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到平型关不久,林彪也赶到了。当时政委聂荣臻还在后面,林彪就领着参谋人员看地形,定下初步的战斗设想。在以后召开的干部动员会上,林彪作了战斗部署: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与涞源之间和灵丘与广灵之间,截断敌人交通线,阻止敌人增援;以三四三旅两个团为主攻,三四四旅一个团到平型关北面断敌退路,一个团作师的预备队。攻击部队全部在平型关东侧面设伏,准备给敌人以猛烈打击。这次战斗是按林彪的部署打的,取得了人所共知的胜利。
关于历史上的林彪,杨得志也说:“我对历史上林彪的认识,是他能打仗,对战术问题肯动脑筋,指挥打了不少胜仗。从中央苏区到解放战争,其间几十年,他率领部队打的胜仗,当然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和党中央的正确指挥,是他和各级指战员的共同功劳,但这中间也有林彪的一份。有一段时间把他神化了,说成是‘天才’是‘常胜将军’,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后来又把他说成军事上一无所知,根本不会打仗,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看法。”
对林彪的军事才能,老同志的看法是共同的,在人品性格上的看法,也相差不多。肖克说林彪“为人阴沉,过分自尊。”杨得志说:“林彪是个性格孤僻阴沉的人,平时很少说话,从不对下级敞开胸怀说什么。在中央苏区时这样,在长征路上也是这样,他常常一个人在一边,休息时也单独在一边,好像有什么心事,或时时在思考问题似的。”
听杨得志这么说,我想到了康克清大姐有一次说的话。在长征路上,她看到林彪行军休息时一个人躺在担架上,不和任何人说话,回去就对朱德说:“林彪休息时怎么也不和部队在一起。”朱德则说:“你不要去管他的闲事。”
读聂荣臻回忆录也能得到这样的证实。书中讲到中央苏区的林彪时这样说:“林彪当时才27岁,性格基本上是内向的,平时不太讲话,与他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很困难。”……
人从生到死,都在走着一条路。林彪也是如此。这个从湖北黄冈县走出的孩子,17岁参加共青团,19岁考入黄埔军校并加入共产党,由一名见习排长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到毛泽东选定的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接班人,所走过的是一条复杂的道路。就客观而言,时代造就了他,同样,是特殊的年代膨胀了他的野心,使其走向与其愿望相反的结果,颇能给人提供深沉的思考和启迪。
近几年,流传过一些记述林彪生平浮沉的书,我这里写的。只不过是几个原来在他指挥下战斗过的将军的只言片语。
罗瑞卿将军的几件遗物
俗话说:睹物思人。本来,任何一件小小的革命遗物,都是一粒炽烈的火种,能点燃起明亮的火花,照出逝者生前思想品格的一隅。
经罗瑞卿将军的夫人郝治平同志指点解说,摆在我面前的这些照片和文物,就像一个个电影镜头,映现了无产阶级久经考验的忠勇战士、我军杰出的领导人罗瑞卿同志,在烽火年代的生活和战斗画面,显示了他那英武、质朴、爱憎分明、坚贞不渝的品德和情操。
(一)
这一块怀表,虽然不是罗瑞卿同志亲自从敌人手里缴获的,却是他亲自交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看着这件江西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战利品,我就仿佛回到了50多年前的战斗岁月。
那是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l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中央红军4万人,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挥下,除留一部分兵力在赣江西岸活动外,主力则由分宜、清江一带移至便于退却的赣江东岸,集结在宁都县城以北的黄陂、小布地区。当时,担任红四军十一师政委的罗瑞卿同志,坚决执行“诱敌深人”的战略方针,带领部队来到小布附近一个河滩上,参加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的隆重誓师大会。他站在队列前面,聆听毛泽东同志对形势的估计,对胜利条件的分析。会后,他带领部队到达指定的地方待命,同时进行政治鼓动工作。12月30日晨,敌18师进至黄陂、小布以西约50余里的龙冈。红军按统一的命令,四面包围,发起攻击,于当晚全歼敌18师的两个旅和师部,敌师长张辉瓒以下9000人全部被俘。张辉瓒的一块怀表也成了红军的战利品。经上级批准,这块怀表由十师师长王良同志保管使用。1932年,王良同志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他临终之前,将这块怀表交给了罗瑞卿同志。
从那以后,罗瑞卿同志牢记战友的嘱托,把红军胜利的这一见证物,时刻带在身边。在长征中,罗瑞卿同志带着这块怀表跨过了波涛汹涌的金沙江、大渡河,翻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在抗日时期的频繁战斗中,罗瑞卿同志总是把这块怀表和机密文件、重要书籍放在一起,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一次,日军大规模“扫荡”,情况十分严重,部队进行轻装。罗瑞卿同志将怀表和一些东西深深埋在地下,细心做上记号。等到反“扫荡”一结束,他就赶忙把怀表挖了出来。建国后成立军事博物馆,他首先带头献上这块怀表,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红军是怎样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打胜仗的。
(二)
罗瑞卿同志是1929年秋天来到中央苏区的。开始他担任支队党代表;不久,担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在这期间,他坚决贯彻古田会议精神,生活上和士兵平等,战斗中冲在前边,并且重视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他的心,不但和干部、战士的心连在一起,也和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心连在一起。一枚小小的铜币,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一次,红四军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同志请一位邮差工人到白区去买报纸。罗瑞卿同志知道这位老癐生活很苦,就把买报剩下的两块银元,送给了他。老癐再三推辞不了,只得收下保存。后因生活所迫,他把这两块大洋换了40枚5分的铜币花用。用到还剩下最后一枚铜币的时候,再也舍不得花了,就作为纪念物收藏起来。后来,红军长征离开了中央苏区,国民党反革命派反扑过来,烧杀抢掠,茅草过火,石头过刀。这位老癐冒着风险,想方设法把这枚铜币保存下来。1950年,这位老癐从报纸上看到了罗瑞卿的名字,就把铜币寄给了罗瑞卿同志,附信中叙述了在国民党统治下十几年的苦难生活和当时对革命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强信念。
可是,谁能想到,这枚小小的铜币,当年躲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搜逼抄,却没有逃过林彪、“四人帮”一伙的黑手。在罗瑞卿同志横遭迫害的年月里,铜币和它的主人同陷囹圄,直到林彪垮台之后,才重见天日。如今,这枚铜币已经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
铜币啊,你和你的主人有着多么相似的命运!当然,你也和你的主人一样,一切灰土尘埃都遮不住你们熠熠的光彩!
(三)
一本题名《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的书,把我们带到了当年的延安。
凤凰山下,在毛泽东同志住的窑洞旁边的一孔窑洞里。正是罗瑞卿同志在精心写作这本书的地方。这是毛泽东同志交给他的任务。
那是在1938年,国共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刚形成。当时,总结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不仅是我军提高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的需要,也是对国民党军队进行宣传的需要。罗瑞卿同志接受这一任务之后,就日以继夜地进行“战斗”。他紧握笔管,时而凝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那时,他一定会想到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决议,一定会想到杀声震天的反“围剿”战斗,也一定会想到铁流二万五千里……他写下的是毛泽东的建军思想,是我军的丰富经验,是他自己做政治工作的切身体会。
在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同志为了使他集中精力,特地要他搬到自己身边来住;罗瑞卿同志也不失这个好机会,经常向毛泽东同志汇报,听取教诲。那粗糙的稿纸上,洒满了罗瑞卿同志的汗水,也凝聚着毛泽东同志的心血。每天,每夜,罗瑞卿都写啊,写啊。书稿终于写了出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书名,周恩来同志把书稿带到重庆印刷出版。这本书当时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清楚地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四)
延安火热沸腾的生活,珍藏在多少老战士记忆的宝库里。这里,雄壮的军号声,撩动着朵朵瑰丽的彩霞;嘹亮的歌声,在千山万岭间回荡:
铁打的胳膊铜打的肩,
一镢下去尺二三;
草根儿咯叭声响,
土块儿似浪上下翻。
在那些年月里,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从领导到普通工作人员,都参加了生产劳动。毛主席开地,周副主席纺线,朱总司令种菜。在他们的号召和带动下,解放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这张记载当年大生产场面照片上的罗瑞卿,先为红军大学教育长,后为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和学员们一样,扛起铁镢去开荒,去挖窑洞。他身高体壮,双臂有力,抡起镢头像雨点似的劈向梢林、茅草、狼牙刺,脸上、脖子上的汗水,滴湿了灰旧的军装。
劳动中,他是大力士;休息时,他又是活跃分子,和学员们一起说笑、唱歌;还常常应学员们之请,讲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的战斗故事。一次,在劳动间隙,他给学员们讲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时的情景,然后说;“我那次受伤,吃饭都困难,我是咬紧牙关啊!现在我们有困难,也要咬紧牙关,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他的话,犹如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增添了力量。
(五)
罗瑞卿同志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他喜欢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对篮球和排球,不但爱看,而且爱打。他是篮球场上的出色队员,也是排球场上的扣球好手。他任抗大副校长时,对学校的篮球队十分关心和支持,经常过问队员们的生活、思想和技术状况,使抗大篮球队成为打遍延安城的劲旅。球队和外单位比赛时,罗瑞卿同志只要有时间,总要去观看,站在球场旁边,鼓掌,喊加油。在抗大,有过“罗副校长提着马灯看篮球赛”的美谈。那时,延安没有灯光球场,罗瑞卿同志在天黑后就提着马灯,给球场照明。
1941年,罗瑞卿同志任太行山八路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部队住在农村里,他工作很繁忙,还是坚持打篮球。当时,他和郝治平同志刚结婚不久。每天晚饭后,他就抱着篮球,边走边喊:“打球了!”许多人应声而出,涌向村边一块平坦的地方。接着,就是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比赛结束后,他经常带着撕破的衣服、碰破的肘臂和膝盖的伤痕回家,算是给新娘郝治平晚上的见面礼。
啊!那是多么难忘的生活!战斗的欢愉,甜美的爱情,和谐地统一了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共同体!
34年之后,1975年4月,罗瑞卿同志在《忆往事书赠治平》诗中回忆当年的生活时说:“婚后在太行的岁月,确属艰苦难言的岁月,但也是我们感到十分美满幸福的岁月。这是我们的骄傲,亦足见我们相爱之革命基础及其情真心挚。”就在这次书赠郝治平的诗中,罗瑞卿同志写道:
多年经历诚可贵,
八载磨练更同心。
我等虽然遭陷害,
历史终能辨假真。
说得多么好!历史,这饱经沧桑的老人,是最公正不阿的啊!有人却要揪掉他的花白胡须,妄想把他改扮成一个百依百顺的天真小姑娘。这种狡诈、粗暴而又愚蠢、卑怯的行为,又怎能迷乱他识云破雾、善辨人妖的敏锐目光!现在,翻着跟头的过客,跃进了肮脏的去处;而真正的战士,却在磨炼中益增光彩!
是啊!“历史终能辨假真”。以上这些对往日回忆的片断。不正是历史老人向我们展示的一点分辨吗!
百万裁军的执剪者
人常说,军人不流泪,军人没有眼泪,然而,1928年入伍入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杨得志将军却告诉我们:“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战争年代,他曾一次次热泪涌溢;和平时期,他又一次次心热眼湿。血和火的考验铸就了他的英雄气概,那么,又是什么能牵动他心中的缕缕情愫……
北京的6月,天气已经开始热了,可清晨微凉的风却不紧不慢地将树梢吹得沙沙作响。翠绿油亮的叶片,抒唱着一支生机勃勃的歌。和往常的每个清晨一样,杨得志准时醒来,准时穿好衣服,准时走出房门,手里拿着那台小巧的袖珍收音机。他的脚步轻快有力,踏出咚咚的响声。桔红色的霞光沐浴着他中等墩实的身材。
虽然杨得志已是73岁的人了,可身体结实,头发乌黑,面色红润。是小时候劳动的锻炼,还是几十年军旅生活的馈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不管怎样,他就是靠这健壮的身体,担负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重任。每天他都忙极了,不是参加会议,就是批阅文电、听取汇报、找人谈话、下部队了解情况……而近一段时间,萦绕在他心头,占用时间和精力最多的则是部队精简整编的问题。
他正准备做早操,收音机里传出女播音员脆亮庄重的声音:
“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我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年内减少员额一百万……”。
杨得志停住脚步,凝神静听,一动不动的身躯,如同钢铁浇铸;两道浓眉一耸,眼圈却有些潮红,深沉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久久没有移动。
其实,对他来说,这原本不是什么新闻。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和总参谋长,他是这次百万大裁军的重要组织者之一,他亲耳聆听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所作的震动世界的重要讲话。
就在6天前,即6月4日邓小平接见出席军委扩大会议的代表。同他一起到会的,还有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以及李先念、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等领导人。
会场的气氛分外活跃,陆海空三军的高级干部,用发自内心的真诚掌声,欢迎自己的军委主席。身着中山装的邓小平,用他睿智的目光扫视着全场所有的人。
杨得志打从心里敬重邓小平。尽管在半个多世纪的军旅生涯中,他没有直接在邓小平的指挥下打过仗,但闻名遐迩的刘邓大军的太行山转战、中原大逐鹿,挺进大西南……,都令他对邓小平的文韬武略无限钦佩。特别是邓小平任总参谋长和军委主席以后,在精心设计全国改革开放蓝图的同时,又精心设计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他就是在这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从邓小平手里接任总参谋长职务,并在邓小平领导下主持总参谋部工作的。
在热烈的掌声中,邓小平开始讲话了。他使劲吸一口烟,轻轻弹掉烟灰,熟悉而浓重的四川口音,平静飞出他的胸腔,如同在战争年代作战方案定下之后,他在作政治动员,从容镇定语调铿锵,透出政治家、军事家的非凡风度。
“……为什么我们下这样大的一个决心把军队减少一百万?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即使国际形势恶化,这个裁减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必要。如果国际风云紧张,我们更要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