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粮食作物有春小麦、大麦、洋麦、筱麦、荞麦、燕麦、豌豆、扁豆、蚕豆、谷子、糜子、玉米、洋芋等10多种,近年来,冬麦也在全区开始种植,而且面积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在传统农业中小麦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6%,豌豆、扁豆占30%,洋芋、糜谷、筱麦等秋田作物占30%,油料作物有胡麻、芥子、向日葵等。胡麻面积大,质量好,年播种15万亩左右。葵花籽仅作零食,尚未加工油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区已从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向精耕细作、土地合理流转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种植结构已呈多元化趋势。洋芋以薯头大、质量好而闻名。已成山区及东河、称沟河、西巩河谷平川地区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2001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组织宣传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蔬菜、瓜类作物有20余种,但普遍种植的有白菜、莲花菜、韭菜、甘蓝、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辣椒、洋葱、旱萝卜、菜瓜、大葱、大蒜等。甘蓝、芹菜等蔬菜成为暖泉河谷、香泉河谷平川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同时,塑料大棚的兴建,出现了“反季节”蔬菜,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增加了菜农的收入。在河谷平川地带,出现了“土地流转项目”示范区,为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农村生产力的解放积累了经验。
饲草作物主要有紫花苜蓿,相传为汉张骞从西域引进,种植历史悠久,产量高、质量好,年留床面积34万亩。次为红豆草、草高梁。新中国成立后引进草木樨、红豆草、沙打旺、毛苔子等新品种。
药材种植有党参、当归、枸杞、生地、甘草、黄芪、王不留行、柴胡等,均系新中国成立后引进种植。
林木方面,清代以前仅在西南山区一带有灌木林(主要是黑酸刺)丛生,民国以来砍伐殆尽。历史上乔木以山榆、旱柳、青杨居多,经济林主要是杏树、楸树、红白林檎等。据400多年前的万历《安定县志》称“树多榆,然天寒地干,种颇不易。花芍药为盛,而杏楸之花尤可玩。果,惟杏为佳”。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提倡种树种草,兴办了不少林场、林带和果园,引进一些速生薪炭林木,在巉口、车道岭等国有林场引进培育了侧柏、油松等树种,发展了以梨、苹果、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还大量种植柠条、杞柳、沙棘等灌木林。全区种植最多的以杨树为主,但近年来,杨树遭天牛等虫害侵袭及人为毁坏,现已越来越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逐渐富足,“伐木为薪”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转变,加之对植被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人为的砍伐现象已经消除,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等工程的实施,以及多年的绿化工作已初显成效,全区的自然环境有了好转,植被得以恢复。近年来,西南山区以黑酸剌为主的灌木林又呈现出勃勃生机。上世纪末消亡的麻雀等重新飞翔在安定大地,各种野禽、野兔等数量日渐增多,挪威鼠等逐年减少。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境地的生态环境将会从根本上好转。
家畜家禽主要有牛、驴、骡、马、猪、羊、鸡、兔等。新中国成立后,从外地引进秦川牛、三河牛、早胜牛、黑白花奶牛、关中驴、伊犁马、内江猪、新疆细毛羊、高山细毛羊、小尾寒羊、星杂二八八鸡、白洛克鸡等优良畜禽品种。
进入新时期以来,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核心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养鸡为下蛋、养猪为吃肉、养牛为种田”的观念被打破,加之国家支农项目的大力实施,近年来,依托项目的支撑,一个个养殖专业大户不断诞生,大型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又一个闪光点。
安定区矿产资源极为贫乏,河沙、石子是本区内唯一出产的建筑材料,每年用于建筑的石沙几十万立方米。西南山区产有石灰石,可烧制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