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害怕迷失的感觉,因为在迷失的情绪里充满了不确定性。当面临无边的寂寞、面临十字路口的困惑,坚持自己的方向,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1.时间会给予坚守的人意外的惊喜
人生中总会有一些惊喜,它会给予坚守的人们以奖励,提醒着人们,生命中不光是辛劳和付出。
对于什么是寂寞,恐怕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汇描述清楚。它很少以直接面目示人,总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向我们袭来。是否耐得住寂寞,是对自己心灵的承诺。有人在寂寞中面对诱惑可以做到从容镇定,不因时间而迷失自己,有人却无法坚守住自己的内心。
守得住寂寞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所有的成功者必定与寂寞进行了艰难的抗争。可以这样说,如何对待寂寞是一个人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坚守寂寞的过程中,需要一种对人生高尚的信念,对梦想强烈的追求,以及强大的意志力,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在人生中成就一番大事。没有敢于坚守寂寞的勇气和毅力,那么距离梦想成真的那一天就会越来越远。
提到我国的中医药学,有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名字,他就是李时珍。李时珍出生在一个世代从医的家庭,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的名医。但是,当时医生的地位很低,虽然李家人的医术不错,但也经常受到一些官绅的欺辱。于是,李时珍的父亲就让他读书应考,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不再走学医的老路。
李时珍天资聪颖,14岁就考中了秀才,但是在以后的时间里,他多次考举人却名落孙山。李时珍意识到应该坚守自己的梦想,专心学医。他向自己的父亲表明了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的父亲被儿子的决心所打动,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并且对他进行了耐心辅导。在行医的过程中,李时珍意识到了古旧医书的局限性,立志要对医书进行修订。于是,他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开始了自己行医问道的生活。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他远涉深山旷野,足迹遍及当时领土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名川大山。
在实际的调查中,他遍访名医,虚心向人请教,其中还包括采药的、种田的、捕鱼的、打猎的等各色人群。在广泛的积累下,他到达了前人不曾有过的高度。其中,连《神农本草经》都说不明白的“芸薹”,就是在一位种菜老者的指点下,经过察看实物而得知芸薹实际上就是油菜。
就这样,李时珍不仅能“搜罗百氏”,又能够“采访四方”,他对传统医书记载进行多方验证,并且善于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并收集药物标本。
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和实际诊疗,他搞清了许多药物的疑难问题,终于在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历时27年。
《本草纲目》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一共记载方子1万多个,附图1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李时珍成书的过程中,很少有人知道他耗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在行走的过程中曾经历多少寂寞。这些寂寞并没有让他放弃,并没有因为时间长而让目标有所动摇。相反,在寂寞的时间里,他放弃了繁华世界给他带来的种种诱惑,坚守住了自己的梦想,最终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
人们经常说人生苦短,但是要想让苦短的人生迸发出夺目的光彩,不让寂寞迷失自己的内心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就源于一种强大的内心信念。
有一位农夫,他所有的财产只有祖上继承来的几亩农田,而种地成了他维持生计的唯一办法,虽然很辛苦,但是只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几年以后,城市一点点向郊区扩张,农夫的土地距离城市越来越近,他周围一些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开始将自己的土地转让给城里的开发商,以期获得不菲的收入。农夫周围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有的去城里打工,有的做起了小本生意,收入比以前种地要好很多。农夫的妻子也曾劝过农夫,不要再种地了,进城随便做点什么都比种地强。可是农夫每次都会说:“其他活儿我都不在行,只有种地是我的专长,我就继续种地吧。”
很快,城里人发现农夫种出来的粮食比他们买的粮食要好吃得多,因为农夫种地依然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不使用化肥。后来农夫听专家说这叫作“绿色食品”。农夫的粮食越卖越贵,他又乘机买下了其他农民的土地,同样用祖传的方法来种植粮食。
很快,五年过去了,当时不愿进城的农夫成了那座城市最大的绿色粮食供应商,那些曾经放弃自己土地的农民很多又回到了土地上,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是农夫公司的员工……
很多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都像是那些急功近利的农民,从来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将来。选择坚守寂寞,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然后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后,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了,时间会给予那些坚守的人意外的惊喜。
2.破茧成蝶,需要等待
失败的滋味是苦涩的,但所包含的道理却是甘甜的。失败和成功都有价值,失败的价值可能更大一些。
常常有人抱怨自己的人生不如意,总是遭受各种无端的挫折,而一旦陷入这样的一个循环,那么越来越多的不如意就会如期而至。很多人习惯将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些不经意经历的挫折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看成旅行中的岔路,只有历经这些岔路之后,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在荒野中迷失了方向,应该感谢上天让你有了一份自救的能力;工作的时候,老板的训诫让你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熟悉瓷器行当的人知道,绝顶的瓷器是有灵性的,它体现的是烧陶人的性格。而台湾的一位著名陶艺师以其二十年来对陶艺的坚持与喜爱,并不断地向前辈、大师学艺,历经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作品特色。
在陶瓷艺术中,这位陶艺师是一名十足的“痴汉”,艺术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他总是强调自己的名字中带有火字旁,他很在意这个火,“都说炉火纯青才能让瓷器摇曳生辉”。与传统的瓷器烧制方式有所不同,他通过改变火在窑炉中穿行的过程来烧制别具一格的瓷器。在材料方面,也不同于以往柴烧方式,他更多地运用燃气窑、电窑等多种方式来保证他想要的温度。特别是他最钟爱的小口瓶瓶口的直径只有0.1厘米,工艺难度非常地高。根据这位工艺师的介绍,这样的瓶子,烧10个,9个都会失败。正是这样的工艺难度,才让他往往要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室不断地寻求改进的方法。在他看来,正是一次次的挫折让他不断地逼近完美,一次次的失败最终让他成型的作品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我想这位陶艺师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除了看不见的天赋外,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坚持。这种坚持来源于他对挫折的理解,来源于对成功信念的不放弃。即便烧制一个自己心仪的陶瓷作品成功率是如此地低,但他坚信自己能够有看到完美作品的那一天。成功后不偏离最初的梦想,受挫后不迷失坚持的方向,这才是一个成大事者所应该有的气度。
在离别时,人们常常喜欢用“一帆风顺”来做最后的结语。但是自然界的常识告诉我们:只有风帆直面风浪的时候,才会顺风顺水。其实,那些人生中的挫折就是吹向风帆的风,只有坚持住,直面它,才有可能顺风顺水地前行。
出生在贵族家庭中的巴威尔·利顿爵士原本可以凭借着家族中的财富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奢华生活。但是,他最终却选择了写作这样一个行业。众所周知,职业写作并不像外人想象中那样清闲,它完全是一个苦差事,需要经常熬夜,所以当时他的选择遭受到了众多人的质疑。很多人认为他完全是哗众取宠,以前没有丝毫文学才华表露出来的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体验一下生活而已。只有巴威尔·利顿本人才知道他坚持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经过夜以继日地煎熬,巴威尔终于创作了自己的首部诗作《杂草和野花》。然而,这部凝结着他心血的作品却被当时的文学界视为毫无价值。一位文学评论家甚至讥讽道:“这就是真正的‘杂草和野花’。巴威尔那个家伙还真是自不量力,以为凭一句‘啊,美好的生活’就能进入作家行列,真是太可笑了。”
第一部作品的失败让贵族出身的巴威尔成了当时文学界最大的笑料,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将他人的批评看作对自己的激励。于是,他继续埋头创作,过了一段时间,他的首部小说《福克兰》问世,令巴威尔感到沮丧的是,这又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经过这次的打击,一些看不惯他的人对他的嘲讽就更加肆无忌惮,认为他根本不可能在文学上取得任何像样的成就。
连续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倔强的巴威尔消沉,他笔耕不辍,始终坚持着写作。或许正是这种倔强让巴威尔的文字有了灵感,一年以后,巴威尔发表了自己的第三部作品《伯尔哈姆》。这是一部让评论家和读者都津津乐道的好书。
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以后,巴威尔继续着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在以后的作家生涯里,他又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品,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爱默生说:“每一种厄运,都隐藏着让人成功的种子。”巴威尔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他没有被挫折打败,而是在挫折中找寻到了正确的方向。
温室里的花朵即便再鲜艳,它也没有经历风雨后的残花有魅力,一个不历经挫折的人,很难体会到百转千回后柳暗花明的喜悦。
挫折是成长之中的常态,它让强者穿越迷雾,也让弱者无所适从。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地不愿意面对挫折,但是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学会在挫折中忍耐,学会在挫折中辨明方向,学会在挫折中积蓄力量。
3.用坚忍铸就成功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情绪急躁者,往往急于求成,难事当前经常不能冷静地审视客观条件而不慎重地付诸行动,结果每每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在今天,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还有多少人依然坚持等待着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坚持,其实是对毅力和勇气的极大考验。对于坚持的力量,用最实际的例子或许比语言更具说服力。
1987年,她年仅14岁。由于家庭贫困,辍学的她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镇上卖茶。与其他卖茶人不同,当时一毛钱一杯的茶,她的杯子总是比别人家的大一号,所以卖得是最快的。
她17岁那年,依靠着自己在镇子上攒下的钱,她将卖茶的摊点搬到了益阳的市区,并且改卖当地特有的“擂茶”。制作擂茶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但是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很快便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她的茶摊前总是显得很忙碌。
20岁,她的职业依然是卖茶,只不过是卖茶的地点从益阳搬到了省城长沙,以前的小摊也换成了一间小门店。喝茶的客人进门以后,其服务周到,价格合理。除了喝茶之余,客人们还总是从这里买上一点茶叶。因为这里的茶叶品质很好,绝对不会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24岁那年,她已经和茶打了10年的交道。而在这10年后,她在全国各地拥有了50多家茶楼。福建安溪、浙江杭州一带的茶商提及她的名字,总是交口称赞,因为她从来不拖欠茶款,茶商也愿意将最好的茶卖给她这个懂茶之人。
这并不是她的终极目标,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在原本习惯喝咖啡的国度里也能洋溢着茶的香气。按理说,她早已经摆脱了当初困窘的处境,但她的梦想却始终没有变。终于,在她30岁那一年,她把自己的茶庄开到了新加坡,现如今,她已经将自己的茶庄开遍了亚洲。
很多人羡慕她的成功,觉得她是赶对了时机。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坚持的力量。卖大碗茶的人有很多,最终能开上茶楼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最终能够将一杯茶水卖上十几二十年的又有几个呢?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各种新事物的层出不穷,总会出现一些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是她始终耐心地和茶水打着交道,耐心地与品茶的人打交道。她曾经说:“我是个卖茶的,也永远是一个卖茶的,我一定会一条路走到底。”最终,她的坚持让她等到了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总会有投机取巧的人在寻求成功的秘诀,其实秘诀很简单也很难,就两个字——坚持。任何想要成就大事的人,成则是源于不断地坚持,失败则大多源于半途而废。坚持这两个字有人觉得很难,因为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终究是其中的少数,而有人觉得简单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够做得到。
一个内心坚定的人往往不会在乎前方到底还有多少未知的困难,也不会在意自己还要坚持多长时间。在他们的眼中,坚持是最简单也是有效果的一种方式。
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被邀请到一所大学进行演讲,而演讲的主题又是有关成功。在演讲的当天,人们将礼堂围得水泄不通,因为有太多的人渴望从中汲取到成功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