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很多有知识的学者都一致认为“问”往往比“学”更有价值,或者说“问”是“学”的基础,所以,古人把学知识叫“做学问”。
同样,提出质疑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进步,而有了疑问,没有胆量提出来,恐怕也枉费思考一场。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成为有胆量质疑的人。
10岁的坤坤在班里不爱发言,很少主动举手。有时,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的声音也很小。原来,坤坤是害怕答错了同学们笑话,所以不敢大胆发言。
妈妈知道坤坤的心理后就开导他说:“如果你不敢举手,老师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听懂呢?而且,答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错误’是提醒我们该改进了,没有错误的提醒,我们还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呢。如果你连手都不敢举,那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了!所以,不要害怕,只管举手发言好了,答对了,说明你掌握了这个知识;答错了,说明你需要更进一步理解,答错答对都是好事嘛!”
听了妈妈的话,坤坤似乎有勇气了,他答应妈妈从第二天起一定试着多发言。与此同时,妈妈还和老师做了有效的沟通,表达了坤坤改进的意愿,希望老师对坤坤的这个问题给予关注。一段时间之后,妈妈再向老师了解坤坤的情况时,老师欣喜地表示:“坤坤最近的变化很大,不但发言很积极,而且上课很专心,学习劲头很足。”
孩子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发言,说明他正在专心地学习。当孩子敢于举手提出质疑时,说明孩子渴望知道问题的答案。因此,孩子是否有学习积极性,从他愿不愿意提问上就能看得出来。那么,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举手发言、大胆提问的习惯呢?
▲培养性格开朗的孩子
性格开朗的孩子往往很自信,也不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开朗活泼的孩子会毫无顾忌地去寻找答案,不存在害怕或害羞的心理。而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有一部分是后天塑造的。而所谓“天生”是父母的遗传,所谓“后天塑造”是父母的教育结果。
因此,父母自身应该有开朗活泼的性格,生活中应该养成“有疑必问”的习惯。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监管不宜太苛刻,面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要穷追猛打。这样,孩子才会敞开心扉,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常常和孩子沟通,并问孩子“为什么”
爸爸特别喜欢和亮亮聊天,有时,亮亮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爸爸就会问:“为什么?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亮亮也总是乐此不疲地解释一番。有时,爸爸会表现出不懂的样子说:“我怎么不太明白呢?是怎么回事呢?”这时,亮亮更是满心欢喜地按自己的理解讲给爸爸听。而学校的老师都说亮亮是敢于大胆提问的孩子。
平时,父母应该和孩子保持沟通,不要碍于面子而不向孩子“请教”。当然,对于一些问题,父母可以假装不知道,因为父母的“无知”正好激发了孩子表达的意愿。所以,父母常常问孩子“为什么”,就是教孩子如何提出疑问。
▲帮助孩子排除心理障碍
很多孩子都会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主动举手,害怕老师和同学笑话而不敢主动提问。对于孩子的这种心理,父母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知道,正是因为自己学问不足才去学校学习。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出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能因为怕出错就停止学习的脚步。父母要鼓励孩子正确面对错误,让他敢于通过错误发现自己的问题。
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时,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在自认为有把握的情况下才会举手,所以,出错的几率又有多少呢?而孩子做好了坦然面对错误的心理准备时,又怎么会在乎同学和老师笑话?何况,老师和同学真的会笑话吗?其实都是孩子多余的顾虑。
▲与老师保持有效的沟通
作为父母,当然要鼓励孩子大胆发言,但是,孩子如果在学校屡试屡败的话,自然就不愿意再举手了。因此,关于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父母一定要常常和老师保持沟通。
比如,孩子虽大胆举手发言,但却遭到了同学的笑话,孩子因此闷闷不乐。父母就要把孩子的心理变化告诉老师,让老师知道孩子因此受挫了、退缩了。父母的提醒会引起老师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老师只要重视了,就会采取合理的措施引导全班同学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另外,当孩子愿意自我转变的时候,正如坤坤的情况,外界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如果老师关注不了那么多,父母就应该和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帮孩子跨越障碍。
亲子阅读 执泥绘像
明朝时期,安徽一带有个年轻人,他父亲年轻的时候到秦陇经商,离开家有30多年了,年轻人对父亲的印象只停留在堂屋里的一幅画像上。
有一天,他父亲回来了,但他开门之后把面前这个人与厅堂上的画像比较了一番,感到这个人和自己的父亲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把来人拦在门外,表示怀疑地说:“我父亲又白又胖,而你又黑又瘦。我父亲胡子很少,而你却长着这么多的胡子,鬓角也都白了。至于鞋帽衣服就更不一样了。”
这时,年轻人的母亲出来看了这个人后,也非常怀疑说:“不对啊!你跟画像差远了。你可能不是我丈夫。”此时,他父亲就对他母亲多次提起过去的事,并谈到当时画匠的姓名以及绘画的经过,他母亲这才高兴地说:“是我的丈夫呀!”年轻人这时才赶快请父亲进门,并认了自己的父亲。
这位年轻人不随随便便“认人为父”,当确定之后,才恭敬有礼地认了父亲。他面对学问时,也不会随随便便地下结论,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弄清楚了才算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