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顽固派也要起变化”
1940年2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宪政》A的演说。其中,在讲到促进顽固分子转化时,毛泽东分别采用了幽默与讽刺的手法。他说:同志们,你们以为会一开,电报一打,顽固分子就不得了了吗?他们就向前进步了吗?他们就服从我们的命令了吗?不,他们不会那么容易就听话的。有很多的顽固分子,他们是顽固专门学校毕业的。他们今天顽固,明天顽固,后天还是顽固。什么叫顽固?固者硬也,顽者,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进步之谓也。这样的人,就叫做顽固分子。要使这样的顽固分子听我们的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顽固分子是不能永远地顽固下去的,到了后来,他们就要变了……顽固分子,实际上是顽而不固,顽到后来,就要变,变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也有变好了的,也是由于斗,七斗八斗,他认错了,就变好了。总之顽固派是要起变化的。
这段话,毛泽东说得轻松巧妙,幽默诙谐。之中大多是用口语,类似拉家常。不过口语中还夹杂着文言。表面看来,像是咬文嚼字,实际上准确抓住了顽固派的本质。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要起变化的,顽固派当然也逃不脱这个法则,或者变得更坏,或者认错变好,只不过他们的变化来得更加不容易。再者,文中所说的“他们是顽固专门学校毕业的”和“变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真可谓大俗大雅,异想天开,令人惊诧。这种创造性的富有幽默效果的语言,谁听了之后不会笑出声呢?
接着,毛泽东又说:我看将来的结果,决不是顽固取消进步,倒是进步要取消顽固。顽固分子要不被取消,除非他们自己进步才行。所以我们常劝那些顽固分子,不要进攻八路军,不要反共反边区。如果他们一定要的话,那他们就应该做好一个决议案,在这个决议案的第一条上写道:“为了决心消灭我们顽固分子自己和使共产党获得广大发展的机会起见,我们有反共反边区的任务。”
这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果,但是完全符合事实逻辑。
国民党顽固派梦寐以求的,正是要达到反共反边区的目的。然而,事物发展的趋势却总是不遂他们的愿。他们倒行逆施,想借统一的美名,取消进步的陕甘宁边区,取消八路军和新四军,取消共产党,取消进步的人民团体,最终的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湮灭在全国人民汇成的要求抗日、团结、进步的历史潮流之中。这难道不正是那个决议案所规定的目的吗?只要认真体会就不难感觉到,支撑这段话的是毛泽东对于国民党顽固派在本质上的蔑视,还有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三、“革命力量要纯而又纯”
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者,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策略。但是在革命队伍中却有人主张依靠单兵独马,去同强大的敌人打硬仗,这是关门主义的策略。显然,关门主义对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一个极大的阻碍。
为了说明关门主义的危害,纠正其错误思想,以便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采用了讽刺的方法,将关门主义者幼稚可笑的想法公诸于众:革命的力量是要纯粹又纯粹,革命的道路是要笔直又笔直。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全部永世反革命了。对于富农,是一步也退让不得。对于黄色工会,只有同它拼命。如果同蔡廷锴握手的话,那必须在握手的瞬间骂他一句反革命。哪有猫儿不吃油,哪有军阀不是反革命?知识分子只有三天的革命性,招收他们是危险的。因此,结论:关门主义是唯一的法宝,统一战线是机会主义的策略。
这是毛泽东说的话吗?当然是。不过,是他借用关门主义者的口气在说话,或者说,他为关门主义者竖起了招牌。这些活灵活现的语言,用幽默的笔法讽刺了革命队伍中存在的关门主义思想。尽管我们看不见任何批判和否定的词汇,但是如此集中而典型地概括出关门主义者的言论,其错谬所在已经昭然若揭。
四、“霸王别姬”
毛泽东博古通今,也特别善于借古喻今。当他在文章里面对一些错误现象提出严厉批评的时候,经常令读者忍不住发笑;他的许多讲话常常博得满堂的笑声。人们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这里就蕴涵着幽默的力量。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思想是讲民主集中制问题。他严厉批评了党内存在的第一书记个人独断的现象。
毛泽东讲了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是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火了,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这时候郦食其已经60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意见……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跨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毛泽东的这番话意思很清楚,就是要批评家长制作风,倡导民主作风。但是,他运用的批评方式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先是用生动传神的语言讲了一段历史故事,把刘邦和项羽对待不同意见的两种态度摆在人们面前,然后又把一些第一书记与刘邦和项羽放在一块儿对比,含蓄委婉地表明了他对缺乏民主作风的一些领导干部的批评意见。
不过他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施展语言大师的技巧。他以前面的语言作铺垫,概括说明了西楚霸王项羽不能虚心纳谏,最终落得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霸王别姬”的历史典故。特别是当人们读到有错不改的领导干部总有一天要“别姬”时,都会惊叹毛泽东超凡的幽默技巧。他把幽默的语言氛围推向了更高的境地。据说,当时聆听毛泽东讲话的许多领导干部听到“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的时候,都高兴得笑出了声,人们纷纷赞叹毛泽东超凡脱俗的幽默技巧。
毛泽东真是妙语惊人!
英国女作家韩素音评价毛泽东语言时说过:毛泽东的幽默感来自辩证法,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一眼看到事物的对立面,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他的语言特色,也是他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的特色,他的幽默有时真是锋芒逼人。
毛泽东的文章语言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启迪着人们的思想,让人们过目难忘。他融古通今,博采众长,勇于创造,自成一格。他精美绝伦的语言形象深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他以语言运用方面的卓越成就,开创了书面语言的一代新风,赢得了“语言大师”的美誉,为文章写作园地树立了一座崇高而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