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在和一班朋友搞自费出版,一些哥们大为不解:你都是当过畅销书作家的人,怎么也这样?
这有什么稀奇,现在的市场肯定不在我这样的人这边了,社会科学类的书每况愈下,文学类的书更加一塌糊涂,靠出版社不行了,靠书商也不行了,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其实,自己做书还有快感一些,除了出版的过程可以自己掌握,卖掉以后的收入远比出版社或者书商给的多得多。而且,在斗争中学会了斗争,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现在在这方面的水平完全可以做个优秀的出版社总编辑。
有个小兄弟对很多自费出版的同志非常不屑:顶多印刷个1000本,我在特区报上发表一篇,比他们强多了,特区报发行量10万,我就有10万个读者。
他得罪了多少人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世界上还有不少作家是以自己作品卖得不好而自豪的,听说有个作家因为自己的书发行超过100本要去自杀,理由是:小众的才是纯粹的,才是纯洁的,才是阳春白雪的,才是高雅的。
因此,死亡之前的王小波、海子才是纯文学,死亡以后的王小波、海子是媚俗的。因为他们死亡之前连发表个千字文都困难,死亡以后,作品却发行上百万。
我忽然想到搞电影电视的那些同志,看到今天电影电视的生意似乎好热闹,其实真正赚钱的主并不多,除了张艺谋、冯小刚,谁敢保证自己的票房?陈凯歌?道上的人都知道他经常赔得不清不楚。姜文?他的《太阳照常升起》号称就赔了八千万,连他自己兄弟姜武的别墅都搭进去了。
在这个领域,著名的赔钱货多了去了,田壮壮、顾长卫、徐静蕾、贾樟柯、王小帅、高晓松、张元、雪村、朱文……都是谁比谁赔得少啊?按照运动员的游戏规则,别人是比谁更高、更快、更强,他们是比谁更低、更慢、更弱,发展的方向不一样而已。当然,他们很多不是赔自己的钱,都是忽悠别人的人民币,他们除了研究一下艺术,绝大部分精力都是用来琢磨怎样使国有资产流入自己的腰包,或者怎样使资本家甚至是外国资本家,比如日本人的钱流入自己的班子。
如此,我们文学青年、文学中年怎么赔也赔不赢他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