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25000000011

第11章 革命正史剧的时代转型(3)

把“民族精神”作为革命历史叙事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化环境中人们身份认同的危机。最早把认同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进行讨论的是弗洛伊德。他这样描述认同的形成过程:“首先,认同是与一个客观对象形成情感联系的最初形式;其次,它以回复的方式成为性本能对象联系的替代,就像是将对象注入自我之中;再次,它可能引起除性本能之外的各种新感受,即自我与他人同享某种共同品格的感受,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新联系的发端。”这里的“自我与他人同享某种共同品格的感受”就是主体的一个身份认同过程。通过身份认同,个体把自己想象为某个团体的成员,从而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它表达了人类社会普遍的结群意识和归属需要。19世纪中叶以前,天朝臣民对于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国家实力具有一种绝对的自信,甚至是傲慢。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1895年甲午海战之后,一些开明官僚和半新半旧的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出版,使得人们把目光转向西方,此后的君主立宪、民主革命都是这一思潮下的产物。五四运动后,关于西化与民族化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抗日战争激发了全民强烈的民族主义激情,把国家、社会、个体整合成一个人人都意识得到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自我身份认同就此稳固形成。进入20世纪50年代,国家把传统文化符号、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族情感认同等在革命价值立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码,使得民众在享受传统民族情感的同时,还增添了一份革命的荣耀,封闭的环境使人们无法全面了解西方世界,这更有利于培养盲目的自豪感。“文革”之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看到了一个让人震惊令人羡慕的西方,西化思潮一时甚嚣尘上,“出国热”成为80年代中国社会一道醒目的风景线,民族身份认同危机是当时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中国,几乎在所有的后发达国家都存在。据《环球时报》报道,2006年8月23日—31日,韩国www.dcinside.com网站就“是否还愿意做韩国人”这个问题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访问该网站并参与回答问题的8406名网友中,有67.8%的人选择“不愿意,要是能投胎成为别的发达国家的国民就好了”。回答“来生还想做韩国人”的只占24.4%,回答“不知道”的人占7.8%。然而,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化问题与现代化问题总是相伴而生、交互演进的。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在后殖民理论的启迪之下,民族认同再度得到强调。”革命历史影片《中国神火》(10集电视剧,1991)、《南京大屠杀》(1995)、《七七事变》(1995)、《横空出世》(1999)、《国歌》(1999)、《共和国之旗》(1999)、《我的1919》(1999)等就是这一时代潮流下的产物。

美国文化理论家杰姆逊曾经说过:“第三世界的本文,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个人和力比多趋力的本文,总是以一种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以这种“微言大义”的象征性解读方式看待第三世界的所有叙事文本,虽然有时未免牵强却也有其深刻独到之处。仔细考察90年代以来具有民族主义主题的革命历史片,其叙事结构基本上都属于“冲击——应对”模式,比如电影《七七事变》首先叙述“卢沟桥事变”前日军的不断挑衅和侮辱,然后是中国军队的奋起抗击;电影《横空出世》与电视剧《中国神火》也是先介绍美国对中国的核讹诈,然后才有中国的秘密核试验;影片《国歌》中《义勇军进行曲》的产生也是由于田汉耳闻目睹异族的残暴、民众的苦难和国家的危亡之后情郁于中才有感而发的;电影《开天辟地》(上、下集,1991)与电视剧《东方日出》(20集,2000)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是起因于列强对中国主权的轻视。上述影片在表现这些轰动性历史事件时,重点并不在于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通过“散点透视”式的群体性扫描,塑造出特定历史时刻代表民族精神的英雄雕像,以其裹挟着的强烈民族情感直接冲击观众心理从而达到民族主义主题被大众认同的目的。与此创作理念相对应,这些影片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叙事线索,比如《南京大屠杀》里中国医生成贤和他的日本太太理惠子一家在大屠杀中的所见所闻,《横空出世》中解放军少将冯石与科学家陆光达在秘密基地研制原子弹的生活经历,《国歌》中田汉在1932年的所见所感,《共和国之旗》中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建国之后五十年的人生历程等等,但是并不追求逻辑严谨的故事情节,更不通过设置悬念来增强其叙事趣味,影片叙事只起到介绍时代背景的作用,激发观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才是影片的重心所在。为此,对于煽情性的群体场面,影片尽量运用大范围的缓慢摇拍长镜头使感人的瞬间一一凝固下来,比如《横空出世》中冯石带领大家打夯的场面,近景拍摄冯石或者某个战士劳动时的表情,全景渲染整个热火朝天的场面,1分44秒的长镜头在近景与全景之间来回转换了六次,伴随着《大生产》曲调的合唱:

同志们那么嗬咳,打起夯那么嗬咳,一夯一夯密密地砸呀嗦罗罗

罗嘿,为国家那么嗬咳;戈壁滩那么嗬咳,创新业那么嗬咳,早日搞出原子弹那么嗦罗罗罗嘿,不回家那么嗬咳;战风沙那么嗬咳,喝咸水那么嗬咳,两夯并一夯砸得平那么嗦罗罗罗嘿,加劲干那么嗬咳……美国人那么嗬咳,欺负人那么嗬咳,为了挺直腰杆子那么嗦罗罗罗嘿,不受欺那么嗬咳……

这种长镜头与合唱搭配起来,无疑可以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类似的场面还有本片最后原子弹试验成功时群情激奋的场面,《七七事变》中二十九军将士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场面以及佟麟阁与赵登禹牺牲时的场面(使用了升格镜头),《国歌》中十九军将士抗击日军的场面,《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屠杀群众的场面,等等。这里的长镜头并不是用来叙事,不是为了安德烈·巴赞所说的“保持时空连续”,而是表现了影片创作者对于煽情场面充满激情的扫视与凝望,它与升格镜头、近景特写镜头一起构成了影片的抒情性镜头。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类影片大多拍摄于1999年之后,这与该年5月8日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有着某种指涉性联系。在这些影片中,《南京大屠杀》的内涵相对复杂一些,它从中国医生和他的日本妻子的视角叙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民族之间的偏见与仇恨,使得这种揭露与控诉上升到了人道主义的高度。因此,影片在日本公映两周,虽然受到了右翼势力的冲击与阻挠,但也得到了有识之士的极力抵制。这种待遇在国产抗日影片中是不多见的。

长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片其主题大体上沿两条轨道运行,抵抗外族侵略的,比如抗日战争题材的,大多具有民族主义的意义诉求;而国内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大抵从阶级意识形态出发组织叙事,在90年代初期的一些影片中又上升到了前文所述的“历史潮流”主题。“历史潮流”的主题淡化之后,国内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开始了又一次的意义转移,其策略是通过淡化革命历史中敌对阵营之间的情感和叙事纠缠,使得凸显出来的革命精神与当今时代所需的民族精神对接起来,从而使得国内革命历史的意义可以融入到当前民族文化建构的主题中去,这无疑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在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的大会上,胡锦涛就把新时期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比喻成新的长征,并说“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其实,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传统教育就一直是国家文化建设和精神动员的重要内容,“十七年”电影就是实现这种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只不过那时的影片重在革命意识形态的宣扬,民族意义并不是很突出,国内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更是如此。“十七年”电影的革命叙事与敌对阵营之间的情感纠缠是分不开的,革命和情感的置换是当时实现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手段;为此,影片常常通过脸谱化的人物造型和特定的音乐音响等辅助手段来渲染这种情绪。新时期以来,随着时代主题的变迁,革命历史影片的叙事意义历经几次转移,“民族精神”逐渐成为这种影片的主题。电影《长征》(1996)、《走出西柏坡》(2001),电视连续剧《长征》(24集,2000)、《延安颂》(40集,2003)等所宣扬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就体现出这种新的意义诉求。

新时期以来,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影视片一直不绝如缕,《大渡河》(1980)、《四渡赤水》(1983)、《草地》(1986)、《马蹄声碎》(1987)、《金沙水拍》(1995)、《长征》(1996),《彝海结盟》(1998)、《我的长征》(2006),以及电视剧《长征》(24集,2000)、《遵义会议》(8集,1996)、《雄关漫道》(20集,2006)等以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时段叙述了长征途中的故事,表现了从革命领袖到普通士兵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2000年播出的电视剧《长征》是这些影片的集大成者,该剧不仅全面展现了这段非凡历史不同阶段各个侧面的生活场景以及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被琐屑诡秘的叙事所淹没,而是超越了这些复杂的人事纠葛而凸现出一种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和一曲荡气回肠的历史旋律。以往的长征题材影片中,主流历史意义的阐发常常是建立在简单化叙事的基础上的,敌对营垒和党内错误派系的人物以显而易见的方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借以增强对影片主题的情感认同。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历史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黑白分明的审美形态逐步崩溃,而琐屑诡秘的叙事气氛日渐蔓延。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作为其写作的宣言:“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颇具象征意义。“如果说50年代创作的目标和追求是‘史诗’的话,那么,90年代文学的目标和追求则是‘秘史’。”“秘史”式的小叙事在以猎奇和玩赏的态度挖掘历史细节的同时,常常放弃了对于宏大历史精神的追求。电视剧《长征》没有走向这个极端,它在详细展现国民党内部中央军与地方军阀的矛盾以及中共内部毛泽东与博古和张国焘等路线斗争的同时,并没有将兴趣滞留于微妙复杂的权力争斗中,而是以一种感天动地的民族精神提升了叙事的品位。为了把这种“长征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该剧采取了类似于《国歌》等影片的影像策略,镜头在极具煽情性的远景全景与近景特写之间来回切换,在一种回环往复的凝视之中,把观众的激动情绪一层一层推向高潮。比如“血战湘江”的全景镜头,周恩来在雪山上晕倒的近景特写镜头,毛泽东在担架前与受伤的贺子珍泪眼对视的特写镜头,红军队伍手挽手高唱《国际歌》走出草地的全景镜头,都有着很强的情感冲击力。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一九三五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幸存者的史诗》一书中曾经说过:“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见,“长征精神”不仅可以超越党派色彩上升为“民族精神”,而且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同类推荐
  • 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民俗艺术(上)

    世界民俗艺术(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盐池1936

    盐池1936

    本书以盐池红色经典文化为题材,以1936年前后的盐池历史为背景,集中展示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盐池,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盐池当时作为陕甘宁边区的西大门和经济中心,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宁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从1936年至1949年盐池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打土豪、分田地、援抗日、歼顽敌,努力生产、踊跃支前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

    《余下只有噪音》讲述那些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抵制对古典主义的过去的崇拜,与广大民众的冷漠作斗争,并违抗独裁者的意志。无论是用最纯净的美来吸引听众,还是用最纯粹的噪声来打击听众,作曲家们一直都洋溢着当下的热情,拒绝古典音乐作为一种式微艺术的刻板印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维也纳到20世纪的巴黎,从希特勒的德国、斯大林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纽约市中心,罗斯将20世纪的历史及音乐编织在一起,在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与更广泛的文化之间建立了启示性的关联。通过他所讲述的音乐,《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纪的历史。
  • 党的女儿

    党的女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撤离了瑞金,因有叛徒出卖,许多党员都惨遭敌人杀害。李玉梅死里逃生,团结虎口余生的党员,重新建立组织,依靠群众,坚持对敌斗争。最后为了掩护同志,被捕牺牲。她的崇高品质,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长学校行政与班级的管理(上)

    校长学校行政与班级的管理(上)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为他铺满整片星空

    为他铺满整片星空

    188的人气顶流小生江淇烨&150的傲娇一线女明星史上最萌身高差喜欢了他6年,孤身一人进入娱乐圈,没有家世背景的18线的他一举成为定流小生,在娱乐圈里护了她一生。人前是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偶像,但在石紫依面前撒娇,卖萌,装可爱那都不在话下,私下的他还会很沙雕,会偷偷看粉丝打榜数据,偷偷看粉丝微博,还会用小号查自己,用小号给粉丝发私信"吻戏,床戏要么不接,要么女主找石紫依只能是她""我的星星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请允许让他继续并且一直发光,请不要让他熄灭""六年,我喜欢了你六年,现在我终于说出口了,能认识你我已经很高兴了,不管你的感受是什么我希望,你以后不要不理我好不好?""唱歌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但你也是,你是缺一不可的"
  • 全球竞

    全球竞

    2020年,天降奇缘,全球进入异界,修仙访道,争求长生之机。明星、商贾、权贵、百姓,各出手段,一路跌跌撞撞,是谁一世称尊……是谁俯瞰风云……是谁问道众生。
  • 闪来的幸福

    闪来的幸福

    有一种爱情叫“一见钟情”。有一种永恒的爱情叫“钟情一生”。既然爱了,那就爱到底吧。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女主角柳依依与因旅行前一天出车祸在医院昏迷不醒的闺密杨晓月的魂魄去旅游引起故事开端。描写女主角在一次醉酒被某渣男陈旭下药,当渣男洗漱时,昏睡中的女主因口干舌燥而转醒、随之发觉目前处境状况而打算逃离、不料被从浴室中出来的某渣男陈旭抓到现行,在紧要关头女主奋力前行、幸好陈旭自信心过剩、最后看着女主进入电梯、陈旭恨恨不已。当女主狼狈的进入电梯时,男主听到自己的心在那一刻跳动了、、、、、随着男女主角阴差阳错的相遇而展开了关于一见钟情、钟情一生的爱情故事,重新塑造闪婚也能闪出幸福的婚姻史。
  • 星雅许辰

    星雅许辰

    只有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与伤害,她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庐山真面目,爱情,只要是真心的,无论何时,都不晚
  • 爱的黎明

    爱的黎明

    坠落的星又怎样?枯萎的花又怎样?堕落的希望又怎样?无论你们怎么评价、怎么对待我,我都无所谓。但是,我绝对不会放弃自己,不会放弃我的心,不会放弃本就属于我的一切,更不会放弃那个给予我希望、给予我重生的她。
  • 七伤记

    七伤记

    刺客,既是一池臭水中的死鱼,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刺客有自己的力量体系,天下四大刺客宗派:奇门宗、遁甲宗、六壬宗、太乙宗,盛产刺客。暗杀叛徒、暗杀贪官、暗杀皇帝。热血少年周七伤从东瀛归来,在前往东海监狱的途中,发现自己体内活着另一个人。活在体内的人毫无预警的预言:“你将有不定期杀身之祸。”在周七伤一步步成长为刺客之王的道路上,他带领自己的组织,暗杀努尔哈赤,暗杀皇太极,暗杀顺治,接下来便要去暗杀康熙……PS:本书专门描写刺客,背景设定为明朝,不能认为是明朝,写书就不能玄幻,恰恰相反,历来武侠小说所表现的神奇世界,本就是脱离现实的,既然如此,作者斗胆写一个稍微疯狂的武侠世界。七伤记书友群:257429304
  • 妖魔在上

    妖魔在上

    万丈红尘血海涛涛!天之骄子欲与天公试比高!且看你高楼搭起一骑绝尘,再看你楼塌人去杯中茶凉!这世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不不!苍天既生我,便是让诸天万界所有天骄尽折腰!让这红尘谪仙尽低头!让那无数传说都有我的名字!否则,我来人间一遭有何意义?
  • 闲说宋事

    闲说宋事

    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陈寅恪说:“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永远之瑰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崖山之后再无华夏,咱们一起走近文明、文化、经济造极于世的大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