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就是学习的推动力,是激励、指引孩子学习的强大动力。父母激发孩子努力学习也是有方法的,如果不讲究方法,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6岁的时候,小文上了小学。妈妈之前曾经对他说:“你看隔壁的哥哥,人家上小学的时候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你也要向他学习。”小文很听话,但一番努力之后,成绩还是不特别理想。妈妈很生气,训斥他道:“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小文委屈地说:“妈妈,隔壁的哥哥太聪明了,我比不过他。”
后来,妈妈为了能激发起小文的学习劲头,每当他取得进步,都会让爸爸给他买玩具作为奖励。开始的时候,小文还觉得很有动力,但后来,他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且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妈妈催促他好好学习,他却说:“给我买个新的汽车模型,我就去背书。”妈妈不禁疑惑起来:小文怎么就不能自己好好学习呢?榜样也不起作用,奖励也不起作用,这可怎么办?
这位母亲显然是没有正确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动机,这才导致他不会正确去学习。可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也要有智慧,父母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
▲要能正确运用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树立是要让人来学习的,而且人要学习的应该是榜样的精神。但现在看来,就如开篇案例中小文的妈妈一样,许多父母却曲解了榜样的真正作用。他们要么将孩子与榜样做比较,让孩子的缺点展露无遗;要么就是总说“你看看人家每次考100分,你怎么就这么笨”,这样的话在孩子听来绝对不是激励,而是讽刺与嘲笑。
所以,父母要能正确运用榜样的作用。比如,小文的妈妈可以说:“你看邻居的哥哥学习刻苦努力,其实你也很聪明,你也完全能做得到。”这样一来,小文得到的就是激励,他的学习动机也由与人比较变为了“我也能做到”,他就会去努力学习。
另外,父母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来亲自为孩子做榜样。身教能使孩子深受触动,从而以父母为榜样刻苦努力学习。
▲不断表扬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即使是再微小的长进,父母也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比如,孩子上次考60分,这次考61分,仅此一分也是他的进步;哪怕是他这次依然考60分,但他并没有因为马虎而再丢分,也同样是他的进步,父母也要给予表扬。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孩子会从父母的表扬声中得到他继续前进的动力。
当然,这种表扬也应该是父母发自内心的,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如果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敷衍他,那么这个表扬就失去了意义。而且,父母的表扬也要把握一个度,既不能过于夸大孩子的进步,否则将不利于他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也不能说类似于“如果你这道题没错,你就更好了”的话,因为这也是对孩子成绩的否定。
▲谨慎使用物质奖励
开篇案例中小文的妈妈还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奖励刺激使用不当。对于孩子来说,适当的奖励是能刺激他学习的,但若是奖励使用不当,也会使他的学习动机发生扭曲,变为单纯地为了奖励而学习。
尤其是物质奖励,许多父母总是说:“如果你考好了,我就给你买玩具。”或者说:“如果你能进前几名,你要什么我给你买什么。”这样的奖励根本就是在增加孩子的物质欲望,对激发他的学习动机没有半点好处。
所以,父母给予孩子的奖励无论是方式还是奖励本身,都要适当。比如,当孩子取得了进步,父母可以给他做一顿好吃的,或者带他去看场好电影,带他搞一次郊游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既能让他身心愉快,还能使他得到充分的休息,让他能更有精力继续进行今后的学习。
▲引导孩子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
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帮助孩子顺利解决他的苦恼。无论是失败还是困难,父母的引导与援手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父母要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清楚的分析,不说挑剔、挖苦、鄙视的话,引导他走出失败的心理,让他能重新振奋情绪,使他面对学习的时候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要让他有“我能战胜失败”的意念。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
▲不要让情绪影响教育
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父母总是跟着自己的情绪走。比如,当孩子学习成绩好的时候,父母就会十分高兴,夸奖与奖励也就随之而来,而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要让他能再接再厉;当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而成绩下降的时候,父母又会变得心急如焚,要么就直接施以批评、指责、打骂,要么就继续用奖励刺激,无非是想要孩子继续努力回到之前的水平。
但实际上,父母如此强烈的情绪变化,却有可能使孩子学会见风使舵。他会根据父母的脸色来进行伪装,甚至撒谎欺骗。因此,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冷静地引导孩子有一个积极的学习动机,并让他在此动力的推动下刻苦学习。
亲子阅读 习得性无助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的时候,曾经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
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狗就会遭受一次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不出来,所以只能忍受。而多次实验之后,只要蜂鸣器一响,即使是将笼子门打开,狗也不会自己逃跑,反而是倒在笼子里等待痛苦的到来。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而这种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也会出现。他们往往在学习的时候毫无动力,没有积极进取心,一遇到挫折就轻易放弃,即使是对待力所能及的任务也感觉自己不能胜任。以往的失败经历让这样的孩子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取得成功。
其实,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让孩子时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要使他们陷入绝望。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