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法国Google搜索引擎因侵犯大数据的隐私被处罚,理由是未整改其跟踪并储存用户信息的违法行为。这件事要追溯到2012年3月,Google启用新的数据收集方案,修改了隐私政策,并通过YouTube网、Gmail等服务收集数据,最后整合在一起。虽然Google一直宣称是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服务,但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却认为,Google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够透明。比如,使用Google的用户不仅不知道这些数据会被怎样处理,也不知道Google处理其个人数据信息的目的。此外,用户根本没有决定权,根本没有机会说愿意或不愿意,只能像个盲人一样跟着走。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对Google处以15万欧元的罚款。
这个数目虽然与其庞大的收入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此次处罚却引发世界各地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连锁反应。据了解,谷歌新的隐私政策在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国都遭到了相似的指控。
随着大数据得以进一步广泛应用,个人隐私保护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位顾客通过推特向位于芝加哥的牛排连锁店Morton牛排连锁店订餐,要求将食物送到纽约Newark机场,并说明了自己将在一天工作之后抵达该处。接着,Morton就开始了自己的社交秀。首先,它会分析推特的数据是否是真实的,如订餐的顾客是不是本店的常客,是不是经常使用推特。接着,再根据客户以往的订单,推测出顾客所乘的航班,最后再派出一位身着燕尾服的侍者为顾客送餐。
在影视剧中,赌客们大多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但在互联网上,赌客们就没有那么神了!Tipp24 AG针对欧洲博彩业构建的下注和预测平台,利用KXEN软件来分析数十亿计的交易和客户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特点,再通过预测模型对特定用户进行动态的营销活动预测。别小看这项小小的举措,其成果是巨大的,它减少了90%的预测模型构建时间。
在上述的案例中,我们知道这是针对个人的定制化服务,而在合理运用大数据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海量的个人隐私信息,但哪些是用户授权的,哪些是没有授权的,分析系统不一定能分得清楚,因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与Cookieu、社交和LBS这些单一的功能相比,大数据综合利用更多的隐私信息,也带来更加定制化的服务,而良好的用户体验恰恰又需要高度定制化的服务。所以,怎样平衡隐私与定制服务的关系则成为难题。
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人凯文·凯利曾经说过:“如果需要个性化服务,就必须用透明度换取。最大化的个性化意味着最大化的透明化。如果不想透露任何信息,那就不能期待别人把自己当作有个性的个体。”
虽然DNT(“禁止跟踪”)技术可以阻止互联网记录浏览行为,但通过对移动终端的定位,结合一个人上网的踪迹依然能分析并识别出每个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大数据面前,每个人都是透明的。
大数据只是一个互联网统计分析的工具,好与坏就要看人们如何去运用它。就像卡拉什尼科夫发明的AK47,握在人民军队手里,就是保护人民的工具;落在恐怖分子手上,就是残害无辜的凶器。而人们能做的,就是争取个人信息使用过程中的透明化,以及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无良商家和不法机构利用。然而互联网行业中的人表示,大数据时代通过技术上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滥用或不被泄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说,真正可行,也是唯一可行的,只有健全法制这一条路。
然而,现状并没有那么乐观,由于法律的出台远远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曾表示:“就国内现状而言,除了技术带来的监管难题,立法滞后也使监管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虽然有相关的法律,但都很粗略,互联网企业知道,即使它侵犯了用户隐私,法律也拿它没办法。”
另外,大数据、互联网是全球化运作,每个国家对隐私的界定和对隐私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健全法制、建立规则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大家都做努力。
前不久,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办案队队长王勇说:“今年以来,上海公安破获了多起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案件,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不少案件查获的信息超过亿条。犯罪手法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以前大多是线下收集、线上传播,现在,利用电商、企业和政府网站漏洞,通过黑客技术侵入数据库获取资料的越来越多。”
此外,公安机关还发现,犯罪分子通过对获取信息的整合,将价值高的信息提高了销售价格。比如,小张从电信服务商处获得了一个人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小李通过4S店得到了同一个人的姓名和车牌号,小王在医院获得了这个人的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接着,他们通过信息交易或者交换,使这个人的信息完整化。最后,他们再把完整信息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不法分子。而这一切,正是大数据所擅长的优点和优势。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法研部主任范强对于信息泄露这样说道:“企业收集公民消费信息时,理应做出明确告知,包括收集方法、涉及内容等,如果消费者明确拒绝,应当停止收集,更不能通过这些信息进行推销。否则应当受到处罚。我国已经开始重视消费者的隐私权,正在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对消费者的‘消费隐私权’做出规定:在保护消费者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同时,新增包括消费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健康状况、财产状况、消费记录在内的个人信息的保护。”
即使有了法律,消费者要想证明个人信息泄露,证明企业或网站的侵权行为,也有相当难度,更难以量化为自己受到的经济损失,难以获得赔偿。
为此,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这样建议:在移动互联时代,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已成趋势,在现有法律无法覆盖的情况下,行业主导者应当达成共识,通过制定公约、行业标准等方式,建立起个人隐私保护的“游戏规则”,采取严格的技术措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此外,就连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谈到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时,也曾这样说道:“必须像银行保护资产那样保护隐私。只有这样,大数据对消费者才会有用。”
的确,只有增强社会的文明意识,增强人们的隐私意识,大数据才能给我们带来更正面、更有益的东西。
36.监督思维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互联网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了规矩,那互联网的一些有害信息或病毒,不仅会肆意横飞,还会影响到是非辨别能力不全的学生,或是还不适应互联网生活的老人,从而扰乱民众的生活秩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大数据的监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最常见的就是杀毒软件的后台监督,我们在平时浏览新闻时,它会随时提醒网民,什么样的内容存在风险,什么样的网址疑似钓鱼网站等。
前不久,一个安全论坛上的偶然发现,揭开了互联网安全的事件,引起了业界的一场轩然大波。
据知情网友称:在搜狗升级浏览器后,使用QQ账号登录搜狗浏览器,在退出后,浏览器会自动同步其他用户的自动填表信息以及其他信息,比如,QQ账户、邮箱等,甚至是一些涉及私人银行账户的信息。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就引来一片哗然。原来,互联网这样危险。
很快,这一信息也引起了各大新闻的重视,就连央视新闻频道也进行追踪报道。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国内知名安全专家,OWASP北京负责人、长城中电安全实验室主任陈亮说,这个消息一出,搜狗浏览器就立即重视起来,还对此漏洞进行了验证,确认该漏洞确实存在。
的确,随着网络的发展,大量的个人信息,尤其是有关于账户的信息被存储在电脑与网络上,如果一旦丢失,则属于严重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被访者遭遇过个人信息被盗用。如今,这一数字没有停滞,而是在不停地增长。
前不久,张先生反映:自己在网上网购东西,却遇到了交易诈骗,幸好自己多了个心眼,不然真的就被骗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某个周末,张先生领着妻子去逛街。无意中,妻子看中了一条美丽的连衣裙,一看标签,妻子摇了摇头。这条裙子要一千多元,平时省吃俭用的妻子当然不会买了。不过看到妻子失望的样子,张先生心里隐隐作痛。
回到家以后,张先生在网上搜索这条裙子,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且比商场便宜几百块钱。为了给妻子一个惊喜,张先生准备悄悄拍下这条裙子,还联系了商家。惊喜的是,商家说因为有促销,可以再便宜几十块,但系统没来得及修改,会在付款之后,返现给买家。
可张先生想,只要修改一下价格就可以了吧。可对方推辞不肯,说交易平台会监督,怕是被误会刷单,毁了自己的信誉。后来,对方又说让他直接打款到自己的卡上,不用线上交易,线下交易就可以,这样一来,就按优惠之后的价格卖多少钱,给卡上打钱即可。本来就有疑问的张先生,赶紧咨询了网购平台的客服,看看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没想到,平台客服听完张先生的描述后,却斩钉截铁地说:“千万别付款,这是标准的交易诈骗。只有在正规网页上用正规的流程进行交易才属于正常交易,类似这种情况属于脱离淘宝网站监督的‘线下交易’。如果买家轻易付款,很可能会上当受骗,追回资金也很困难。”
听到客服的话,张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个骗局!真是差点儿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其实,像张先生经历的这种事件,每天都发生不止一两件。由于互联网监督平台存在漏洞,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其漏洞干起了坏事,真是令人防不胜防。
除了网购监督方面,大数据监督也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金融方面。
曾有这样的一则新闻:“大数据”监管大网再收紧,多家基金经理被调查。
此新闻一出,基金圈就像是炸开了锅。前不久,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根据交易所核查发现的线索,对个别基金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与部分账户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况进行调查,目前相关案件仍在调查过程中。”
据记者了解,这件事件的发生主要在于证监会稽查扩编和交易所的“大数据”监测,而被调查的人士大多为股票型基金经理。华泰证券基金研究员王乐乐这样解释:“监管层所谓的大数据,就是借助互联网的搜索技术,将投资者海量的交易信息、账户信息、资金流转信息等进行整理,挖掘这些海量数据背后的关联信息。”
在当时,证监会通报的博时基金经理马某利用非公开信息进行交易,他通过操作控制已有的三个股票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博时精选基金买入相同股票76只,成交金额10亿余元,获利近2000万元。之所以被发现,是因为深圳交易所在监控的时候,发现有异常账户重仓的小盘股和马某掌舵的博时精选高度重合,随即进一步追查后,才发现了马某的“秘密”。
随着监管机构的缜密和调查,公募基金行业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波“老鼠仓”开始现形。近期,汇丰晋信、华宝兴业和华夏基金等多家公司的基金经理被卷入“老鼠仓”事件中。
此后不久,证监会通报了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原基金经理钱某、上投摩根基金原基金经理欧某和平安资管原投资管理人员张某涉嫌内幕交易案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说:“证监会将根据案件查处情况陆续通报有关典型案件。更多的消息显示,监管层严打‘老鼠仓’的风暴,正从公募向保险、信托等整个资管行业蔓延。”
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的事情一出,卷入其中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基金经理包括汇丰晋信钟某、华宝兴业牟某、华夏基金罗某和海富通的四4位基金经理。除了钟某因有上海证监局的处罚算是板上钉钉,其余几家基金公司均以“不知情”或“是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搪塞《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疑问。当然了,汇丰晋信80后基金经理钟某在此次事件中算是“最悲催”的一次投机。她买入成交金额达300多万元,但亏损了8.45万元。日前,钟某被上海证监局取消基金从业资格,并处以20万元的罚款。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负责人透露:今年将对2010年实施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展开修订,将从不正当竞争、市场准入和按片分区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电商企业“数据库”。
这则消息让那些曾因大数据“深受其害”的人颇为兴奋,当然了,这则消息的真正意义还在于“数据库”建立以后,网上经营的监管将和网络线下一样具有可操作性。在大数据时代,网购早已在电商行业开始运作,而覆盖目标也比较明确,是全国范围的消费者。虽然大数据正在蓬勃发展着,但监管的脚步还与之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