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两年前,阜景街再次进行全面修缮,工程包括绿化景观、建筑外立面整治、市政道路调整铺装、户外广告牌匾整治、夜景照明工程、城市设施移改更新、增加无障碍设施等系统。在道路整治工程中,从阜成门内大街至西四东大街的机动车道重铺沥青路面,更换花岗岩路缘石和人行步道重铺仿古青砖。历代帝王庙大门前铺设大八字花岗岩地面。拆除白塔寺门前铁栏杆等。在阜成门西侧西二环路段还实施了示范街建设工程。工程对沿街的住宅楼外立面进行粉饰,规范空调室外机。对路段上的市政管线、道路两侧的架空线、公交车站牌、候车棚等设施都进行了整治。在整修施工中,按不同的景观需要,种植了国槐、毛白杨、银杏、垂柳、碧桃、油松等树种,完善道路两旁植物围合界面,突出了西二环路的“绿色城墙和绿色项链”景观。在分车带内间隔设置了花架,种植观赏花草。在顺城公园内新增放了精美雕塑。这些都提升了阜景街西侧城市主干路景观的观赏性。
继2011年阜景街再次启动大修,2013年对属于文保区的西安门大街、文津街、北长街、府右街、灵境胡同、西黄城根南街等几条老街再加整修,改造风格不协调的建筑外观。通过一番治理修缮,街面临建和违建被拆除了,以前街头花花绿绿、杂乱无章的广告牌被摘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红墙灰瓦的外立面和古色古香的牌匾。西安门大街北侧北大妇产儿童医院,主楼平顶上原来立着大大一个白底红字的铭牌。远远望去,与整条街灰色主基调很不协调。经改造主楼不仅恢复了西洋风格的尖顶样式,原先的铭牌也去掉了,医院名牌改为印在灰色的山墙上。这既方便了求医者辨识,又与周边的色调协调统一,两全其美。医院门前不远处有一个拆除了违建后留下的转角空间,整改中这里建起一座凉亭,设置了座椅、影壁,形成了一处古朴的树荫小广场。
在对文津街提升整修中,西城区环境办使用节能环保灯具,对国家图书馆分馆、北海公园进行夜景照明改造。工程人员在设计上着力挖掘文化内涵,沿街安装了“福”字树池篦子,墙垛上排砖采用艺术处理,墙砖与花窗使用多样砌法,栽种含有寓意的植物品种和铺装有古典园林特色的步道,在一处处细节上力求展现出地区的文化底蕴。
(二)胡同民居的修缮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西城区政府和房管等部门在阜景街南北两侧胡同民居中实施危旧房改造的步伐加快。白塔寺路口东南方的山门胡同、鲜明胡同、留题迹胡同、南四眼井胡同等多条胡同里先后拆除了危房,建起了新楼,让原住居民回迁。2005年,在白塔寺北侧又启动了“拔危楼工程”,让金果胡同4号简易楼、后半壁街危楼和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福绥境大楼共48户居民迁入新居。紧接着居住在西廊下胡同、中廊下胡同、大玉胡同、小玉胡同、冰洁胡同、秀洁胡同、宏茂胡同、前秀才胡同等胡同的居民,拆迁后分别住进了玉廊东园小区、西派国际公寓小区内。始建于2000年的富国里小区,东与西四北三条社区相邻,包括楼房27栋、平房院113处,有常住人口2794户,7260人,多数为回迁居民。
在阜景街南北两侧胡同内,住平房的居民仍人数众多。2006年,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白塔寺北面的苏罗卜胡同248间直管公房由区新街口房管所全部推倒重建。施工中完成了各院落的户厕升级、地面硬化、污水主管线改造、使用灰砖砌筑门楼、院墙,以保持街巷的传统风貌,让居民感到满意。
在西城区实施人文奥运便民工程中,由政府投资,区房地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对阜景街周边胡同进行综合整治。房管工人入户为每一家厨房接入自来水,安装水表和电表。上下水更新,低洼院垫高。黄土小院换铺水泥方砖。四、五类房屋翻挑大修,屋面整修。同时街巷违法建设、乱堆乱放、违规广告的拆除治理也逐处展开。经整治胡同道路平坦,立面整洁,使居民生活舒心,出行便捷通畅。
西四北一条至八条胡同平房区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3年,西四北平房区实施煤改电工程,居住于此的5000多户居民告别了小煤炉,采用电能取暖。由于平房区电力设备较陈旧,加之家家居民几乎都安装了有线电视、通信线路、教育网络等,使该地区空中电线密如蛛网。西城区政府在推行煤改电工程中投资1.2亿元,将所有架空电线埋入地下。施工中安装了1.5米高的箱式变压器70座,地箱230座,铺电缆60千米,拔除旧电线杆380多根,安装了新式庭院式双球路灯杆245根。西四北平房区的住户一举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燃煤生活。如今楼房居民所拥有的设施,这里的平房住户也一一能享用到。
(三)宜居都市一隅的打造
2004年西城区进行区划调整,阜景街南北两侧成为西长安街、什刹海、金融街、新街口四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此次调整对于阜景文化街的保护、管理和开发有着重大意义。各街道都设有服务中心的机构,在综合救助、社保、再就业、街区治理、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向居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着力将阜景街周边打造成居住舒适、购物方便、道路顺畅、环境和谐的宜居之地。
位于赵登禹路169号的平安医院,在早曾是美国天主教会开办的安康医院。新中国成立后即成为一处保健所。1960年,这里更名为福绥境人民公社医院,开创了福绥境地区最早针对老百姓的基本医疗服务。1969年医院更名为福绥境街道医院。1979年医院再次更名为福绥境医院。1989年,医院新楼建成竣工,主楼4层,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1990年5月,福绥境医院与西城区精神卫生保健所合并,成为西城区一所以精神卫生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承担西城区精神卫生防治管理工作。医院因邻近平安大街,于1998年注册更名为平安医院。平安医院积极开展社区居民保健和精神病患者治疗工作,从2000年创办了第一个社区卫生站,10年间已建立起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着11万余人的社区医疗管理任务。医院多年来为社区居民医疗保健带来了极大便利。曾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西城区先进集体”“西城区服务奥运好团队”等称号。
福绥境地区早在1986年就建起一家养老院。街道办事处在小弓匠胡同1号院内因陋就简开办了这所养老院。当时是北京为数不多的几所养老院之一。供老人居住的房间有五间,每间两张床。养老院开办后,得到附近居民和单位的大力支持,节假日常有单位和学校来人慰问,医院每月到此为老人检查身体。办事处的领导在重大节日还要组织老人到饭店会餐。这家养老院规模很小,开办时间却较长,并受到各界好评。
2006年,新街口办事处又在宫门口三条开办了福寿轩敬老院。这是一座二层小楼,算上地下室,使用面积达890平方米。有房间16间,内设30张床位。安装有空调、电视机,床位旁有紧急呼叫系统,24小时有人监护。由专职厨师为老人准备膳食,有专职服务员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有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这处养老院还开办了老年日间活动所,附近居住的老人们可以在此午餐、午休,参加养老院的各项活动。院方为老人安排了多项文体活动,有棋牌、唱歌、舞蹈、模特、书法等。院内还设置了图书馆,订有几十种报刊,存放几千册图书(由西城区图书馆定期调换)。敬老院拥有10位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修脚等服务。来到这所养老院的老人颇感生活丰富多彩,舒适温馨。
居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保障,自然而然有了文化生活上的追求。为丰富居民的生活,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一直以来在社区鼓励支持居民开展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组织了歌舞队、健美班、书法班、摄影班等,举办了文化、时尚、保健等讲座、棋类、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等比赛。金融街街道还专门建立了文化中心,组织指导街区居民和企业员工开展多方面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