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土城遗迹、明北京城城墙遗迹古城垣景区的修缮和开放,以实物的形式向人们宣传古老城墙的历史,展示了北京城的历史风貌、雄伟气魄,使世人对元大都土城和明北京城城墙遗存的历史及其重要价值的整体认识和了解得到加深,同时加强了文物保护意识,减轻了因人为因素导致古城墙墙体残迹损坏的问题。
3.重现京郊“六景”
重现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逐渐形成的京郊风景名胜区,也是“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西郊风景名胜区,是指以“三山五园”着称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风景胜地。
——整治颐和园周边环境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重现西郊颐和园名胜风景胜地作为“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之一,其保护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完成颐和园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和重点文物建筑修缮。从实施以来,颐和园积极实施了多项古建修缮工程,以“尊重历史,科学保护,服从现实,永续利用”为原则,重点修缮园区内诸如排云殿、佛香阁、四大部洲等各组重点工程。例如,2003年,对耕织图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种植树木4000余株,绿化铺装10多万平方米,彻底改善了颐和园西部景区的自然环境。2006年完成佛香阁景区古建筑群的最大规模保护性修缮工程。2010年11月,四大部洲修缮工程启动。二是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规划的综合整治,力图恢复颐和园周边的历史人文环境氛围。自从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完成好保护颐和园,保护周边的环境,不得任意采取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世界遗产的措施,认真、切实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实际举措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颐和园及其附属搬迁、腾退、修缮等以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展开,经过数年的努力,增加了颐和园围墙周边的绿化缓冲范围,有效地保护了颐和园的视觉景观。
——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
2000年,《圆明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多年来,利用“人文奥运”的契机,圆明园的腾退、搬迁和清理工作全面展开,且成绩显着,经过努力,大批遗址得到恢复和整理,极大地增加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游览范围。从2008年开始,加大圆明园遗址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同时,修复园内唯一现存的古建筑正觉寺。
正觉寺是一座典型的皇家佛寺,位于圆明园绮春园的西侧,是圆明园唯一幸存保留至今的古建筑,占地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49平方米,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五佛殿、三圣殿、文殊亭、六大金刚殿、最上楼等建筑,是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建筑群。1860年和1900年,圆明园两度罹劫时,正觉寺均幸免于难。正觉寺曾先后作为北洋政府代国务总理的私人别墅、清华大学教职工宿舍,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北京海淀机械制造厂等三家企业的厂址。2002年,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和海淀区委区政府启动正觉寺的修缮和复建工作。
2010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2011年7月,正觉寺复建保护工程全面竣工,并对外试开放。
——香山公园内外环境整治
香山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为基址建成的行宫御苑,也是北京的名山之一。
香山是一座完全的山地园,分为三部分,即内垣、外垣、别垣。
内垣是主要景点和建筑荟萃之地,包括宫廷区和古刹香山寺、洪光寺两座大型寺庙,其间散布着璎珞岩等自然景观。外垣是香山的高山区,面积广阔,散布着15处景点。别垣位于静宜园北部,包括昭庙和正凝堂两组建筑。
香山园内外进行环境整治工作的具体措施是:严格控制周边建设,拆除影响景观的违章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文物保护的管理等。2007年以后有计划地修复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例如昭庙、勤政殿等。2010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投资近4000万元修复香山昭庙。昭庙的全称为宗镜大昭之庙,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它是为迎接西藏班禅六世进京而特地建造的一座行宫,仿照西藏日喀则扎十伦布寺建造。昭庙先后于1860年、1900年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修缮工程于2011年10月竣工,最大限度地再现了昔日昭庙建筑群的历史风貌。
——团城演武厅整修开放
位于北京西山下香山南麓的团城演武厅,是北京仅存的一组集城池、殿宇、亭台、校场混为一体的武备建筑群。
团城演武厅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原为征战大小金川训练部队健锐云梯营演武之地,也是乾隆皇帝阅兵的场所,乾隆皇帝曾在此检阅八旗军队。主要建筑为团城、演武厅、东西朝房、西城楼门、碑亭、放马黄城等,建筑布局别具特色,建筑宏伟壮观。清代以后,团城逐渐荒废,抗战时期又遭到严重损坏。从1988年开始,市政府出资分批次对团城演武厅各主要建筑进行修缮,同时还开展了诸如东西朝房等附属建筑的复建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修缮复建工程全部完成,并于2004年正式对社会开放。
(2)北京段长城风景保护区。北京北部山区的长城,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亦是世界公认的历史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多次拨款修缮长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先后以复原的方式修缮了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居庸关等长城及关隘,修复长度达20余公里,现阶段对社会开放的有10余公里。
长时间以来,长城和长城风景保护区在取材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建设性破坏、修复性破坏四大破坏主因的作用下,管理和保护困难很大。长城保护现状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2006年底,《长城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出台,依据这部专门法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长城的保护,规范了长城的利用行为,对破坏行为依法论处。
近年来,随着“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的实施,全面启动其他交通要冲中的长城保护工程,尤其是长城各景区周围环境整治,制止不合理的开发,将人类活动对长城造成破坏等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成了当务之急。加强对长城的保护,提升长城资源在文化教育、旅游发展等方面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并结合北京市实际,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效益,建立发展长城沿线旅游,将其作为一个长久性发展的绿色产业,无疑是长城保护的最优方案。这一方案利用丰富的长城资源和政策优势,着力发展游览观光事业,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而实现长城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3)帝王陵寝保护区。按照古代星象占卜风水理论的说法,北京是一个充满“王气”的地方。三千年来,从燕王开始直到帝制的消亡,北京的王气长盛不衰,显示王气最重要的地区就是帝王陵寝。而北京最重要、知名度最高的帝王陵寝当属房山云风山的金陵遗址和昌平天寿山麓的明十三陵。
位于房山区大房山麓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
1155年,金海陵王迁都于燕,即金中都,经过金海陵王(完颜亮)、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五世60年的营建,形成面积约0平方公里的大型皇家陵寝。陵区分帝陵、妃陵及诸王兆域三部分。陵区以神道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布局,由石桥、神道、石踏道、台址(鹊台、乳台)、东西大殿、陵墙、陵寝等结构组成。其规模远大于明十三陵,气势恢宏。金陵毁于明代,一座金碧辉煌的皇家陵园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2001-2003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太祖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探明了主陵区墓葬布局和建筑遗迹。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遗存,包括雕刻精美的汉白玉双龙石栏板、雕花纹石台阶、汉白玉斗拱、高大的石座龙,还有龙首鸱吻、迦楞频伽、妙音鸟等珍贵文物。
对于研究女真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宋代文化都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金史及其变迁提供了一手资料。
金陵的保护和管理是北京文物界的重要工作之一。主管部门为此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原则,不断加强陵区的有效管理,并将其与十字寺纳入管理范围,使之成为一个文物建筑组群,联合集中保护。从2003年开始,主管部门先后投入大量的资金对陵区进行修缮和养护,并采取措施杜绝破坏文物的现象。同时向各界宣传金陵的重要价值和保护的意义,教育人们爱护文物和保护文物。这些工作不但发展了地方的经济,而且还提高了金陵的知名度。2006年,金陵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是明朝迁都北京后皇帝陵墓的总称。十三陵历史遗迹和文物遗存丰厚,景区环境得天独厚,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自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为进一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内涵、强化文保意识,提升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和十三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水平,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对保护区的文物保护管理及各陵寝建筑群的修缮和管理。2003年,政府拨款对康陵、庆陵、泰陵三座建筑群进行修缮和建筑基址的整理。同时,也加大对保护区的整治工作力度,对保护区内现有的不符合规划或者影响文物和环境风貌的非文物建筑、构筑物,根据有关文物保护和规划的要求依法进行整治,并建立巡查制度,对明十三陵文物和环境风貌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破坏文物和环境风貌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这些管理措施,对推进十三陵国际旅游的品牌化和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京东运河文化带。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京杭大运河是沟通中国南北方交通和经济的重要水道,特别是对于北京城的创建、发展和历史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城市和漕运终点,同时也是通惠河的起点和终点,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重要水道——通惠河是大运河的延续。通惠河涉及通州、朝阳、东城、西城等多个区域,河道总长约80公里。几百年来,通惠河对北京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河道沿线建有众多的功能性建筑,主要建筑群有南北新仓、朝阳区土坝、通州区文庙、燃灯塔、三教庙、皇木厂以及多处桥闸等水工设施,这些历史建筑成为北京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近年来,通惠河成为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重点保护对象。2006年3月,数十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尽快制定大运河整体保护规划,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运河沿线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法律地位。2007年11月,通州区旅游局组织召开《京东运河湿地文化休闲区旅游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认定应该注重运河文化和湿地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坚持环境保护第一、生态建设优先的原则,提出了资源开发、湿地恢复、环境保护之间和谐保护性开发模式。
为进一步做好运河保护工作,北京市在对运河沿线遗迹进行初步普查登录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文物保护修缮计划,逐步对大运河及沿线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修复。自2006年以来,对城区南新仓、朝阳区土坝、通州区文庙、燃灯塔、三教庙、皇木厂等人文景观等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同时,制定了2010年至2030年的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的分期规划。
(5)宛平史迹保护区。位于卢沟桥东的宛平城,是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卫城。
宛平城在历史上见证了明末的农民起义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七七事变”。过去的半个世纪,政府对宛平城和卢沟桥多次进行修缮。1961年,宛平城和卢沟桥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后,政府加大对宛平城修缮等方面的投资:1984年国家拨专款对城墙、东西城楼进行修缮;1987年向游客开放。从2002年开始,宛平城保护区的整顿和修缮工程列入“人文奥运”计划中。具体措施为:首先将居住在宛平城内的500户居民加上桥西村、城北和城东等地区的共8000余名居民搬出宛平城以及建设控制地带。2004年3月,宛平城二期修缮工程开工,全面修缮宛平城,包括城墙、城门和城楼,恢复宛平城明清时期建筑的原貌;复建兴隆寺、宛平县衙、卢沟驿、符氏酒亭、桥头小市、拱极营,修缮城内沿街民居等;将柏油街道恢复为青石地面等,使之成为步行文化街。每年八月十五举办中秋卢沟赏月庙会、灯会等活动。2007年以后,保护区周边环境整治不断加强,宛平城内外的环境得到了彻底改观,成为重要的近代史、爱国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