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时像个大赌局,谁也不可能总是赢家,谁也不可能老是输家。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经得起大风浪,我们只有在惊涛骇浪中,才能认清自我。输是什么,失败是什么?什么也不是,只是离成功更近了一步;赢是什么,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往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居庙堂之高,退出江湖之远,都能挥洒自如,得其所哉。在此,《菜根谭》告诉我们,如何直,怎样屈;何时当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何时应挂冠归去,散淡入林;更告诉我们那些取得功业成就的基本要素、方法技巧和正确心态。
【原典】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释】
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心里常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提高道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顺耳,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么这一生就如同浸在毒药中一样。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有不聪明的时候;一个有着最大智慧的人,也有着智慧的盲点。因为人毕竟是人,人是情感动物,在情感的支配下,智慧也有着一个空白点,这个空白点会偏离、误解或忽略一些东西。那么,怎么办呢?怎么样来充实矫正,填补这个空白点呢?恭听忠言就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途径,它能避免片面、武断,以及因思维的偏差和冲动而导致的错误。句子中“逆耳”,意为不中听,不好听。“拂心”,指不顺心。“砥石”,本指磨刀石,比喻磨砺修身。“快心”,即称心如意。简明来说,这段话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尽喜欢听一些恭维、漂亮话,有些不好听的话,也应该听,而且还应该更认真、更虔诚地听。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只有听得不同意见,广纳群言,才可以吸收好的建议。哪怕是真正的逆耳之言,也要虚怀若谷,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易喜易怒,轻口薄舌只是一种浮躁用事,须努力克服。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军逼近秦都咸阳。秦王子婴驾素车,乘白马,系颈套,捧着传国玉玺跪于车道旁,俯首请降,它标志着秦朝正式灭亡。
刘邦来到秦朝宫殿里,只见这里雕梁画栋,曲榭回廊,构筑精致,规模宏大。后宫一班美人怯生生地前来迎接,个个有姿有色,看得刘邦眼都直了。刘邦在家乡就是个酒色之徒,见到眼前这班美人,不由春意回荡,禁不住飘飘然起来。
正在他出神的时候,一个声音传入他的耳中:“沛公是安天下呢,还是图个富贵就行了?”刘邦一看,原来是樊哙。屠夫出身的樊哙跟随刘邦转战多年,在这关键时刻,给刘邦来了个有益的提醒。刘邦也知樊哙说得对,不过这送上门来的享受,他还是不甘心放弃。于是,他说了一句:“就在这儿住一晚。”看来,他没有离开的意思。
不知什么时候张良也进来了。他对刘邦说:“秦政无道,所以您才有可能到达这儿。现在刚入咸阳,就想在此享乐,恐怕今日秦亡,明日就是您的末日了。古人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公听樊哙一句话,免得祸从天降。”
刘邦有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他连忙离开秦宫,回到驻地,并召集关中豪杰父老,与之订立了著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既废除了秦朝暴政苛法,又保护了私有财产,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关中一带秦民莫不为此而欢欣鼓舞。
项羽在巨鹿击败章邯后,得知刘邦已进入关中,便预感到刘邦要与他争夺天下。于是,马不停蹄地指挥自己的队伍奔关中而来。那时,项羽有四十万人,刘邦才十万,从实力上说相差一大截,无论如何刘邦也不是项羽的对手。好在刘邦听了樊哙、张良的话,及时回军,摆出一副不与项羽争天下的姿态,这才避开了项羽的锋芒,从而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刘邦能夺取天下的重要保证。
人们做事,总会出现和发生一些问题和缺点,就看你如何去对待。遮遮掩掩,有时也能过去;将错就错,也不一定会出什么大问题。然而一旦成为习惯,就会给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敢于正视问题,敢于接受不同意见,不仅不会损失什么,你的形象反而会好得多。
【原典】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译释】
被垂恩重用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得意时应“见好就收”、急流勇退;挫折和失败反而使人走上成功之路,因此遭受不如意事的打击时,千万不可放弃。
得意回首,拂心莫停
达观权变,进退适宜
权力最能腐化人心,而人由于贪恋名利,往往会招致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而从做人的角度看,得意时更要谨慎,不骄不躁。至于后一句话其意义更明显,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个人不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受了挫折不要气馁。
孙武在历史上的主要事迹发生在吴国。孙武到达吴国之时,吴国正值多事之秋。吴王阖闾是位胸有大志、意欲有所作为的君主。他想使吴国崛起,首要的打击目标就是近邻也是强邻楚国。只有打击了楚国,吴国才有出头之日。
阖闾的意图与受到楚平王迫害从而全家被杀的伍子胥不谋而合,遂决意对楚一战。面对强大的楚国,伍子胥也没有把握必胜,于是他找到了隐居于吴的孙武,认为有了他的帮助,灭楚报仇不成问题。
伍子胥先后七次向吴王阖闾推荐孙武,称赞孙武之文韬武略,认为要兴师灭楚,孙武首当其选。
终于,吴王决定召见孙武。交谈之下,孙武将他的兵法十三篇与吴王娓娓道来。吴王阖闾聪敏过人,一闻之下连声道好。两人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十三篇兵法都讲完了。吴王阖闾礼敬孙武,下决心用孙武为将,筹备伐楚。
公元前506年,楚国派兵包围了蔡国都城上蔡。蔡人拼命抵抗,并联合唐国,向吴国求救。
于是,这年冬天,吴王以孙武、伍子胥为将,其弟夫概为先锋,亲率大军进攻楚国。按照孙武的筹划,大军六万乘船从水路直抵蔡都,楚将囊瓦见吴军势大,不敢迎敌,慌忙退守汉水南岸,蔡围遂解。蔡、唐遂与吴军合兵一处,向楚国进发。
吴军迅速通过大隧、直辕、冥关这三个险要的关隘,如神兵自天而降,突然出现在汉水北岸。楚军统帅囊瓦乱成一团,攻守不定。先听人献计分兵去烧吴师舟楫,主力坚守不出,后又下令渡江决战。于是率三军渡过汉水,于大别山列阵以待吴军。孙武令先锋队勇士三百余人,一概用坚木做成的大棒装备起来,一声令下,先锋队杀入楚阵挥棒乱打,这种非常规的战法一下子打得楚军措手不及,阵势大乱,吴军大队掩杀过来,楚军大败。
初战得胜,众将皆来相贺。孙武却说:“囊瓦乃斗屑小人,一向贪功侥幸,今日受小挫,可能会来劫营。”乃令吴军一部埋伏于大别山楚军进军必经之路,又令伍子胥引兵五千,反劫囊瓦营寨,并令蔡、唐军队分两路接应。
再说囊瓦那边,果然派出精兵万人,人衔枚、马去铃,从间道杀出大别山,来劫吴军大营。不用说,楚军此番劫营反遭了孙武的埋伏,被杀得丢盔弃甲,三停人马去了两停。好容易脱难逃回,营寨又让吴军劫了,只好引着败兵一路狂奔,到柏举方才松了一口气。这时楚王派来了援兵,可援兵将领与囊瓦不和,两人各怀二心,结果被吴军先锋夫概一阵冲杀,囊瓦军四散逃命,囊瓦本人也逃到郑国去了。
这时吴军已进逼楚都郢城,楚昭王倾都城之兵出战。两军最后决战,孙武设计用奇兵大败楚军,吴军直捣郢都。郢都为楚国多年营建,城高沟深,易守难攻,又有纪南城和麦城为掎角之势,要想占领楚都,夺取最后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武也深知攻城之难,在他的兵法里将之归为下下之策,搞得不好,旷日持久曝兵于坚城之下,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也难逃覆灭的下场。孙武艺高人胆大,把全军一分为三,一部引兵攻麦城,一部攻郢都,自领一军攻纪南。伍子胥不负众望,率先使计让吴军混在楚败军之中混入麦城,赚开城门,破了麦城。而孙武在攻城之前先察看了地形,见漳江水势颇大,而纪南城地势较低,于是令军士开掘漳水,引漳水入赤湖,又筑起长堤围住江水,使江水从赤湖直灌纪南城。水势浩大,直灌郢都,纪南不攻自破,孙武率军乘筏直攻郢下。楚昭王领着妹妹连夜登舟弃城逃命,文武百官霎时如鸟兽散,连家眷都顾不得了。孙武伐楚至此大获全胜。
此次伐楚,虽然没能最终灭掉楚国,但强大得一直令中原诸国寝食不安的楚国,这次居然让向来被人看不起的蛮夷之邦吴国攻破国都,这件事本身就够震惊天下的了。从此楚国长时间一蹶不振,难有作为,吴国则开始了它的霸主生涯。
破楚凯旋,论功当然孙武第一,但是孙武非但不愿受赏,而且执意不肯再在吴国掌兵为将,决心归隐山林。吴王心有不甘,再三挽留,孙武仍然执意要走。吴王乃派伍子胥去劝说,孙武见伍子胥来了,遂屏退左右,推心置腹地对伍子胥说:“你知道自然规律吗?夏天去了则冬天要来的,吴王从此会仗着吴国之强盛四处攻伐,当然会战无不胜,不过从此骄奢淫逸之心也就冒出来了。要知道,功成身不退,将后患无穷。现在我非但自己隐退,而且还要劝你也一道归隐。”
可惜伍子胥并不以孙武之言为然。孙武见话不投机,遂告退,从此飘然隐去,不知所终。
后来,果如孙武所料,吴王阖闾与夫差两代穷兵黩武,不恤国力,最后养虎遗患,败在越王勾践手下,身死国灭。而那个不听孙武劝告的伍子胥却早在吴国灭亡之前就被吴王夫差摘下头颅挂在了城门上。
得意时早回头,失败时别灰心,这是人们长期生活积累而得到的经验之谈。
【原典】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释】
最伟大的丰功伟绩,也承受不了一个骄矜的“矜”字所起的反作用;即使犯了滔天大罪,只要能做到一个懊悔的“悔”字,就能赎回以前的过错。
骄矜无功,忏悔消罪
有功莫狂傲,悔过须自新
人最宝贵的是要良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不要觉得有点功劳就了不得,就可以率性而为。应该懂得居功之害以及“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句子中“矜”,即骄傲、自负。“弥天”,指满天、滔天的意思。这一段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戒骄”,二是说“悔罪”。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弗居”,就鲜明地提出了“无为”的思想。
道家的思想是出世的,但道家的始祖老子并不反对建功立业,而且十分看重个人的功业,他只是主张建功而不居功,打天下建天下而不占有天下,独享天下。“功弗居”,这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人生观。
“功成身退,自然之道”,这是一种非常积极高尚的人生观,每个人的责任就是献身社会,在政坛、在战场实现个人的价值,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等自己的使命完成以后,马上就应该隐退,空出舞台让后来人演绎更辉煌的历史剧。如果打下天下就占有天下,那与强盗的抢劫有什么两样呢?
康熙登基时才八岁,不能料理国事,国家一切大事都由四位辅政大臣代理。这四个人是鳌拜、索尼、苏克萨哈和遏必隆。其中拿大主意的是鳌拜,然而鳌拜是一个专横跋扈、野心勃勃的人。他利用其他三位辅政大臣的软弱退让,极力扩大自己的权势。凡是向他巴结献媚的,都受到提拔重用;凡是不肯顺从他的,不是被排斥罢黜,便是遭到不意陷害。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及大臣苏纳海、朱昌祚等人就因为与鳌拜持有不同的意见而遭到杀身之祸。他甚至经常在康熙皇帝面前耀武扬威、呵斥他人,而且多次擅自以皇帝的名义假传圣旨,滥用权力。朝廷内外的大小官员,凡是稍有一些正义感的,无不对鳌拜一伙的为非作歹恨之入骨。可是鳌拜的心腹党羽遍布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重要机构,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谁也奈何他不得。
康熙立志要做一个像汉武帝、唐太宗那样有作为的皇帝,因此对鳌拜擅权十分不满,决心改变大权旁落的状况。于是在他亲政不久便下令取消了辅政大臣的辅政权,使鳌拜的权力受到限制。可是,这样一来,他们之间的矛盾便日益激化起来。鳌拜虽然意识到康熙要夺自己的权力,但却误认为“主幼好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非但不加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在群臣向康熙朝贺新年时,鳌拜竟然身穿黄袍,俨如皇帝。在他托病不朝、康熙亲往探视时,他把刀置于床下,直接威胁皇帝的安全。对于鳌拜这些欺君罔上的行为,康熙已经忍无可忍,决心采取果断的措施,把他除掉。
康熙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他知道鳌拜的势力大、党羽多,除掉他不是很容易的,必须要计划周密,谨慎从事。
他一方面把近身侍卫索额图、明珠提拔为朝廷大臣,作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以便通过他们联络朝廷内外反鳌拜的势力;另一方面又给鳌拜封官加爵麻痹他,使之放松对自己的警觉。与此同时,一个擒拿鳌拜的计划也酝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