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的巴蜀地区,自秦汉以来就十分富饶,其中的成都平原更是被称为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平原周围都是连绵的山脉,把整个平原围城一个盆地,所以也叫四川盆地,周围连绵的群山之中,不乏峰峦俊秀的名山大川,风景卓绝,被称为蜀山,历来是道家修仙的绝佳选择。
四川和湖南交界的地方,有一片连绵的山地,山峰不高,但是由西往东,整齐地排列着九道沟壑,一座形似牛头的山峰位于沟壑东边,山头一座千年古塔,掩映在翠绿的树林之中。
相传在上古时期,这里是原本地势平坦,大禹治水来到此地,见这里的人民还居住在洞穴之中,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经常受冻挨饿,于是大禹留下一位农夫来教授这里的人民造屋和农耕的技巧,为了帮助农夫更好地完成任务,大禹留给这位农夫一头金牛和十颗豆子。只要给牛吃一颗豆子,金牛就会在十年里都有使不完的劲。大禹让农夫留在这里,等教会这里的人民农耕技巧之后再回去找它。
开始的几年里,农夫兢兢业业的履行着大禹交给的任务,但是时日久了之后,就开始思念家乡亲人,但是这里还有万亩荒地需要开垦,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为了加快进度,他一次给牛吃了两颗豆子,结果金牛变得十分强壮,日夜不停,开垦的进度明显快了不少。农夫心里十分高兴,就把剩余的金豆子都给金牛吃了。哪知道牛吃了金豆之后,身形变得如高山一样巨大,拉着犁铧将原来平坦的平原,犁出了九道深深的沟壑。最后那头金牛全身爆裂,倒地而亡,金牛巨大的身躯变成一座高山,山上有两颗弯弯曲曲的大树,仿佛牛的两个犄角,后人称它叫金牛山,山后的九道隆起的丘陵形如九条巨龙,于是这里也被叫做九龙坡。
不知过了几千年,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变成了神话,金牛山和农夫的故事渐渐被人遗忘了。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巴蜀之地发生大地震,太中大夫东方朔到巴蜀查看灾情,他游历到金牛山附近,见此地山型奇特,九道整齐的沟壑连着一座高山,那高山犹如一头爬在地上的巨牛,他夜观天象,卜卦问神,算得这次巴蜀地区的大地震和金牛山有关,于是上表汉武帝刘彻,希望在此地修造一座七层石塔,用以镇压金牛,可保国泰民安。
奏折上去之后,立刻招到太史令司马迁的反对,并弹劾东方朔救灾不力,不问民生问鬼神,误了皇上千秋大业。汉武帝驳回了东方朔的奏折,东方朔只能自己出资,并让一名赵姓的道家弟子负责招募民工修好了石塔。
石塔修好那天,东方朔站在石塔塔顶,面对四方祭拜,手握一道金光符咒,压在石塔上,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法术,巨大的金牛山硬是被他压得沉入地里,只留下半个牛头冒出地面,远看仿佛是一个圆形的山坡,山顶上长着两颗奇异的古树,此后数百年,这里年年风调雨顺,再无地震天灾。
司马迁听闻此事,也准备前去查看,可惜他随后卷如政治纠纷之中,没有把此事记录到《史记》里面,以至于这段历史只能在野史和传说中流传。
东方朔的这位赵姓弟子带着族人长期留在了金牛山,世世代代守候着石塔,他们修习道家仙术,可以驱魔降妖,也可以治病救人,后世之中有能人异士,竟然开宗立派,创立蜀山派,和昆仑派、崂山派、嵩山派、华山派并称天下五大门派,辉煌的时候,门下弟子不下三千。
蜀山派时而兴旺,时而衰败,这样过了快一千多年,到了明朝天启末年,金牛山山顶的石塔年久失修,不知何时轰然倒塌,接着川陕地区连年干旱,禾苗枯焦,饿殍遍野,再加上朝廷宦官专权,搞得民不聊生,各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支队伍便是张献忠带领黄虎军,起义军攻下几个州府,开仓放粮,深得民心。
但是起义军很快遭到朝廷镇压,张献忠带着队伍和朝廷的奋战数日,最后带着几十人被围困在金牛山里好几个月,朝廷的军队带人搜山,但是却毫无踪迹。正当朝廷准备班师的时候,张献忠带着一只庞大的队伍突然出现了,他的队伍变成数万人,明朝官府的军队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大军,毫无防备,被打得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
但是张献忠的队伍却变得十分残暴,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不到三年的时间,整个巴蜀地区人口基本被屠光吃光,军队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人民尸骨无存,朝野震惊。
张献忠带着这支恶魔般的军队,架着数百首大船,准备渡江进攻湖北的时候,见江面的芦苇荡上划出一叶扁舟,上面站在一人手持鹅毛羽扇,白衣飘飘,正是名将秦良玉。他身后站着五人,身着道袍,仙风道骨,他们是来自天下五大门派的掌门。
张献忠和秦良玉交过手,知道他带兵打仗十分厉害,但是现在只有区区五个人,哪里将他们放在眼里,命令军队朝江面冲去。面对黑压压的大军铺天盖地向压来,五大门派的高手立刻施法,一时间天雷哄哄,狂风大作,江面巨浪翻天,将冲来船只悉数打翻。接着天上不知从何处掉下一个个火球,引燃了整个江面,将张献忠的战舰焚烧殆尽,张献忠的军队损失大半,只能鸣金收兵,准备上岸往西溃逃。
这时秦良玉羽扇一摇,江边的芦苇都变成身着白色藤甲的战士,将张献忠的大军堵在江面。张献忠早就听说秦良玉的白杆军十分厉害,今天才知道这白杆军原来是芦苇变的。此时江面是火海和巨浪,岸上有藤甲大军,张献忠的大军进退不得,只能拼死抵抗,双方鏖战三日,张献忠的队伍损失殆尽。
这时只听到张献忠发出一声巨雷般的怒吼,身体迅速膨胀,变成一只巨大的黄色猛虎,跳上岸边,将白杆军的防线冲出一道缺口。秦良玉见张献忠显出真身,哪会让他这么容易逃跑,凌空跃起,羽扇一摇,羽扇上的鹅毛变成数支长矛,朝张献忠射去,其中一支正中张献忠眉心。
张献忠的这次军队被朝廷镇压下来了,但是天下已经大乱,不久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不少义士又组成反清复明的帮会和组织,反抗清廷的统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天地会,会里的人大多来自五大门派的传人。
一日睿亲王多尔衮出外狩猎,遭到清明会的伏击,被巨努射杀。顺治皇帝大为震怒,为了稳定天下,设计将五大门派的掌门邀入五台山论剑,用毒酒将他们杀害。五大门派的掌门早就识破朝廷的奸计,为了天下苍生,提出只要清庭一心为民,普济苍生,便可不再与朝廷为敌。在得到顺治帝答应之后,五大掌门发令解散门派,饮下毒酒。在重修明末历史的时候,清朝特意将秦良玉带了五大门派抗击张献忠这段历史抹去了。其后五大门派日渐衰落,渐渐地被人们遗忘,到了民国时期,基本无人提及。
民国五年的一天深夜,金牛山下赵家村赵家第四十七世孙赵无疾被一阵急促敲门声吵醒,几个年轻人走进了赵家大门,带头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留着一把大胡子,相貌威武,器宇轩昂。赵无疾知道来人是找他父亲的,他父亲是一名阴阳先生,在这一带也有些名气,结交甚广,但是深夜还有人来,这还是第一次。赵无疾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偷偷地溜到前厅,躲在门背后偷听大人的谈话。
那个大胡子向赵无疾的父亲说明了来意,原来是要让他帮忙卜算下未来。赵无疾的父亲从一个老旧的木箱子里,拿出一个圆盘,圆盘中心绘有阴阳太极图,略施法术之后,圆盘中心射出一道光来,光线投射到斑驳的墙面上,赵无疾看到斑驳的墙面上显出一些影像,不少人打着红色的旗帜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前赴后继,然后又看到一个人在一个高大的城楼上喊话,城楼下的巨大的广场上,人们一片欢腾。
赵无疾是第一次看到父亲使用这个法器,感到非常新奇,可惜光线很快就消失了,然后又听到父亲对大胡子说:“云卿师弟,你们都是干大事的人,此番举事,前途固然光明,但行事还是要十分小心。”
大胡子腾地站起来,高兴地说:“赵师兄,有你这番话,我们就有信心了。”说完从腰里拿出两把菜刀来,说:“弟兄们,现在军阀割据,四处混战,搞得民不聊生,我们响应中山先生的号召,一起起义北伐。革命就此一举,胜利属于我们。”
一起来的几个人也是青年学生模样,听了大胡子的话,立刻变得十分亢奋,站起身来,也齐声说道:“革命就此一举,胜利属于我们!”
赵无疾的父亲将家里一匹白马送给了大胡子:“云卿师弟,你我师出同门,你是志向远大,是干大事的人,今日送你一匹白马,祝你们旗开得胜。”大胡子谢过之后,跃上白马,提着两把菜刀,消失在夜色之中。后来听说那个大胡子带着人抢了哨所的枪,拉起了一支队伍,干起来革命,等大胡子再次回来的时候,赵无疾已经十六七岁了,这时候他才知道这个大胡子叫贺龙。
赵无疾瞒着父亲,偷偷地参加了贺龙的队伍,贺龙认得赵无疾是赵师兄家的孩子,就留在自己身边当了警卫员。在一次在反围剿的战斗中,贺龙的队伍被打散了,贺龙带着剩余的士兵被困在一个土庙里。赵无疾发现一个叛变的士兵悄悄地将枪口对准了贺龙,就在枪响的那一刻,赵无疾飞身挡在了贺龙身前,子弹打在他身上,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瘦弱的身体往后飞出了好远。
叛变的士兵立刻被制服了,贺龙却赶紧扶起昏迷的赵无疾,看见他胸前衣服破了一个大洞,连忙摇着昏迷的赵无疾说:“孩子,孩子,你怎么样了?”
赵无疾慢慢地缓过劲来,看着贺龙说:“首长,你没事吧?”慢慢地从衣服的破洞里,掏出一个已经变形的子弹来。
贺龙看到赵无疾醒过来,好像没有什么大碍,心里又惊又喜,说到:“没事就好,傻孩子,你的本事还没练到家,以后不能这样做了。”
赵无疾救贺龙的事情,在队伍里传开了,这时候大家才开始注意这个瘦弱的小红军,都说他很有本事,队伍士气得到提振,一举冲出了包围。
赵无疾也开支在队伍中崭露头角,成为打攻坚战的一把好手,但是红军的队伍被打散了又聚拢来,聚拢了又被打散,很快这些事情都被大家忘记了。后来大家都只听说贺龙的部队里有个百战百胜的尖刀连,没有尖刀连攻不下来的据点。
赵无疾就是尖刀连的连长,他跟着贺龙打军阀,搞暴动,建革命根据地,爬雪山过草地,会师延安。他身经百战,参加过抗日战争百团大战,也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战争,足迹遍布中国。
等到全国解放后,赵无疾收到父亲的信,要他尽快回到家乡。赵无疾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家乡赵家村,经过这么多年的战火,原来的山村变得更加荒凉,全赖两百多户的大村落只剩下不到三十户,破落的茅草房里只剩下父亲一人佝偻的身影。
赵无疾在家呆了两个月,年迈的父亲说什么也不让赵无疾再回到部队去,说这一去就是有去无回,甚至以死相逼,赵无疾没有办法,只好跟贺老总写信,说家里父亲年迈,希望解甲归田,想听取领导的指示。贺龙回信说同意他回到农村,在三面红旗的领导下继续建设新中国,保卫毛主席。
赵无疾的父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将木箱子的宝贝都传给了赵无疾,并且将赵家法术的心法悉数教给了他,希望他以后能遇到太平盛世,将蜀山派发扬光大,而且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看到后山的石塔,否则就要天下大乱了。
赵无疾的父亲去世的那年,一道闪电击中了石塔,石塔塔顶掉了下来。这时全中国都在搞******,建立人民公社,但是大灾荒接着就来了,粮食减产,农村合作社里没有了粮食,没有办法继续维持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只能暂时解散,让村民都回家自己过。接下来情况越来越糟糕,村里陆陆续续饿死了人,赵无疾决定去北京找首长,反应下这里的情况,希望中央能解决这里的问题。
面对全国性的问题,贺龙也没有办法,只是留着赵无疾在家吃了顿饭,然后说过几天给他安排个工作。赵无疾看到贺龙家吃的也是稀饭和咸菜,觉得首长也不容易,不应该给他添麻烦,于是谢绝了贺龙的好意,扛着贺龙硬要给他的五十斤大米回到了家。
在回家的路上,赵无疾发现一个小孩饿晕在路上,于是就抱回家,喂了几口野菜汤给救活了。这孩子叫陈长生,十来岁的样子,跟着母亲逃荒到这里,结果母亲掉河里淹死了。陈长生不愿意回去,说家里的人都饿死了,没有亲人回去也是饿死,赵无疾只好把陈长生留在身边。
赵无疾回到家中,看着金牛山上破损的石塔,想起父亲临终时说的话,但是现在饿得双腿打颤,哪有力气去修塔呢,再说当时的环境下,即便是想修也不敢修,于是这事就停了下来。
赵无疾在农村安定了下来,在媒人的介绍下,和邻村的一个寡妇接了婚,过继了寡妇家的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是女娃,叫魏明清,只有八岁,另一个还要小些,只有五岁,叫魏跃进。因为孩子大了,就没有改姓,赵无疾把三个孩子都收为弟子,偶尔教他一些方术法门。
几年后一群从县里来的学生来到村里,他们戴着红袖章,举着小红书,说要破四旧,扫除一切牛鬼蛇神。带头的红卫兵在村里走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封资修的目标可以用来批斗,抬眼看见金牛山上的有一座破损的石塔,说这就是封建残留,就鼓动村民上山把石塔给推翻了。赵无疾极力阻拦,劝说村民这塔推不得,这塔下面压在一头金牛,没有了塔,金牛就会翻身,要发生大地震,天下要大乱。领头的红卫兵听赵无疾满口的妖怪的,费了这么大力气,总算是找到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了,于是把赵无疾给抓了起来,拖到县里,当成维护封建思想的牛鬼蛇神来批斗。
在红卫兵的连翻审问下,发现赵无疾居然还是贺龙是同党,当时的贺龙已经受到迫害入狱,于是审问变了的审讯,批斗变成了拷打。为了让赵无疾跪下认罪,一个红卫兵拿着手臂般粗的木棒打在赵无疾的腿上,结果木棒应声而断,而赵无疾仿佛没事一样,把在场的红卫兵都吓了一跳。
那个拿着半截木棒的青年问:“这个封建余孽反革命的身体是铁打的啊,怎么办?”
旁边坐在审讯桌边的女青年说:“不怕,饿他两天,我就不信他抗得住。”
几年后,贺龙在狱中遭到迫害含冤而死,赵无疾得知后大哭三天,精神变得越来越差,七四年中央为贺龙平反,赵无疾也从劳改队中出来,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身形苍老,落下一身病痛,看见陈长生还偶尔躲在家里练习法术,摇摇手说:“练什么练啊,没有用的,什么金刚不坏之身,饿几天之后,都扛不住!”
两年之后,赵无疾的妻子居然为他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赵家有后了,赵无疾非常高兴,给这个小儿子取名叫赵子龙,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当上将军,像他最敬仰的贺龙元帅一样,骑着白马,驰骋疆场。
一天赵无疾坐在自家院子里,喝了些小酒,逗着摇篮里的孩子,抬头看着远处倒塌的石塔,仿佛看到石塔下面的金牛山动了一下,赵无疾腾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一头栽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