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褐子
织褐子的工艺在安定区大约自唐朝开始就有了小作坊,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才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在长达1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褐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辛劳的安定人民创造了织褐子专用的木制织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
褐子是人们用来缝制衣物(乡民们叫褐褂)、褡裢、被面的手工粗布,具有良好的防水、避风、隔潮、耐晒、保温的作用。
织褐子的原材料是用羊毛、牛毛(也有少量的驼毛)等手工捻制成的毛线。羊毛分春毛和秋毛两种,春毛比秋毛要好,而牛毛来之不易,放牛的人备一铁镂子(一段废锯子折成三角样,钉在木棍子上),给牛挠痒时挠下来的毛积攒起来,一件牛毛褐褂得好几年才能攒够。毛线一般由各家各户自产羊毛捻成,山区农民不论男女几乎人人会捻。捻线工具很简单,一个编制的竹线篓(俗称“捻线笼笼”),一根二尺长的细竹棍,上端有铁丝钩(没有铁丝时在竹棍的一头剜一螺旋状的“线钩”),下端垂一个纺锤(也叫线锤),纺锤以石头磨制的最好,也有木制和砖头磨制的,有时干脆把一个稍小的洋芋一切两半,一半作纺锤也行。竹棍、线钩、纺锤合起来叫线杆。捻线前先要把羊毛和上白土翻打抖动,目的是取掉羊毛上的油渍,接着还要撕毛,即把羊毛的结撕开。捻线者一手拿装毛的线篓,先挫一小段线拴到线钩上,一手续毛,同时均匀地挫动线杆,靠线杆的转动捻线,要续毛时将线篓放低,线杆高度也降低,转动线杆时把线篓伸高,一高一低,捻线者的动作娴熟,就像是在作某种体操动作。捻线不受环境限制,在家中会客闲聊、乡间路上漫步,放牛羊等,只要是手不干其他活计都可捻线。
织褐子的线根据用途分成粗、细两种。制作被面和褐褂的褐子用的毛线捻得比较精细,使用的毛线也是上等的羊毛线,制出来后又薄又轻,同时还可以染色,非常美观、耐用。而其他如制作褡裢等用的褐子多为粗羊毛,使用的毛线也比较粗。
从颜色上分为白、棕色、黑色,用黑、白两色织成的褐子更是一种讲究。
织褐子时在院子里、场台上,随便找一块空地,支起织机即可制作。褐子纬线有400根、800根、1200根不等,从纬子上穿过去,拴到织机一头,织褐者坐在凳子上,将分穿的纬线一上一下错开,梭子在中间穿过后把经线拉紧,用力织紧,织成的褐子缠到织机的木棍上。褐子大多为白色,也有灰、黑、红等天然色,更高也更复杂的是织成黑白或红白相间的有方形图案的褐子。
用精细的褐子做成褐褂、褐子大衣,显得美观大方,挺括厚实,毛感很强,既暖和,又漂亮。村民一年四季穿着褐褂,冬可保暖,夏能避雨,俗语称“夏不沾雨,冬不粘土”。褐被子更是经久耐用,俗语说“一床褐被一辈子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庄户人家有两床褐被也是光景好的标志,穿一件牛毛或羊毛褐褂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织口袋
农家用的口袋大约宽60cm,长120cm到150cm,主要作用是装粮食,一口袋粮食约100斤到120斤的样子,在运输工具缺乏的情况下,要把一口袋粮食运到其他地方,主要是靠驴、骡子、马等驮运。一口袋粮食一个人抱起,放到牲口背上早已匹好的驾鞍上,摇稳后就行了,现阶段口袋早已被塑料编织袋代替,口袋也极为少见了,但织口袋的工艺作为民间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阶段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织口袋的原料绝大多数为胡麻毛。把收获的胡麻整齐后用连枷除去胡麻籽,把胡麻杆用木铡刀铡破,抖掉碎秸秆,剩下的就是胡麻毛。胡麻毛线捻起来比较简单,找一根细棍,把胡麻毛缠在细棍上,用细竹棍、纺锤制成线杆(比捻毛线的要求简单),就开始捻线了,当线缠到一定大小时,线疙瘩本身就是一个纺锤。一条口袋用的胡麻毛不容易捻够,得有很大的耐心,反正庄户人家有的是时间。
线捻够了,就开始织口袋,在一块空地上钉两根小木柱,木柱上横绑着一根棍子,另一头平放一凳子,凳子上压上石头,根据口袋的宽窄程度拉线,长度、宽度要超过实际尺寸的2倍,织好后按长对折,两边用竹节针(竹子一头磨尖,另一头开上个小孔用以穿线)一缝,口袋就算是织成了。
织毛袜子
在现代机织袜子普及到乡村之前,乡民们夏季或不穿袜子,或穿的袜子大多是用白布缝制的,冬天穿的主要是用羊毛线编织的,也有白布缝的夹层袜子。羊毛线编织的袜子厚实、暖和、耐用,一双羊毛线袜子可穿两到三个冬天。其编织工艺并不复杂,简单易学,绝大多数农村男子都要学会编织袜子的工艺,否则自己或子女冬天就会受冻。
现在,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毛袜子已经绝迹,但近年来兴起的新款编织品中也有了袜子的踪影,似乎给我们带来了民间工艺传承的一缕清风。
草编工艺
最初的草编是人类为了改善生存状况,御寒、抵御自然灾害和制作日常生活用具而创造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另据《礼记》载,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编制的莞席了,而且当时已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萱麻和蒲草编制的斗笠。随着织布工艺的问世,其作为衣物的功能日渐衰退,逐渐转向以生活用品为主,现阶段主要功用已转变为观赏品和装饰品。
乡村农民以麦秆做原料,由妇女利用农闲时间手工编成草辫,经熏蒸、染色,再缝制成各种草帽等,也有直接将精心挑选的麦秆整理好后用线串起来,制成缸盖、坐垫,各类大小容器、手提筐等器物。
草编制品多系自编自用,同时也是农村世代相传的一种家庭副业,编制多余的就在就近的集市上交易,换取生活日常用品。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机械制品和人工合成材料制品充斥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草编工艺品、尤其是手工草编工艺品已极其稀少。
刺绣
安定及其周边县民间盛行刺绣,刺绣和剪裁全称为“女红”(也叫“女工”),是大多数妇女所擅长的手工艺术,旧时,对妇女的“才”的要求是“针线和茶饭”。因而“女红”是妇女们的“必修课”。
刺绣用料是绸缎和各色丝线、绣花针,绣花针的选择也很有学问,针鼻孔呈椭圆形,要匀称,这样不易断线。绣品大到被面、锦幛、桌裙、衣服、裙子,小到帽子、鞋面、机顶套、手帕、枕顶、针衩(别针的饰品)等。制作方法是先在面料上描绘上花纹样稿(也有些是将剪纸作为样稿粘贴到布面上),然后绷紧在特制的框架(或缍(duǒ)圈)上,依照样稿配以各色线,穿到绣花针上一针一线依照样稿绣出完整图案。绣一件绣品,需要很长时间,勤劳的农村妇女在家闲时手中都拿着针线活,边和人聊天边做针线,也是对妇女才艺的考量之一,男子在农闲时可以东家出西家进串门闲谝,喝酒打牌,走亲访友,但妇女只能在家做针线活,或几个关系好的聚在一家边做活边评价,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如果嫁女,要提前绣好嫁妆中的绣品。刺绣做成的钱包既是实用工具,也是装饰品。进入新时代后,如果一位姑娘把精心绣成的鞋垫送给青年男子,则说明姑娘已心仪于他。
刺绣作品的纹样绚丽多彩,寓意吉祥,美满、和谐。图案大多为牡丹等象征性强的花卉,如百蝶图、鸳鸯戏水、孔雀戏牡丹、松龄鹤寿、八仙庆寿、榴开百子、蝶恋花、金玉满堂、喜鹊踏梅等。
就用针针法来说,刺绣讲究挑针、扎针、网针、提针、剔针、织针等多样针法,由多种针法交互使用,各色丝线合理搭配,才能绣出惟妙惟肖、绚丽多彩的绣品。
“缍绣”的兴起是刺绣工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衍生和技艺的升华,其方法是选一支5号或6号注射器针头,在针尖处锤一小孔,用以穿线,制作一个缍圈,将画有样稿的面料绷在缍圈上,根据图案变化,配以各色丝线,针扎进去再抽出来形成的线圈就是绣品了。近年来,也鲜见再有此类工艺了,又兴起了“十字绣”热。
竹、柳等的编织品
安定区不产竹子,柳条资源也匮乏,但席樭(一种植物,成簇生长)较多。农闲时折一些席樭杆,编成各种筐子,构成了自制农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主流。凸现了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
竹编的原料来源于自家扫过院子的扫帚,用旧的扫帚不能扫地,弃之又可惜,就作为原料编制农用品,也是废物的二次利用,且价值更高。
先在水中泡软,用一锋利小刀把每一根竹子从中间分开。柳编原材料是毛柳条,季春时节的毛柳最柔软,用镰刀割来,不用分割,粗的编成大筐子,细的编一些较为精细的日常用具。
编织过程分经纬,每4—6根成一簇,每八簇套在一起,伸向八个方向,然后呈放射状分开,纬线绕着分开的经线条形成紧密的器壁。熟练的编织者两天就可编成一对送粪的筐子。
大多数在编织中讲究器具的造型,或在器具上编出各类精细的图案,美观,结实、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