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33300000003

第3章 浮屠与佛(1)

“浮屠”和“佛”都是外来语。对于这两个词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的先后问题是有过很大的争论的。如果问题只涉及这两个词本身,争论就没有什么必要。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它涉及中印两个伟大国家文化交流的问题和《四十二章经》真伪的问题。所以就有进一步加以研究的必要。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成了正等觉以后的名号梵文叫做uddha。这个字是动词budh(觉)加上语尾ta构成的过去分词。在中文里有种种不同的译名: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多、部陀、毋陀、没驮、佛驮、步他、浮屠、复豆、毋驮、佛图、佛、步陀、物他、馞陀、没陀,等等,都是音译。我们现在拣出其中最古的四个译名来讨论一下,就是:浮屠、浮图、复豆和佛。这四个译名可以分为两组:前三个是一组,每个都由两个字组成;第四个自成一组,只有一个字。

我们现在先讨论第一组。我先把瑞典学者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所构拟的古音写在下面:

浮(b’iog/b’ieu/fou(Bernhard Karlgren:Grammata Serica,reprinted from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Stockholm,number12,1940,p.449,1233i)

屠d’o/d’uo/t’u(同上,p.136~137,45i′)

图d’o/d’uo/t’u(同上,p.143~144,64a)

复b’iok/b’iuk/fu(同上,p.398,1034d)

豆d’u/d’u/tou(同上,p.158,118a)

“浮屠”同“浮图”在古代收音都是-o,后来才转成-u;“复豆”在古代收音是-u,与梵文uddha的收音-a都不相当。梵文uddha,只有在体声,而且后面紧跟着的一个字第一个字母是浊音或元音a的时候,才变成uddho。

但我不相信“浮屠”同“浮图”就是从这个体声的uddho译过来的。另外在俗语(Prkrta)和巴利语里,Buddha的体声是uddho。

在rdhamgadh和Mgadh里,阳类用-a收尾字的体声的字尾是-e,但在rdhamgadh的诗歌里面有时候也可以是-o。我们现在材料不够,当然不敢确说“浮屠”同“浮图”究竟是从哪一种俗语里译过来的;但说它们是从俗语里译过来的,总不会离事实太远。

说到“复豆”,这里面有点问题。“复豆”的古音既然照高本汉的构拟应该是b’iuk-d’u,与这相当的梵文原文似乎应该是bukdu或vukdu。

但这样的字我在任何书籍和碑刻里还没见到过。我当然不敢就断定说没有,但有的可能总也不太大。只有收音的-u让我们立刻想到印度俗语之一的Apabhrama,因为在pabhrama里阳类用-a收尾字的体声和业声的字尾都是-u。“复豆”的收音虽然是-u,但我不相信它会同pabhrama有什么关系。此外在印度西北部方言里,语尾-u很多,连梵文业声的-am有时候都转成-u,“复豆”很可能是从印度西北部方言译过去的。

现在再来看“佛”字。高本汉曾把“佛”字的古音构拟如下:

b iw t/b’iu t/fu

一般的意见都认为“佛”就是“佛陀”的省略。《宗轮论述记》说:“‘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教字典也都这样写,譬如说织田得能《佛教大辞典》第1551页上;望月信亨《佛教大辞典》第4436页上。

这仿佛已经成了定说,似乎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这说法当然也似乎有道理,因为名词略写在中文里确是常见的,譬如把司马长卿省成马卿,司马迁省成马迁,诸葛亮省成葛亮。尤其是外国译名更容易有这现象。英格兰省为英国,德意志省为德国,法兰西省为法国,美利坚省为美国,这都是大家知道的。

但倘若仔细一想,我们就会觉得这里面还有问题,事情还不会就这样简单。我们观察世界任何语言里面外来的假借字(Loanwords,Lehnworter),都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现象:一个字,尤其是音译的,初借过来的时候,大半都多少还保留了原来的音形,同本地土产的字在一块总是格格不入。谁看了也立刻就可以知道这是“外来户”。以后时间久了,才渐渐改变了原来的形式,同本地的字同化起来,终于让人忘记了它本来不是“国货”。这里面人们主观的感觉当然也有作用,因为无论什么东西,看久了惯了,就不会再觉得生疏。但假借字本身的改变却仍然是主要原因。“佛”这一个名词是随了佛教从印度流传到中国来的。初到中国的时候,译经的佛教信徒们一定想完全保留原字的音调,不会就想到按中国的老规矩把一个有两个音节的字缩成一个音节,用一个中国字表示出来。况且uddha这一个字对佛教信徒是何等尊严神圣,他们未必在初期就有勇气来把它腰斩。

所以我们只是揣情度理也可以想到“佛”这一个字不会是略写。现在我们还有事实的证明。我因为想研究另外一个问题,把后汉三国时代所有的译过来的佛经里面的音译名词都搜集在一起,其中有许多名词以前都认为是省略的。但现在据我个人的看法,这种意见是不对的。以前人们都认为这些佛经的原本就是梵文。他们拿梵文来同这些音译名词一对,发现它们不相当,于是就只好说,这是省略。连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说这个是“讹也”,那个是“讹也”,其实都不见得真是“讹也”。现在我们知道,初期中译佛经大半不是直接由梵文译过来的,拿梵文作标准来衡量这里面的音译名词当然不适合了。这问题我想另写一篇文章讨论,这里不再赘述。我现在只把“佛”字选出来讨论一下。

“佛”字梵文原文是uddha,我们上面已经说过。在焉耆文(吐火罗文A)里uddha变成Pt nkat。这个字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Pt nkat,Pt nkte,Ptmnkte,Pt nakte,Pt nikte,Pt nnakte,Patt nakte,Patt nnakte Patt nkte,Patt mnkte,Patt mnakte。

这个字是两个字组成的,第一部分是pt-,第二部分是-nkat。

pt相当梵文的uddha,可以说是uddha的变形。因为吐火罗文里面浊音的b很少,所以开头的b就变成了p。第二部分的nkat是“神”的意思,古人译为“天”,相当梵文的deva。这个组合字全译应该是“佛天”。“天”是用来形容“佛”的,说了“佛”还不够,再给它加上一个尊衔。在焉耆文里,只要是梵文uddha,就译为Pt nkat。在中文《大藏经》里,虽然也有时候称佛为“天中天(或王)”(dev tideva),譬如《妙法莲华经》卷三,《化城喻品》七: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与这相当的梵文是:

namo’stu te apratim maharse dev tidev kalav n-kasusvar vin yak loki sadevakasminvand mi te lokahit nu-kamp

但“佛”同“天”连在一起用似乎还没见过。在梵文原文的佛经里面,也没有找到uddhadeva这样的名词。但是吐火罗文究竟从哪里取来的呢?我现在还不能回答这问题,我只知道,在回纥文(Uigurisch)的佛经里也有类似的名词,譬如说在回纥文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Suvarnaprabh sottamar jas tra)里,我们常遇到tngri tngrisi burxan几个字,意思就是“神中之神的佛”,与这相当的中译本里在这地方只有一个“佛”字。两者之间一定有密切的关系,也许是抄袭假借,也许二者同出一源;至于究竟怎样,目前还不敢说。

我们现在再回到本题。在pt nkat这个组合字里,表面上看起来,第一部分似乎应该就是pt-。但实际上却不然。在焉耆文里,只要两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的时候,倘若第一个字的最后一个字母不是a,就往往有一个a加进来,加到两个字中间。譬如 atra同tampe合起来就成了atra-tampe,ksu同ortum合起来就成了k swa-ortum,kalp同palsk m合起来就成了kalpapalsk m,par同krase合起来就成了parrakrase,paltsak同p se合起来就成了palskapase,pr k r同pratim合起来就成了pr kra-pratim,br hmam同purohitune合起来就成了brahmna-purohitune,spat同kom合起来就成了sapta-koni。中间这个a有时候可以变长。譬如 was同yok合起来就成了ws-yok,wal同nkat合起来就成了wl-nkat。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pt的原字应该是pat;据我的意思,这个pat还清清楚楚地保留在pt nkat的另一个写法patt nkat里。就现在所发掘出来的残卷来看,pat这个字似乎没有单独用过。

但是就上面所举出的那些例子来看,我们毫无可疑地可以构拟出这样一个字来的。我还疑心,这里这个元音没有什么作用,它只是代表一个更古的元音u。

说a代表一个更古的元音u,不是一个毫无依据的假设,我们有事实证明。在龟兹文(吐火罗文),与焉耆文pt nkat相当的字是P dnakte。我们毫无疑问地可以把这个组合字分拆开来,第一个字是p d或pud,第二个字是nakte。p d或pud就正相当焉耆文的pat。在许多地方吐火罗文(龟兹文)都显出比吐火罗文(焉耆文)老,所以由p d或pud变成pat,再由pat演变成pt,这个过程虽然是我们构拟的,但一点也不牵强,我相信,这不会离事实太远。

上面绕的弯子似乎有点太大了,但实际上却一步也没有离开本题。我只是想证明:梵文的uddha,到了龟兹文变成了p d或pud,到了焉耆文变成了pat,而我们中文里面的“佛”字就是从p d、pud(或pat)译过来的。

“佛”并不是像一般人相信的是“佛陀”的省略。再就后汉三国时的文献来看,“佛”这个名词的成立,实在先于“佛陀”。在“佛”这一名词出现以前,我们没找到“佛陀”这个名词。所以我们毋宁说,“佛陀”是“佛”的加长,不能说“佛”是“佛陀”的省略。

同类推荐
  •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为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他试图从跨文化和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全书分为六篇,有历史篇、礼仪组织篇、苏非篇、比较宗教篇、振兴篇、海外学者篇。虽然是一种从属于华夏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却是融汇了其他中文化优秀成分的独特文化,具有包容性、并蓄兼收的特性、灵活应变的能力及适应时世的机智。凭借如此跨文化的智慧和能力,中国穆斯林所承载的伊斯兰文化能够经历巨大的沧桑变动而一直不断发展和兴盛,且百折不挠地前进。
  •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内容简介:我生于莲花净地,门隅,藏语里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藏历火牛年(公元1697年)我被确认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同年十月,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勘破、放下、自在”,此为人生悟道的三个阶段。然我穷其一生,也未必参透。转眼几度春秋,当我回望那一世,三百年的红尘轮回,不过我一人而已。有人踏浪而来,有人乘风而去,几多风尘不朽,我就在这里。而我爱的人,便也随我留驻在时间的长河里。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一是多少

    一是多少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六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热门推荐
  • 倾城将皇后挂帅

    倾城将皇后挂帅

    她,南宫云澜是麟天国的长公主。原本该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却因自己皇弟的一道圣旨被远嫁他国。云澜不似其她公主,每天学习女工,吟诗辞歌赋。却独爱,练兵习武钻研兵法。世人皆知云澜整天舞刀弄枪,孰不知她温婉贤淑的一面,她的舞技天下无双却无人知晓。他,皇甫轩是西盛国的少年天子。无奈国家衰落皇甫轩空有满腔抱负却无地施展,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的命运有了巨变——听闻麟天国的长公主不仅有倾城之色且才干不亚于麟天国的皇帝,麟天的半壁江山是她打下的!皇甫轩心想,如若取了这样一个女人为后西盛必定国运昌隆!于是向麟天国求亲欲娶云澜为后!一切爱恨纠缠,从这开始
  • 极品圣殿骑士

    极品圣殿骑士

    这是一个异常极品的世界,主角注定将会踏上吐槽王的宝座..........轻小说,阶职,圣殿,驱魔师,吐槽,各种黑化。
  • 儿女情仇

    儿女情仇

    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之间的那些事儿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那些事儿女人和女人之间的那些事男人和男人之间的那些事北宋和契丹的之间那些事都是金钱惹的祸!控鹤牌,我们都来了!
  • 金屋里的爱恋

    金屋里的爱恋

    她是一代娇后陈阿娇,一心一意只爱刘彻一人,然而刘彻却处处拈花。备受冷落的她毅然决定废帝。携手刘陵公主——伪装的好姐妹,她周旋在阴谋与背叛间,她和卫子夫对抗,和刘彻抗衡。未料,事情尚未成功,刘彻便率先废后。落地长门,她问刘彻:“有没有爱过她。”
  • 王源之如果你爱我

    王源之如果你爱我

    张予曦喜欢易烊千玺,易烊千玺也喜欢张予曦,他们两个估计是六个人中最幸福的一对,其他四人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 成神之神路重修

    成神之神路重修

    神界在一场大战中毁灭,众神皆是轮回,众神为重建神界,踏上成神之路。被封印的龙族,凤族后裔,皆是成神之路上的重要伙伴,众神为救在大战中毁灭的神界,放下各自心中的结缔,团结一心,为重建神界一齐努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百态你来品

    人生百态你来品

    各种短篇故事,你们如果有好的故事也可以分享给我书友群
  • 贵女难弃

    贵女难弃

    重生醒来,是个被养父母遗弃的。以为傍个酷酷救命恩人,却不想人家根本对自己不屑一顾。卖身进入王府,虽步步维艰,如履薄冰,却还是被人算计!帅哥救命,却只是他的一颗棋子!我的家!到底在那里?无论前世今生,难道我都只是一枚弃女?
  • 沉沦好莱坞

    沉沦好莱坞

    一个没有任何记忆的人降临在美国的洛杉矶,开始了他从演员、导演过度到财阀的一生。经历多彩而璀璨,需要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