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放河灯也很有名。据李滨声先生《什刹海的河灯与冰灯》一文叙述,什刹海放河灯、点冰灯源于我国梁代而盛行起来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原是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举行的仪式,最初由斋僧、拜忏、放烟火发展到超度无家可归的亡魂,被超度者可“往生极乐”。这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带娱乐性质的民俗活动,各地皆然。
早年间,北京每逢夏历七月十五都会在什刹海后海南岸高搭席棚大办佛事。岸边从上午就摆出一只纸糊的大楼船,到了晚上,由僧人奏起佛教音乐,念起佛经,随后把那庞大的纸船输送下水,点火燃烧形成高潮,称为“烧法船”。在此之前黄昏之后,海面上开始出现盏盏“河灯”,看热闹的人们花上一个大枚铜圆买一个点燃后轻轻放下海去任其漂泊,隔岸观赏引以为乐,此谓“放荷灯”或“放河灯”。那河灯是在一小方木片上钉着一朵纸做的莲花,中间插着一截蜡头。点燃后,莲花通明,漂在海上,荡到远处,仿佛天上的繁星、江上的渔火,煞是好看。
除河灯外,岸上及坊间更有小贩在这天兜售“莲花灯”。莲花灯与河灯不同,是提篮式的纸扎灯,最受小孩儿喜欢,三五成群提灯沿海或转街游乐,络绎不绝。不过这样的提灯游乐只限当晚,翌日那灯必须弃掉,所以卖莲花灯的小贩常这样吆喝“七月十五的灯,今天买了明天扔”或干脆坦率地吆喝“七月十五的灯,今天不卖(掉)明天扔”,意味着不能及时出手的话,明天就要赔本了。
什刹海除河灯外还有冰灯,据说是为起冰时照明而设的,后来常引来过路人驻足观看才发展为陈列性的,也是冰窖的一种广告宣传。冰灯简单无华,但点燃后晶莹明亮,很是辉煌。座座冰灯排列在海沿上,从鼓楼上或景山上往下看,如同“夜明珠”在闪烁。旧时,鼓楼前繁华热闹,在冬季鼓楼前烟袋斜街口至后门桥一带有的大铺面门前陈放过内有“走马”的冰灯。虽然不精致,只隐约可见内有人马转动,也常被围观,当是什刹海冰灯的发展。时至20世纪80年代,鼓楼前冰灯功能随着时代的演进已经进入现代化夜景照明时代,什刹海一带的“冰灯”、“河灯”、“莲花灯”均在消失成为历史,但其功能仍被传承、利用、发展着。“冰灯”已被现代化的广告宣传与夜景照明所代替,“河灯”已由什刹海人创新发展为“水上游”晚间游所利用。春夏秋三季,每天夕阳西下、将近黄昏之际,“水上游”傍晚游游至银锭桥烤肉季门前码头,烤肉季服装整洁的小伙儿提着食盒送上预订的小吃,而后橹船经银锭桥游至后海,晚霞泛彩,遥望西山,黛色的山影叠嶂如画。更为诱人的是,傍晚游比白天游增添了一种让游人参与的游戏——放河灯。橹船驰入后海最宽广处,夜色降临,放河灯便开始了。河灯是将一种特制的蜡烛点燃放在纸制小船中间,然后放入水面任其飘荡。在黑天鹅绒般的水面上烛光点点,宛如荧光浮动。今日回顾,这种活动当是由明清以来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盂兰盆会演化而来。不过在时间上不仅限于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了,而且极大地谈化了佛教色彩,而形成现代化、富有时代特色的旅游活动了。
海子传说故事随着时代演进,仍在传承、保护、发展中。什刹海丛书中记述的特色街巷、趣闻轶事也丰富多彩,现依本文提出的环海核心区、护国寺地区、铸钟厂地区中的街巷趣闻轶事再简介一二。
1.毛泽东和侯位胡同
鼓楼西大街是什刹海地区最古老的一条街道,元时称斜街。侯位胡同是斜街南环海核心区曾经有过的一条小巷,坐落在广化寺和今卫生部招待所的东侧。在建卫生部办公楼时,这条胡同被拆掉了。鲜为人知的是,据毛泽东主席秘书、保健医生王鹤滨老人记述。毛泽东主席曾于1950年初冬一个深夜来这里做怀旧之游。毛泽东主席每天24小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紧张的脑力劳动状态。他能在子夜时分出去散步,对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当时,陪同毛泽东主席夜游的有汪东兴、叶子龙和保健医生、秘书王鹤滨。多年后,王鹤滨老人在所写《紫云轩主人——我所接触的毛泽东》一书中提到了这件事,但未注明地点。
《北京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毛泽东与烟袋斜街》,根据王鹤滨先生文中一条“很短很宽、西南头便是什刹海的北岸”的胡同推断,毛泽东当时夜游的胡同是烟袋斜街。
文章引起很大反响,也引起了什刹海研究会工作人员赵守信先生的关注。根据王鹤滨先生描述夜游什刹海的路线走向,熟知什刹海情况的工作人员认为,那条小巷绝不是烟袋斜街,于是有了什刹海研究会老会长赵重清和赵守信对王鹤滨先生的拜访。
赵重清、聂殿维等还陪同王鹤滨老人到烟袋斜街、鸦儿胡同内几条短巷实地查看。王鹤滨老人回忆:“那条短巷有数十米长,两侧有较高的院墙,整条巷只错落对开着三两个院门,一家大门前有高高的三四级的台阶,台阶两侧还有石雕的狮子……”“毛泽东示意司机周西林把车停下来,走下汽车,于是便在这短短的胡同里散起步来。毛泽东兴致勃勃,因为怕惊动市民的睡眠,所以轻放脚步,低声说笑。”
王鹤滨老人在实地考察中却找不到与记忆相符的胡同。这实际是什刹海地区胡同地理继续变迁的一个实例。什刹海研究会老会长来访,送给王鹤滨老人一部《什刹海志》。王鹤滨老人从志书里终于得到答案:随毛泽东主席来过的胡同叫作侯位胡同,而这条胡同已经永久地消失了。王鹤滨当时看到子夜散步的毛泽东“愉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写道:毛泽东选择的夜游什刹海行车路线,将他曾经住过的三个地方:福佑寺、三眼井胡同、豆腐池胡同与侯位胡同连接起来了。可以推想,毛泽东驱车经过的鸦儿胡同,以及鸦儿胡同和后海北沿之间的短巷侯位胡同,都是他熟悉的地方或曾经到过的地方。他来这里散步,无疑是他对青年时代革命行踪的一次愉快的巡礼……
王鹤滨老人否定了毛泽东主席夜游为烟袋斜街的推断,为防止误传,他撰写了毛主席夜游什刹海的文章,刊登在《西城文苑》2009年第3期上。
2.广化寺与广化寺街,为什刹海带来许多珍闻佳话和荣誉。
广化寺,始建于元,位于今鸦儿胡同(明代称广化寺街)31号。
广化寺坐北朝南,前临后海、后临斜街,地势优越,环境优美,闹市净土,佛事活动坚持至今且具有不同于其他寺庙的特色故事,也值得一记。
广化寺,又称十方寺。十方寺之意是天下四面八方的僧人云游至此能居住之所,甚至寺中住持老了,还可传位于外来居住被认可的法徒。
这是广化寺与其他寺庙最大的不同特点,为此寺庙在建筑上僧房较多,除大殿两侧外,在东西两路跨院和后院还分布许多间僧房,组成不同的院落。大院套小院,院院相通,僧房毗邻,环境清幽,有管理制度,有分工专人负责。
广化寺建寺以来,香火旺盛。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来焚香拜佛,来广化寺放生池边放生作法事,尤以每年阴历七月十五举办的盂兰盆会民俗活动最有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政府通知将全市寺庙中有保留价值的佛像经书等文物集中到广化寺。为此广化寺曾成为内城区作法事活动的集中地。“文革”期间,广化寺惨遭破坏,寺庙如同宗教旅馆,成为一大怪事。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广化寺佛事得以复兴,至今于闹市中坚守佛门净地的传统。佛教圣音名扬四海,为佛教界赢得了荣誉,遗憾的是被占用的部分庙宇仍没有腾退。
3.名称极雅的百花深处和老舍出生地小羊圈胡同
在从护国寺命名的护国寺地区,庙后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东至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称这条小巷子为花局胡同,是当时种植花卉的场所。光绪十一年(1885年),朱一新《京师专巷志稿》改称百花深处胡同。民国后去“胡同”简称今名。
百花深处的由来少有宣传,鲜有人知。百花深处的名称极雅,但今已毫无雅致之实。据《北京地名志》引《北京琐闻录》云:“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使这块菜地成为一处十分幽静的所在。又辟地种植牡丹、芍药,在池中种植莲藕。夏日,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驶上小舟往来于绿波之中,香风扑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黄菊溢香之秋,梅花晴雪之冬,均有四季皆宜之感。当时城中士大夫等多前往游赏。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这大概是对乾隆时期命名花局胡同情况的一段描述吧。晚清时期直呼为百花深处。老舍先生曾这样描写百花深处:“胡同是狭而长的。两旁都是用碎砖砌的墙。南墙少见日光,薄薄的长着一层绿苔,高处有隐隐的几条蜗牛爬过的银轨。往里走略觉宽敞一些,可是两旁的墙更破碎一些。”
与百花深处紧临的还有一条小胡同,形状特殊,口小肚大,清末称羊圈,形不美名不雅,但名气大。因大作家老舍生于此、长于此、成名于此。老舍以这条胡同为背景编创的《四世同堂》,使这一小胡同扬名于世。
紧临的这两条小胡同,形名雅俗各具特色,其共同点都因人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为小胡同留下美好的记忆。护国寺地区还有麻状元胡同、陶兽医胡同、三保老爹胡同等都与人有关,都是当时的名人居住之所,有很多故事。
4.拈花寺的铜牤牛和金炉圣母娘娘庙
在铸钟厂地区也有许多传记故事,如在大石桥胡同拈花寺后院有铜牤牛一头,牛槽一个,牛背驼一个钢钵,今已不得见。相传第一代开山和尚偏融,从四川来京时仅带来一头牤牛。偏融在寺中静坐,牤牛背驼一钵出外募化,相伴一生。一日,牤牛赴清河镇募化,回至土城外,忽闻偏融已死,一吼三声,倒地死亡。后来人们在为偏融修塔时,在牤牛死处修一座桥,叫牤牛桥。
与拈花寺同在旧鼓楼大街西侧的,还有一座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庙在钟楼的正西方位,小黑虎胡同里。关于这座庙,什刹海地区流传着另一个传说。在明朝初年,朝廷下令工匠们铸造出一座高一丈六尺、重十万斤的铜钟,悬挂于已建好的钟楼,向全北京城传布洪亮的报时钟声。铸钟师华严带领工匠们日夜不停地操劳,多次将铜液浇筑在刻满精致花纹的泥范里,但每次都功亏一篑,大钟就是铸造不出来。眼看限期将到,华严和工匠们心急如焚。跟随华严师傅来到铸钟工地的,还有他的女儿,美丽的华仙姑娘。华仙眼看父亲和工匠们面临杀头的危险,也是坐立不安,心中浮现出师傅们曾说起的祭奠钟神的故事。一日,就在工匠们为铸钟在融化铜液的时候,她纵身跃入熔炉,化作一缕青烟。北京城的大钟铸成了,华仙姑娘为救父亲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铸钟工匠们人人长跪不起,尊华仙姑娘为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在铸钟厂旁,为她建了一座庙,这就是后来的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
这和牤牛伴主一样都是神话传说,反映了旧社会老百姓对善人好事的一种宣传形式和美好愿望,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类似的神话传说在什刹海地区还有很多,不再记述。此外,还有诸多传闻谚语,反映了老百姓对社会黑暗的痛恨之情、讽刺之意,如“钟楼高,鼓楼矮,假充皇帝袁世凯”、“缎子改老钱,铁杆打老袁,要过太平年,还得二三年”等等。
三、四合院
(一)什刹海地区四合院及其特点
街巷是四合院的载体,四合院是街巷形成的重要元素。二者融为一体,随着海的变迁而变化。什刹海地区拥有大量的四合院,大至多进,小到单体,典型的金丝套胡同游览区就集中了各类四合院。徜徉其中,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北京人生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