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李嘉诚亲自来汕头考察,敲定了一项又一项的事情,在敲定了总投资后,李嘉诚经过慎重考虑,又给筹委会写了一封信,决定追加预算50%,信中写道:
吴主任委员南生先生
庄副主任委员世平先生赐鉴
大学筹重列位委员:
昨与庄世平先生晤面,藉审大学筹备工作进行情况。为使建校计划及设备购置各项预算更臻完善起见,本人兹特自动建议将照原定预算全部大学建设费港元三千万元增加百分之五十共为四千五百万元。以使此计划能臻较为完善效果。本函作为正式证实,尚希查照,列入预算案内。
上述捐款,配合筹备需要,每次调动当接获庄世平先生通知七日后当即如数汇上。
在过去筹备期中,歉以事备纷如,未克参加实际工作,但或有需本人效劳之处,敬烦由庄先生转知,自当悉力以赴。深盼在各位领导下,建校工作如期完成,早日发挥其长远而有价值之作用,为乡梓服务。庶几十年而后,乡亲子弟,均能受其教。进而日益发扬光大。瞻望前景,本人谨依欣切之心情,追随各位,以期乐观厥成。
专此奉达,并颂公祺!
敝李嘉诚 谨启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日
1986年,广东潮汕地区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经由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同兴建完成。汕头大学成立之后,李嘉诚从国外挖来名师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并且一直对汕头大学进行资金上的支持。在汕头大学筹建期间,即使是李嘉诚的公司面临较大困难时,他也没有停止对汕头大学的资助,他认为自己的事业可以破产,汕头大学却一定要办成。在李嘉诚曾给汕大筹委会的信中,他是这样写的:“……近年世界经济衰退,影响所及,本人面临十年来的最困难处境。各行业倒闭及亏损者甚多,本人所经营业务亦深受打击。上述捐赠,在个人今后数年之现金收入,已达饱和。但鉴于汕大创办成功与否,较之生意上及其他一切得失,更为重要。而站在国民立场,能在此适当时间,为国家尽心尽力,即使在可能面对较大困难的经济情况下,也一定要做这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一位记者问李嘉诚:“您对家乡潮州非常热爱,倾注了您不少心血吧?”
李嘉诚点头称是:“的确,我放了不少心血在家乡,没有任何一个生意比汕头大学更占用我的时间,最初10年我每次到汕大都工作直至凌晨两三点。几年前,我去汕头大学开校董会,市领导安排在饭后会见大群记者,被问及‘潮州人以你为荣,你又会否以身为潮州人为荣呢?’回答这个问题不可犹豫,我在两秒内便回答道:‘我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在我心中,同事中有不同民族,会说潮州话也不会有特别好处。潮州人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潮州人二战前多从事米铺、木材、煤炭、苦力、拉车等工作,近几十年潮州家庭也着重第二代教育。但是必须记着,身为中国人,事业有成当然应该对家乡有贡献,更要有远大思想,不只中国,甚至放眼世界。”
确如李嘉诚自己所言,相比起做生意、经营企业,他投入到汕头大学建设上的心血只多不少,汕头大学就像是李嘉诚精心呵护的一个孩子,李嘉诚将自己所有的热情和关爱都放在了这个孩子身上,他只要这个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从小因家境贫寒而没有上过几年学的李嘉诚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不遗余力地支持祖国的教育事业,香港大学医学院、香港公开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长江商学院、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以及李嘉诚教育基金等,都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巨大捐助。为了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教学条件,李嘉诚基金会曾启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在西部地区建立1万个接收中国教育卫星多媒体宽带广播的教学点,使1万所中小学校能运用这些设施提高教育质量。汶川地震过后,李嘉诚基金会所捐赠的善款也主要流向教育领域,被用于为震区内受灾学生(包括大、中、小学)设立特别教育基金,使受灾地区广大学生获得生活费及学费的资助。
李嘉诚曾说道:“我已经工作了60年,虽然事业上略具规模,但我也是经历过很多艰辛的事情,更知道战争、失学和贫病的滋味,了解在逆境中求发展的困难。命运的定律并非永远友善及如人所愿,每人际遇不尽相同,各有成就及失落,但我们不能因困难而削弱意志,因逆境而感到沮丧。命运不是定数,我们要力争知识,我是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人。”
在生意场上,越是富有的商人越是有社会意识。他们最愿意用捐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而其中得到捐助最多的,就是教育事业。
芝加哥大学的前身是由美国浸信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学校,1886年由于财政问题而倒闭。1890年,在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的慷慨捐助下,芝加哥大学起死回生,仅仅用了二十年时间,芝加哥大学就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成为现代大学的传奇样本,这次捐款也被洛克菲勒本人称为“最明智的一次投资”。
成立于1901年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如今已经成为一所世界著名的生物医学教育研究中心,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诞生于它的实验室,有2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与该校有密切关系。
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中国医学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负责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这所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现代知识的医学人才。
洛克菲勒去世后,得到了美国人这样的评价:“除了我们敬爱的总统,洛克菲勒堪称我国最伟大的公民,是他用财富创造了知识。世界因为有了他而变得更加美好。这位美国首席公民将永垂青史!”
多做点儿有益的事是乐此不疲的
我个人对生活一无所求,吃住都十分简单,我并没有多要财产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多做点儿对人类、民族、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乐此不疲的。
—李嘉诚
在公益慈善事业中,除了教育、医疗,对残疾人的关爱也是李嘉诚所重视的。在采访中,他屡屡提及“助无助者”,他说:“人在无助的时候,帮一下,是最有益的。”
1984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李嘉诚为其捐款200万港元。
1991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之后,李嘉诚为其捐款1.05亿港元。1991年8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名誉主席邓朴方率中国残疾人展能团和艺术团访问香港时,恰逢华东遭遇了水灾。李嘉诚得知后,率领港澳同胞纷纷为灾民捐款,邓朴方申明说这一次来香港不募捐筹款,但李嘉诚却执意要捐款,他向受灾的华东地区捐赠了5000万港元,又给中国残联捐赠了500万港元。
邓朴方对此深受感动:“我们把你的捐款作为‘种子钱’,每用1元,带动各方面拿出7倍以上的配套资金,用到残疾人最急需的项目上,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李嘉诚也对此深受感动,他称赞道:“每一个铜板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你们使用资金的效益这么高,令人佩服!你们所作的,是一项高尚的事业。”
李嘉诚后来向邓朴方要了有关残疾人事业的资料回去看。看过之后,他对邓朴方说:“我决定再捐1亿元,也作为一颗种子,你们只需争取四五倍的配套经费,便可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士。我捐钱,你们落实这个计划,为残疾人办事。”
在李嘉诚看来,为人类付出的意义远远超越赚取的价值,他一生的事业有两个:一个是不断赚钱的生意,一个是不断花钱的公益事业。先为人,再而为商,这是人生真正的宝贵的意义。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李嘉诚看来是非常乐意做的事情,在一次演讲中,李嘉诚说:“我相信,我已创立的一定能继续发扬,我相信基金会的同仁及我的家人,定会把我的理念,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命运或是以正确及高效率的方法,帮助正在深渊痛苦无助的人,把这心愿延续下去。
我希望,财富的能力可有系统地发挥。我们要同心协力,积极、真心、决心,在这个世上散播最好的种子,并肩建立一个较平等及富有同情心的社会,亦为经济、教育及医疗做出贡献;希望大家抱着慷慨宽容的胸怀,打造奉献的文化,实现我们人生最有意义的目标,为我们心爱的民族和人类创造繁荣和幸福。”
2001年2月,李嘉诚到中国西部地区去考察那里的教育以及医疗情况,他在2月20日,来到了他8年前捐资修建的甘肃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在那里,李嘉诚看到了很多正在积极康复的残疾人,李嘉诚亲切慰问了那些患者,还听一些患者对他说真心话,整个过程中,李嘉诚都是笑容满面,非常耐心,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尤其是当他听到几个残疾孩子的故事时,更加动容。其中一个叫田楠的孩子,从小就双耳听不见,正是因为李嘉诚资助的聋儿语训项目帮助她学会了说话,能够和健康的孩子一起在普通学校学习,能够过上正常孩子拥有的生活。现在,她已经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了,成绩也不错。田楠在说到激动处时,忍不住哭起来,李嘉诚心里酸楚,绕过半个会场走到田楠身边安慰她:“我听懂了,不要难过,忘掉不幸过去,未来会更美好!”
还有一个叫张静的女孩子,她非常不幸,本来她也可以拥有和常人一样的童年,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左腿,从此之后,她只能撑着拐杖走路,看到同学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她心里十分羡慕。在李嘉诚资助她装上假肢后,她又能和从前一样出门走路,去学校上学了。
还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他也是在一场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在李嘉诚的帮助下,才装上了假肢,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个小男孩仰着脑袋大声说:“李爷爷给了我新腿,我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挣好多好多钱,坐着大大的飞机去看您。”
…………
看到这些孩子虽然经历了挫折,但却没有被生活打倒,李嘉诚非常欣慰。临走前,他向秘书要来了自己的名片,将名片逐一递到了孩子的手上,让孩子们以后有什么事情就去找他。回到香港后,李嘉诚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并且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将来能够有大出息。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嘉诚指出,自己认为爱国应与生俱来,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亦实在令人惋惜。但不表示捐钱才算是爱国,没钱的人一样可以非常爱国,一样可以做许多对国家有贡献的事。
在英国有一个74岁的老人,他一无所有,穷困潦倒,但他却被媒体称为“当代英雄”,甚至被称为“圣人布洛克”。这个老人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住在用1美元租来的一所废弃校舍里,睡在一块破旧的垫子上,唯一陪伴他的是一只十几年前被他收养的流浪狗,他和流浪狗吃的用的都是别人送来的。
这样一个老人却创办了“偏远地区医疗志愿团”(缩写为RAM),已经在全球十多个国家为数十万穷人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老人名叫布洛克,他之所以要创立这样一个志愿团,是因为在他16岁随在政府任职的父亲到南美北部巴西与圭亚那的交界处时,一次意外使他从马上摔了下来,需要马上就医的布洛克被同伴告知,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医生,走路过去要26天时间。
幸运的布洛克挺过了那次意外事故。康复之后,他有了一个想法:要让偏远地区的穷人也可以免费看病。1985年,布洛克终于创办了RAM,RAM在全球多处地方救治了无数的病患,为了能够令RAM继续运作下去,布洛克一直努力,他自己过着最简朴的生活,为的就是让更多穷困地区的人们接受好的治疗。这就是布洛克的故事,一个两手空空的人,凭着一腔的热情缔造了一个慈善的传奇。
李嘉诚经常认为,有些人一生中无论生或死与这世界完全无关。假如只顾独善其身,对社会对国家不闻不问的话,那样的人有多少财富都没意思,死后与草木同枯而已。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他们纷纷帮助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正如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所说的:“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