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咏史
--(唐)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一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
一、社稷:旧时用为国家的代称。出处:《韩非子·难一》:“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史记·吕太后本纪》:“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却说大夫褒珦,自褒城来,闻赵叔带被逐,急忙入朝进谏:‘吾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社,古代指土地之神,按方位命名为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祇,这是农业之神。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开府》中“而世人省事者少从,有延挨日月,令当事者受其极重不返之势,奈何惟翁力图,所以为社稷远计”。
【语译】
在汉代的史籍记载中,笨拙的计策是和亲联姻。打江山开创国家要依靠英明的君主,而保卫国家的安危就托付女人了。怎么能指望女人的美貌,就以为可以让西北的匈奴稳定停战。长眠地下的列祖列宗告诉我,谁能成为辅助君王的人。
【从诗词看甄嬛】
事情终是要有个了断的,就如某些伤口,溃烂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出现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世上更未曾有包得住的火。某些情愫,即便是被小心翼翼地隐藏着,也会有被暴露出来的时刻,只是这样的过程有的发生得很快,有的发生得迟缓而已。
甄嬛小心翼翼地包裹着自己与果郡王的一份爱情,拼尽全身力气地保全着,如同珍宝,是一世不可割舍的记忆。
终于,皇帝还是从诸多的蛛丝马迹中看出了端倪,为了印证自己心中对甄嬛与果郡王私情的怀疑,诱使他们露出破绽,他索性假意要求甄嬛与准葛尔和亲,并安排前来觐见的果郡王恰好在门外听到这一过程。
十七王爷听闻此事后,果然不出所料地做出了血性男儿才有的反应。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亟不可待地不等皇帝召见,便推门而进前来阻止甄嬛远嫁的事件。
他的这个表现,着实有“怒发冲冠为红颜”的决绝,那种拼尽生命也要保伊人平安的气度,当真令人钦佩。人生在世,得此男子,还需再渴求什么呢?只愿自己是他眼中的一颗朱砂,只愿自己是他梦中的一抹月光,爱过夫复何求……
然而,众所周知,以皇帝那刚愎自负、多疑的性格,是断断不可能忍辱负重将自己的女人拱手让给别人的,哪怕是亲手揉碎了都好,要他妥协,那可是八辈子都不可能的事情。
可惜作为当事人的果郡王,心中满布着对甄嬛掩藏深深的、永远无法割舍的爱意,才会导致自己当局者迷,来不及仔细掂量皇帝的用意,便贸贸然地一头撞进那张早已为他俩精心布置好的蛛网里头去。他对自己的皇兄说,汉家青史上,最计拙是和亲。臣弟愿意亲自领兵出关,不退准葛尔决不还朝。
急切如此的果郡王并没有看见自己的皇兄此时此刻眼中迸发出来的杀气,因为他的一举一动已经让皇帝明白自己所怀疑的事,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果郡王的冲动,便是最好的佐证!
想不到自己的妃子要去和亲,居然让他这个从来与世无争,只愿诗酒相伴的弟弟,如今居然贸然闯殿,自请领兵了。如果只是单纯反对和亲这件事,那么朝瑰公主和亲时,他在哪里,怎么没站出来反对,也没说要亲自去打仗?事隔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应该更成熟,更稳重了吧,怎么换了个人和亲,就把他急成这样?
皇帝不是傻子,甚至他要比狡猾的狐狸还要精明千倍、万倍。这一次,是果郡王的大劫,而且这一次果郡王已是在劫难逃了。
可惜了尚不知大难临头的果郡王还在自己的皇兄面前字字铿锵地引用唐朝戎昱的《咏史》诗句:“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试图说服皇帝放弃让甄嬛去和亲的念头。
《咏史》是诗人戎昱针砭和亲政策的作品。汉家青史上的和亲,是指西汉建立之初,北方匈奴势力比较强大,掠夺财物和奴隶,不断向外扩地,骚扰汉边,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缓和汉、匈关系,西汉朝廷便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
对和亲政策的是与非,历来争议颇多。客观地说,多数和亲都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无论是暂时缓和了战争,还是巩固了统治,都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并且和亲必然也会导致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只是,对和亲的女子来说,其命运无疑大多是悲惨的。和亲本非她们所愿,只是朝廷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得不牺牲她们罢了。
大家都知道,以牺牲柔弱女子为代价来换取政治利益的朝廷,也不是多么强大的朝廷。如果一个国家国富民强,军事力量雄厚,那它还怕别人来犯么?它不欺负别国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国家敢来冒犯它?这样的强国,自然也是用不着和亲的。
因此,很多反对和亲的声音,除了同情那些被指作和亲公主的女子外,也都一致谴责朝廷懦弱无能,指出江山社稷是要清明的君主加上强干的朝臣来维护的,怎么能推托给柔弱的女子呢?
戎昱的这首《咏史》,显然就是反对和亲政策的。而且,这首诗是借古讽今的讽喻诗。唐代自从安史之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在这情势下,边患还十分严重。而朝廷面对异国的挑衅滋事,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受祸害。所以诗人对朝廷的和亲政策痛心疾首,视为国耻。
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常见,点明“汉家”,就等于直斥唐朝。所以,这诗一上来就说,和亲政策是唐代历史上最拙劣的政策,国家兴盛靠的是清明的朝廷,和亲却把国家安危托付给妇人。这就是企图用女色求得国家的和平,岂不荒谬?制定这样政策的人,怎能算是皇上的忠臣?
只可惜向来感情丰富是人类的弱点,人一旦用情过深,便会被感情蒙蔽了自己的思想,导致看不清危险、分不出是非,甚至最终还会白白地搭上自己的一条生命。情之所至,果郡王已经失去了往日里头敏锐的洞察力,他根本不知道就在他引经论典的同时,皇帝已在心中痛下了杀戮的决心。
他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了尽头,如同狂风暴雨之后凋零了一地的合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