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寿皇殿建筑群被辟为北京市少年宫,昔日肃穆的皇家祭祀场所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1981年4月10日晚,少年宫的工作人员在下班后没有切断电源,不幸引发火灾。四个小时的大火,将寿皇门烧毁,周围十株古树也被大火烧焦,损失惨重。大火扑灭后,市委市政府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善后工作。不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召集局机关和各直属单位有关同志,就景山寿皇门被焚事件进行了讨论,并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1983年,寿皇门由故宫博物院古建管理部开始复建设计。由时任古建管理部主任的于倬云高级工程师主持,白丽娟负责木结构部分的设计。复原设计依据有三项:(1)史料记载中,寿皇殿依太庙规制而建。(2)对火灾后烧得面目全非的木构件测绘,并以其他未烧毁的建筑——寿皇殿、配殿、碑亭等为参照。(3)1944年的测绘图。1944年的测绘图中,寿皇门的图纸有平面图、正立面图、侧立面图、横剖面图、纵剖面图、梁架天花仰视图,为复原设计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从图上可以看出,寿皇门的面阔进深、房梁构架、斗拱形制、琉璃山墙、地面铺砖及梁枋彩绘都与太庙的戟门等级是一样的。在现有文献资料、遗址和烧毁构件的实物及图纸图像的支持下,经过后期对木结构的荷载分析,寿皇门最终于1984年重建完成。
寿皇门的复原是必要的,它对寿皇殿这组建筑群的完整性来说是重要的。如果一组建筑没有了门,它就不完整了,况且这组建筑又是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没有这个门,中轴线上缺少了一景,同样也不完整。从历史角度讲,寿皇门是在1983-984年间重建的,是依清乾隆时期建筑的复制品。从文物保护角度讲,寿皇门的复建设计是参考《佛罗伦萨宪章》中有关重建历史园林的条目而实行的,《宪章》第15条提出“在未经彻底研究,以确保此项工作能科学的实施,并对该园林以及类似园林进行相关的发掘和资料收集等所有一切事宜之前,不得对某一历史园林进行修复,特别是不得进行重建……”寿皇门的复原设计有科学的依据,翔实的历史资料,是通过精确的测绘、比较后才确定方案。在建筑平面、构造、造型、法式特征、色彩、艺术风格等方面都达到了恢复寿皇门原状的要求。
2000年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合并,成立了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由于文物建筑内办公空间有限,加之青少年的课外活动需求日益增长,阻碍了少年宫的发展和办公条件的改善,这样的状况对于文物建筑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2001年北京市政府颁发了《关于研究解决建设北京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水利局搬迁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决定在龙潭公园建设北京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将北京市少年宫占用的景山公园寿皇殿及观德殿、永恩殿等古建筑群,退还给景山公园管理处。新少年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龙潭湖百果园3号,2007年10月动工,于2013年5月29日落成启用。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当天下午与全国56个民族1600多名儿童参加了“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新少年宫形似5个花瓣,矗立于绿地之中;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由艺术、体育、科技、排演等区域组成。现景山的少年宫正在逐步腾退,向新宫搬迁。
2.高梁河万寿寺
就在寿皇门烧毁不到一年的时间,位于北京西直门西北高梁河上的明代皇家敕建寺万寿寺也遭遇了一场大火。
1982年2月10日晚,四个住在附近的小孩,跑到万寿寺行宫去玩,看到东配殿的台阶上有个纸箱,其中两个孩子把纸箱搬到殿北走廊窗户下,旁边紧挨着一堆窗框和废木料。之后,另外两个孩子点燃了箱内的废纸,火很快燃了起来,并将周围的可燃物引燃,沿北窗、顶棚向四处迅速蔓延成灾。两个小时的大火,造成万寿寺西路中院正殿和东、西两配殿3座(15间),4座回廊,1座垂花门,计800多平方米,殿内存放物品全部被毁,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万寿寺的失火事件惊动了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领导,他们很快采取有力措施,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将万寿寺收归文物和文化部门直接管理。
万寿寺历史悠久,诞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由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母亲李太后出资建造,用以替汉经厂存放经书。建成后,万历皇帝赐名“护国万寿寺”,并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
到了清代,万寿寺因寺名寓意吉而备受皇室青睐,成为皇家祝寿庆典的定点场所之一。在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的四次修葺和扩建,最终形成了集寺院、行宫、园林为一体,东中西三路规制的皇家重寺。其中中路为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共七进院落,西路为皇室成员的行宫,东路为僧侣的居住生活区。万寿寺保持完整的原貌直至民国年间,但随着20世纪初清皇室的逊位,万寿寺失去了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
民国时期,万寿寺被各类社会组织利用,先后成为学校、兵营、疗养院等机构的驻地。新中国成立后,万寿寺又被学校、幼儿园、部队歌舞团所占用。这些非文物管理部门的占用,导致在利用这座古建筑中存在诸多不利于保护的因素,致使万寿寺的火灾发生。
1984年,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接收了寺院中路,随后寺院中路原有驻守部队很快撤离。西路由国家文化部门暂时占用,部队撤出。接管后的万寿寺自上次重修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建筑损毁、坍塌现象十分严重,已到了不得不修缮的地步,于是由市政府拨巨款重修了寺院的中路,中国作家协会拨款修缮了寺院的西路。在修缮过程中,经过文物部门与专家的论证,市政府决定万寿寺古建筑在外貌上恢复,彩绘复原。但是功能不能按寺院恢复,不必按殿堂的原有功能恢复内部设置。在利用方面,1985年,市政府决定在万寿寺原址上成立北京艺术博物馆,这样万寿寺不仅作为文物古迹的旅游景点,也作为博物馆所拥有的一件艺术品向世人展示。
万寿寺自1985年一期修缮工程开始,分别在1986-987年、1992-994年及2002-003年中,完成了万寿寺的四次修缮。其中,在1987年的二期修缮后,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式成立,并向社会开放假山以前的全部展区。1994年三期修缮工程的结束,宣布寺院中路至此全部修缮完毕并向社会开放。
3.西山大觉寺
万寿寺遭受火灾后不久,1986年,位于海淀区西山脚下的千年古刹西山大觉寺也遭一劫。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大觉寺成为林业部林干校校址,1952年林业部将大觉寺作为北京林学院的校址。1979年,由农林部干校使用的大觉寺又交由林学院管理使用。1985年林学院干部训练班在大觉寺内进行文物修缮工程。1986年11月15日下午,干训部擅自点燃了仅距龙王堂1.5米处的干树叶,导致火星飞到古建西山墙的通气孔内引发火灾,将寺内中轴线最后一组古建筑龙王堂上层大部分烧毁。北京市文物局会同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处理了失火案件,对肇事单位处以10.2万元的罚款。
大觉寺位于北京西郊阳台山东麓,始建于辽代,时称清水院。金代沿袭了清水院之名,并被金朝第六代皇帝完颜璟辟为离宫别苑,是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从此这座帝都远郊的佛教寺院与皇家发生了直接的关系,院内殿阁及园林建设盛极一时,成为帝王和后妃们游幸、驻跸的场所,是为大觉寺历史上第一个兴盛阶段。然金、元易代之际,战乱频繁,西山八大水院多成劫灰瓦砾,清水院也难逃厄运,曾因破坏甚巨而一度荒圮凋敝,直至元朝中期方渐次修复,但已难复旧观。明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朱瞻基奉其母孝昭太后之命,出内帑翻修了当时已更名为灵泉佛寺的清水院,并更其名为大觉寺。除此次大规模翻修外,明皇室对大觉寺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葺,而后一次的修葺,因由宪宗生母周太后出资,并派其从弟周吉祥主持寺务,故这座寺院又兼有太后家庙的地位。明中早期的大觉寺,是为历史上的第二个兴盛阶段。历史就是如此,在经过辉煌的鼎盛之后,明朝没落,朝代更替,佛事不兴,大觉寺廊宇多年久失修,这种情况直到清代康熙末期才有所改观。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至清中期,为大觉寺历史上的第三个兴旺时期。在此期间,大觉寺作为京郊的一座敕建禅寺和雍、乾两代皇帝的行宫,不仅得到过皇家的格外重视和多次修缮,建筑面积与日俱增,而且以其园林的秀丽、环境和幽雅,及当家僧侣们法理修养的精湛,一直都是远近缁素求法拜佛、修心明性的一处伽蓝圣地。古代文人墨客、近代众多学者也对其美景趋之若鹜。
两百多年后,在经过那场大火之后,大觉寺又迎来了新的繁盛。
1991年,北京林学院向北京市文物局移交了大觉寺。北京市文物局接收大觉寺后成立了大觉寺管理处。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首先修复了1986年毁于火灾的龙王堂建筑,随后又整修了部分房屋,整治了寺内环境,通过几年的建设,大觉寺于1992年4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京郊一处着名的旅游景点。在北京市文物局的领导下,管理处采取边修缮边开放的原则,加紧古建修缮工作,逐步修复了龙王堂、四宜堂、憩云轩、大悲坛、山门殿、畅云轩等建筑,抢修了大殿后抱厦、配殿及方丈院等濒危房屋,近几年又修缮了大雄宝殿等主要殿堂。据统计,从1991年起,为修缮恢复大觉寺古建筑群国家已拨专款近3000万元,修缮后的建筑风格依旧,古雅端庄,千年古寺终于焕发出新的光彩。除了古建筑,寺内的古树名木也堪称一大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寺内的玉兰树和银杏树久负盛名,堪称京华之最。管理处对古树养护也实施专项资金投入,聘请园林专家诊治,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走上科学管理的道路。
随着文物及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大觉寺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刹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2012年是大觉寺正式对外开放20周年,管理部门以大觉寺的“玉兰节”为契机,开展了多项系列文化活动。
大觉寺及其周围的风景名胜吸引了无数游人,无论是悠远深邃的晨钟暮鼓,还是晴岚幽谷的朝云紫气,都给人以远离尘嚣如入仙境的感觉。
十、万园兴废诉国耻,遗址整修重开放——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清同治重修时改称万春园)组成,占地346万平方米,被誉为“万园之园”,曾是清代帝王悠游享乐、举行朝会、处理政事的皇家宫苑,被皇帝特称为“御园”。同时,它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体现着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皇帝弃园北逃,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焚毁。1900年八国联军又对其进行了洗劫,之后的半个世纪仍有土匪、军阀、官僚、地痞、奸商的肆意破坏和盗窃,昔日皇家璀璨的明珠圆明园成为残垣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遗址的保护工作。从周恩来在建国初期“圆明园遗址要保护好,地不要拨出去,以后有条件时可以作些恢复”的明确批示后,到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正式售票对公众开放。除“文革”时期,受历史条件制约,圆明园遗址再次遭到破坏之外,国家对圆明园的保护一直未停止。1976年11月17日,海淀区政府正式组建圆明园管理处;1986年,北京市政府成立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委员会,负责遗址公园建设重大事项的决定和协调;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园管理处和学术界、文化宣传界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对帮助公众了解圆明园,不忘国耻,矢志振兴中华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保护、整修和利用圆明园遗址之先声。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规定,要把圆明园建成遗址公园。圆明园“被毁”已成历史事实,它记录着荣辱兴衰,是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圆明园更是一座文物性园林,是园林文化和文明的直接见证,它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对其定性为“遗址公园”,合理的利用和建设,也是符合《佛罗伦萨宪章》精神的。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正式建设,是在1983年夏秋之交揭开序幕的,大规模整修工作,是从1984年底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