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死生,命也,其有夜之常,天也。
——《庄子·大宗师》
【译文】
死和生都不是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的,就好像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
【解读】
养生是为了求追求长寿、追求功名财富,也是为了享受自己有限的人生。但是有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那就是死亡。正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人生最终岂不都是一个悲剧?所以,倘若不把生死悟透,那么就永远不知道人生意义的要旨所在。
关于这点,或许庄子的哲学能给我们不少启示。
《庄子·至乐》中讲到,曾经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在路上看见一具骷髅,庄子用马鞭敲了敲骷髅问道:“你是因为违背天理而死的吗?还是国破家亡、遭到了刀斧之刑呢?是自己做了不善的事,有愧于父母妻子而自尽的么?还是因为贫穷冻饿而死呢?或是寿终正寝呢?”说完这番话,庄子就枕着骷髅睡着了。
在他熟睡的过程中之中,庄子做了一个梦,梦中骷髅对庄子说:“听你说话是位能言善辩的人,不过,你说的都是活着的人的负担,一旦死了之后就便不存在那些问题了,那么你想听听死人是怎么说的吗?”
庄子回答到:“我当然愿意洗耳恭听。”骷髅说:“人死后,上无君,下无臣,也无须为生活而奔忙,每天只要轻轻松松地以天地为春秋,快乐无比,即使是南面称王的乐趣也比不上这些哩!”
庄子半信半疑,问道:“我让掌管生死的鬼神恢复你原来的形貌,归还你的骨肉肌肤,并且还送还你的父母妻子和朋友乡亲,你觉得怎么样啊?”
骷髅听后听了之后感觉很不快,紧锁眉头说:“放弃比南面称王还快乐的事,而再次回到人间去受罪呢?”
在这个故事里,庄子是把死亡描绘成了一种非常很快乐的事。如果死比生还逍遥的话,那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恐惧死亡呢?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传统,出生和死亡都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件,因此在生活中有一系列的仪式迎接生命的到来、礼送生命的结束。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如此。可是庄子不同,基于自己对于生死的理解,他对于这些仪式给予了足够的蔑视。庄子在对待死和生方面,是一种“齐生死”的思想,就是说即生和死是一样,因而死并不值得害怕。
《庄子·至乐》中讲到,庄子的妻子离开人世的时候,惠子前去吊唁。见庄子叉腿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盆一边唱歌。惠子实在气愤,就说:“你老伴和你生活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孩子大了,她也老迈了。可是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丧也就罢了,可是居然还要敲着盆唱歌,这样做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见惠子来了,毕竟是一番好意的前来吊唁,就委婉地讲道理:“不对哩。她刚死的时候,我咋能不动感情呢?但想了想,原来人间并没有她这个生命存在呀!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也看不到形体的物质元素‘气’,气原来是混杂在冥冥之中的,变化而成气,气又变化而成形,形又转化为生命。现在她又由生转化到死,这不是和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一样吗?她的尸体现在还躺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以为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生命现象,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我们从这个“鼓盆而歌”的故事中,庄子对于生和死是看得非常透彻的。
其实,能否真正地做到精神生命的逍遥,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消解对死亡的焦虑,然而打消死亡焦虑的一种特效良方就是建立一种像庄子那样随缘乘化的循环的生命观。而且与“庄子妻死”的事情相比,万物一体和生死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表达得更加明确,这些都是庄子自己面临死亡时的超然的态度。
在《庄子·列御寇》中记载着:
当庄子快要死去的时候,他的弟子们作好准备要厚葬老师。庄子用幽默的口气说:“我死了以后,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世间的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还不丰厚吗?”
听到庄子这么一说,搞得学生们哭笑不得,只好说:“老师啊!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我们还不是怕乌鸦、老鹰什么的把老师给吃了么?”
庄子回答说:“如果埋在野地里你们是害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把我埋在地下你们就不怕蚂蚁吃了我吗?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这不是给蚂蚁送吃吗?那你们对蚂蚁可真的是太好了啊。”
其实在庄子眼里,死亡并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它其实是向天地的回归,与日月、星辰、万物等合为一体的必经的过程。在这样的理解之下,人间的所谓陪葬的厚薄又算得了什么呢?而既然是一体,当然也就没有乌鸦老鹰或者蝼蚁的区别。这就是真正的达观,在这里,“达”代表着通,是说自己和天地万物通为一体。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哲学家,也可称得上是道家之中除老子之外的第二号人物,他对生与死的解读真的十分透彻。人一旦看透生死,那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齐生死,宽心胸,心宽意大,那么人生活得就更加自如,这才是庄子的真正的绝顶智慧之处啊!
其实关于庄子的生死论,在西方的一些哲学家也发出了几乎相同的声音。德国人布洛赫在《死亡研究之旅》中说:“人们会避开最后的恐惧吗?其实这根本谈不上恐惧。如果一个健全的人临终绝望,有时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恐惧一变而为罕见的好奇,换句话说,以知道死亡对自身作用为乐事。因为死亡本身是一场固有的巨大变革,它会令人产生激情。上述这些好奇之心把徐徐落下的一幕,立刻一变而为慢慢开启的幕布。”
玛丽是一名公务员,她被医生诊断出患上了恶性肿瘤,只能活三个月了,于是她就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她请来了牧师,告诉牧师自己希望在葬礼上吟咏什么韵文、愿意穿什么衣服下葬。她还要求把自己特别喜爱的《圣经》也葬在身边。一切安排妥当后牧师便准备离开。“还有一件事,”玛丽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事一样,极其兴奋地说,“这很重要,我真诚地希望在埋葬我的时候,右手拿着一支餐叉。”
牧师盯着玛丽,一直站着,一动也不动地在那儿盯着玛丽,有点懵了。
“你感觉很奇怪,是吧?”玛丽问道。
“是的,夫人。说句实话,你的要求真的把我弄糊涂了!”牧师回答。
玛丽自己解释说:“我记得,在我每次去单位的餐厅吃饭的时候,总记得每当菜盘收走时,服务员必然会俯过身说,‘请把餐叉留着’。我非常喜欢这一时刻,因为我知道将要吃到更好的东西了,比如巧克力蛋糕或苹果馅饼。”
说完,牧师和玛丽的眼里都涌出了欢乐的泪水。他知道这是玛丽临终前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不过他也知道玛丽比他更能理解天堂的涵义,玛丽明白更加美好的东西即将来临。这就是一个女人面临死亡的态度,玛丽居然把死亡看做了是一件等待她的“一件更好的事”。
于是,玛丽欣然地接受了死亡。
在这个世界上,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生就是我们的开始,死就是我们的结束。不过,死亡是生命的最后一个过程,只有它的存在,生命才可能得以完整。
而且,生老病死是所有人生命进程中的必然规律。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么就让我们把死亡当作伴侣,永远不要害怕面对它。很多人惧怕死亡,事实上他们也从来没有真正痛快地生活过。我们只能对这样的人表示同情,因为这些人无法真正了解死亡的存在。
看透生与死,笑对人生世象,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