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逮蛐蛐回来,正在邻家和孩子们斗得酣畅,母亲手里拿着电报找我:“你表哥要到了,快去火车站接他。”
表哥师大毕业后,分配到某县一中教书,寒暑假都来我家。接过表哥提的旅行袋,很沉,表哥说:“给你带了些书。”斜阳透过枝叶洒在身上,斑斑点点,我两手倒换着走在树荫下,汗流浃背。刚把表哥接回家,斗蛐蛐的孩子就找上门来。那天好运,我的“金翅大帅”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玩到天黑,尽兴而归。家人都在院里乘凉,父亲对表哥说:“瞧,元帅回府了。明日还要杀几阵?”我说,元帅明天休战。放好蛐蛐罐,端过父亲的茶碗咕嘟咕嘟连喝三碗。父亲催我:“玩一天了,吃完饭看书去吧,你哥给你借的书,还要带走呢。”
几本苏联小说随手一翻便搁在一旁,那时,苏联小说读倒了胃口,除了惊险小说,像《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和《钢》之类的小说我已不爱看,而表哥带来自己读的《腊玛延那·玛哈帕腊达》和泰戈尔的《沉船》我却喜欢,爱屋及乌,《游思集》和《吉檀迦利》也勾起了我的兴致。“孩子抬眼望着天空,他静静地凝望了许久。他那迷惑的心灵把疑问送向黑夜,‘天国在哪儿?’”这样质朴的文字,这样天真的迷思,这样执著的追问,醍醐灌顶,一夜之间,改变了我的阅读口味。
东华亭翠柏环抱,修竹掩映,是金台观最为幽静之所。这座古观传说为元末全真教道士张三丰所建,殿阁亭楼,巍峨壮观,时已辟为历史博物馆,正在布置文物,门外立着“游人止步”的牌子。我认识门卫,天天和表哥到此读书。
让我在树丛中徘徊,让我在荒林里漫游,
那里,老虎有它的家,野鹿在自由地行走;
让我徘徊于青翠的森林、山地、高原之间,
那里有潺潺流着的澄澈的小河和溪涧,
鸣声悦耳的大雁洗濯毛羽的莲花湖上,
让我和亲爱的腊玛抚拍着清冷的波浪!
读完《腊玛延那·玛哈帕腊达》,表哥让我读《吉檀迦利》,他说:“这是一篇使人安静的文字。在秋水蒹葭的时代,印度人写下了这两部辉煌的史诗,从此,家弦户诵,奉为宝典。在印度,成佛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身处佛国,心有所依,思有所系,佛如一溪清流,日夜涤荡着这个民族的灵魂。两千多年过去了,腊玛延那的后代中诞生了这位伟大的诗人,他怀着虔诚和敬畏,向神献上了这首美妙的诗篇。”
蝉鸣阵阵,山风习习,我和表哥在观里,饥食渴饮,朝来夕往,虽绝于世,倒也惬意。
清晨,吟诵着《吉檀迦利》,忽觉神思恍惚,眼前浮现出诗人的身影。他坐在花园的藤椅上,凝视着一花、一草、一枝、一叶,飞鸟栖在肩上,松鼠爬上膝头,心如止水,沉静安详,他已溶入自然,对神的造物充满慈爱之情。忽然,浮云蔽日,暴雨袭来,他坐在雨中纹丝不动,他听见了神的脚步,他的心灵与神交融。
在七月霪雨的浓阴中,你用秘密的脚步行走,夜一般的轻悄,躲过一切守望的人。
今天,清晨闭上眼,不理连连呼喊的狂啸的东风,一张厚厚的纱幕遮住永远清醒的碧空。
林野住了歌声,家家闭户。在这冷寂的街上,你是孤独的行人。呵,我唯一的朋友,我最爱的人,我的家门是开着的——不要梦一般地走过吧。
(原载于2004年11月25日《南方周末》阅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