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世界电影史,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许多名片的导演,创作其名片时,恰好正值36岁,如杜甫仁科导演《土地》、罗姆导演《列宁在十月》、卓别林导演《淘金记》、德·桑蒂斯导演《罗马11时》、茂瑙导演《最卑贱的人》、维斯康蒂导演《沉沦》、黑泽明导演的《我对青春无悔》,以及张艺谋导演《红高粱》。
看来36岁对电影创作人员是个“福音期”,不知道现在是否有人对此现象从生理及心理上做过研究。
事实上,导演的黄金时期从26岁就开始了,英国及法国评出的电影诞生以来10部最佳影片之首《公民凯恩》,1941年在美国问世时,其导演奥逊·威尔斯就年仅26岁。而名列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评选的世界12部最佳影片之首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在苏联问世时,其导演爱森斯坦也才27岁。被誉为好莱坞电影神童的科波拉,在编写了诸如《巴顿将军》之类的影片后,34岁时亦导出票房价值极高的《教父》。
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影确实是天才的事业。
正式筹建于1970年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并未因自己是小厂而自愧于各个大厂,其领导深谙电影的创作规律,第一个支持青年成立摄制组,大胆地把有限的经费投入进去,于是有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血战台儿庄》等片,也使中国电影史上有了第五代导演。
而相反,在老导演云集的一些老厂、大厂,这几年反而不景气,不论是在艺术上和票房价值上,均陷困境。
据悉,由于近几年电影学院、艺术院校的导演班纷纷毕业,造成了为数可观的年轻导演无事可做的局面,有的几年了只能尝试一两部单本电视剧;而这其中是不乏有才有为之辈的,这样的浪费真是可惜,也许就因此而丧失掉我们中国的《公民凯恩》《罗马11时》呢。
所以有必要呼吁一下电影厂掌握上片生杀大权的人们,应对年轻导演网开一面,不要等其白了少年头再亡羊补牢。
说到这里,李某人要补充一点:不光是电影界有年龄创造限制,其实在各行业都大致如此。我指的当然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主的行业。
尤其是文学这个行当。据在下不成系统的研究,一个要从事文学创作的人,要务必抓好30岁以前的时光。30岁之前出名者就有成大作家的可能。许多大作家的成名作甚至巅峰之作都是30岁以前写出的。30岁至40岁,则是一个作家成熟时期,在数量与质量上的成就,往往也体现在这一时期。40岁以后靠写作成大器者极少,所谓大器晚成,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所以到了40岁才想到要写作的人,笔者奉劝你还是打住吧,否则就会像老年大学里那些学中国书画的离退休老干部,成为社会的经典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