乃将此等天女归还波旬,并教给诸天女“止于魔宫”之道,曰“无尽灯”法门: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表明,菩萨要上至天宫说法,下至淫窟宣教,要使五欲具备者,都能成为菩萨。

第三,布施居六波罗蜜之首,从“食施”到“财施”,是小乘到大乘的一大转折,至此,则提出“法施”高于“财施”,甚至贬斥单纯的财施。维摩诘对“设大施会”的长者子说:“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所谓法施,按其字义,是以佛法广施众生。此处之“法施会”,则要求构造菩萨心与菩萨行合一的菩萨品格,所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如此等等,“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维摩诘的这番道理,使二百婆罗门发菩提心;长者子叹未曾有,乃解价值百千的璎珞以上之,维摩诘略作推却乃受之,“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另一分则供养如来。这一记述可以看做“法施会”的样板:法施依旧需要财施的报酬;但财施的一部分,首先要分给与会的最贫困者。

能将这些品格转化为菩萨的思想作为,就是菩萨行。它的原则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性和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氛围,说不同的法,做不同的佛事,因此范围异常广泛,没有定格。世俗生活、小乘教义、大乘观念,卑下的五欲、高尚的情操,粗鄙的迷信、深奥的哲理,都可以视为佛事,成为菩萨行的内容。《菩萨行品》中讲诸佛现示的情况:“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以至三毒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这个“入诸佛法门”的理论指导,叫做“尽无尽解脱法门”,它可以作为一切菩萨行的基本原则。此所谓“尽无尽解脱法门”,用一句话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于远离乐,不以为贵;不著己乐,庆于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于生死中,如园观想……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因此,“不尽有为”即是不离世俗生活,不离世俗众生,而以空观视察这世俗的一切。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这与不尽有为是一个精神:虽以空观视察世俗的一切,但不住于空,不以空为归宿。

关于“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话还有很多,如谓:“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这也是“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行的指导原则。

五、 “入不二法门”

上述“菩萨行”,明显地在调和世间与出世间的矛盾;而这种调和,则以思想与行动的分裂为前提:观念上应该认识到世间万物、生死烦恼本质皆“空”,但行动上必须以承认现实的“有”来处世;人身不可能不处于“有”中,思想上则一定要保持“空观”。据此来看《维摩经》中的菩萨,往往是多重人格、言行不一的。到了卷中《入不二法门品》,又从调和矛盾进到否认矛盾,最后以抹杀一切差别作为菩萨行的最高境界、菩萨的最高品格。这样一来,在宗派上,就把小乘佛教制造的世间与出世间的对立给完全弥合起来了;作为人生观和社会观,则以“无分别”淡化利害、毁誉,泯灭善恶、是非,既可以于繁杂的尘劳和矛盾的纠葛中求得宁静,也能够销蚀人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心。

这“无分别”叫做“无二”,以“无二”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对待一切事物,叫做“不二法门”。以“不二法门”连接世间和出世间的关系,说明在世间之外,别无出世间存在,从而令菩萨悟解佛教内涵并运用于处世接物,叫做“入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品》列举了三十三对矛盾,一一加以消解,兹列举如下:

(1) “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2) “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

(3) “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

(4) “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

(5) “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注维摩诘经》卷八罗什注:“惑心微起名为动,取相深著名为念,始终为异耳。”)

(6) “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

(7) “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

(8) “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

(9) “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

(10) “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住于相,亦不住无相。”

(11) “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

(12) “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

(13) “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然不灭。”

(14) “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

(15) “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

(16) “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

(17) “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

(18) “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

(19) “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

(20) “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

(21) “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即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

(22) “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意谓在“性”、“实相”、“空性”上,佛、法、众生悉为平等。)

(23) “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24) “身口意业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

(25) “罪行、福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罪行无福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

(26) “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注维摩诘经》卷八,僧肇注:“因我故有彼……若见我实相,则彼我之识无由起也。”)

(27) “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注维摩诘经》卷八,僧肇注:“得在于我,相在于彼;我不得相,谁取谁舍。”)

(28) “暗与明为二。无暗无明则无有二……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

(29) “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

(30) “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

(31) “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

至此,文殊师利的总结是:

(32) “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接着,文殊问维摩诘的观点:

(33)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同类推荐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星云大师的著述涵盖甚广,包罗万象,从佛心禅意出发,启发世俗人生的精进与和谐。继《宽心》、《舍得》之后,推出本书,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证严法师讲孝道

    证严法师讲孝道

    父母爱子女真如源远流长的河水啊!他们爱子女的心,就像水由高处往下流,非常的自然;而要求子女以同样的心孝顺父母,就像水由低处往上流般的困难!我常说父母疼爱子女是一辈子的事,直到自己的生命终了才停止;而子女爱父母的时间又有多长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子女抚养长大,大多数的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会说:“我自己有家庭要照顾,哪有办法再照顾到父母呢?”如果对自己的父母——给你很多亲情的人,你都不知道要去爱他们,你真的能去爱那些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吗?所以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好人是从尽孝开始。
热门推荐
  • 契灵大陆之殒星

    契灵大陆之殒星

    陨落的神界后裔之子,冷漠的空气杀手重回神界,逆风翻盘。
  • 追妻旅途好辛苦

    追妻旅途好辛苦

    在酒吧喝醉也就算了,居然被一个见都没见过的男人吃干抹净了!被吃干抹净也就算了,还怀孕了,而且那男人居然还逃逸?逃逸也就算了,三年后居然还找到自己,抓着不放了,女主一次次逃跑之旅开始了,男主追妻旅途好艰辛
  • 董事长夫人的觉醒

    董事长夫人的觉醒

    吳天賜為伊人達令酒店董事長其太太曾明溱從年輕20出頭就與他一起打拼餐飲事業,從明不見經傳的三線助廚開始做到擁有200間房含餐飲的大型酒店,花了30年的時間打造出自己的王國,這其中他的夫人功不可沒,只是這一切金碧輝煌的奮鬥歷史到頭來都被小三也就是飯店的訂房經理徐菁給粉碎掉,造成曾明溱與其二個孩子吳承凱(長子),吳建萍(次女)遠走他鄉,可說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吳董似乎沉浸於徐菁的誘惑中,這讓他的元配夫人感到憤恨及不平,但無奈地只能默默接受這一切直到有一天被點醒了....
  • 阴时

    阴时

    一位说书的老生,揭露尘封的故事,鬼影迷离,人心险恶。
  • 王者之双神驾到

    王者之双神驾到

    陆歉是一名王者实力派主播,但是和其他主播不一样的是,他只有一只手,左手天生性混合血管瘤,经过多次手术后被感染,只能截肢不然会威胁到生命…白荼是一名单排选手,作为一个女生,拥有十个赛季王者的水平,平日里就是个网瘾少女家里蹲…因为一场游戏,两个人相遇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世狼王

    一世狼王

    五年前,被陷害入狱。五年后,功名身退!
  • 超级妖怪学院

    超级妖怪学院

    一张神秘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可以让所有妖怪为之着迷的东西,将陆白卷入到一个妖怪聚集的学院中。神情贪婪的同学,处处帮他的室友,随时可见的危险,这个学校到底是做什么的,室友对他的好阴谋还是真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中人:翩若惊鸿影

    书中人:翩若惊鸿影

    没想到她所在的世界不过是一本书,而她只是书中的炮灰。得了机会再次重生,她不仅仅要赶走穿越的外来者,还要改变自身被毒死的命运。只是,眼前这个男人信得过吗?那所谓爱情,所谓白首不离,她已是真的怕了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