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被称为“平行沟通”。埃瑞克·伯恩将其描述为“适应的也是预期中的沟通方式,同时它遵循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法则”。如例一、例二中的沟通,丈夫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例一中,丈夫问晚饭吃什么,妻子不仅给予了回答,而且考虑到了丈夫的需求;例二中,丈夫表达了自己的不适,妻子给予了关注和安慰,所以“互补沟通”是平行的,也属于“平行沟通”。如下图:
互补沟通
【例三】
丈夫:车钥匙呢?
妻子:我怎么知道,上午你开的车,天天丢三落四的。
在例三中,丈夫的话是探索性的,这来自“成人状态”。但妻子并不答复他的疑问,而只是指责,并且这种指责有点过分。丈夫的“成人状态”指向妻子的“成人状态”,而妻子的“父母状态”指向丈夫的“儿童状态”,二者交叉,不但使本次沟通不成功,而且有可能妨碍下一步的交往。
【例四】
妻子:慧慧家换了台新车哎!
丈夫:你什么时候能知足呢?
在例四中,妻子是说自己看到的事实,丈夫却认为妻子又在比较,在提要求,所以开始指责。
例三与例四就属于“交错沟通”。在例三中,丈夫如果要使沟通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也许不得不作检讨或者向妻子提出恳求,这就意味着以“儿童状态”指向妻子的“父母状态”。如果妻子首先告诉丈夫钥匙在什么地方,或者表示愿意帮助他寻找,或者说她现在正忙于某件事,不能替他找,说声“对不起”等等,这个沟通才是“互补沟通”。
当两个人怒目相向、转身谁也不理谁时,意味着他们不愿再继续沟通或者为刚才的沟通而困惑,“交错沟通”就出现了。当一方发出对话时,另一方给予了非预期中的反应,发起的一方可能会退缩、逃避或转移。沟通已背离了初衷。
人际关系的痛苦经常由于“交错沟通”而来——父母和孩子、丈夫和妻子、领导与下属、同事之间等等。一个人发起沟通,期待获得某种关注,却没有获得预想的结果,于是他感受到了挫折,觉得被漠视。如下页图:
交错沟通
【例五】
销售员: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而且是限量版,不过您是教师,这件衣服可能太时尚了,会不会不太适合您的身份?
顾客:时尚有什么不好,我下班的时候可以穿。就要这个了。
当销售员这样说时,我们知道她有其他的含义:衣服很好,不过你们这个行业的人比较保守,敢突破自己吗?顾客感受到了被挑战,这就是“隐藏沟通”,或者叫“暧昧沟通”。“隐藏沟通”最复杂,它有别于“互补沟通”和“交错沟通”,它涉及两个以上的自我心理状态。本例中,表面上销售员的沟通发自“成人状态”,但实际上是一个“父母状态”对“孩子”的指责:“你太保守了,不敢尝试!”如果顾客这时保持“成人状态”,也许会认真想一想,回答:“嗯,这衣服确实很好,不过对我而言,没什么场合适合穿。我还是不要了。”但如果顾客的“儿童状态”接收到了挑战,就会如例中所答。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隐藏沟通”。
很多时候,暧昧的刺激是以社会接受的方式表达的,如下例:
隐藏沟通【例六】
小赵:“王哥,下班后怎么走啊?”
老王:“你小子,又想搭车吧?说吧,去哪,我送你。”
本例中的老王与小赵很熟悉,所以读懂了对方表达的意思。
这两个例子中,沟通的另一方都听懂了对方隐藏的意思并给予了回应,我们称这为成功的“隐藏沟通”。
当然有时对方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但并不配合地做出反应,那就是失败的“隐藏沟通”。如下面的对话里,顾客读懂了销售员隐藏的意思,但并没有上钩。虽然从销售员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失败的沟通,但从顾客的角度来讲,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销售员: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而且是限量版,不过您是教师,这件衣服可能太时尚了,会不会不太适合您的身份?
顾客:确实不合适,我没什么场合能穿。算了吧。
四、漠视
在日常培训时,我经常让大家做这样一个练习:闭上眼睛,想一下教室里有些什么。每个人记住的东西都不一样,而每个人也都会忽略一些东西。这就是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这个反应过程中每个人都像戴了过滤镜,会过滤掉一些东西,而且每个人过滤的都不一样。这种过滤有时会让我们忽略存在的问题,有时会忽略解决问题的资源,有时会让我们忽略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总之,有时人们会无意识地忽略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各种资讯。人际沟通分析学(TA)里,把这个叫做“漠视”。
根据不同的情况,“漠视”分为以下四种:
1漠视问题的存在:有些人忙于工作,越来越疲劳,却不认为是身体出了问题,直到有一天大病来袭。
2漠视问题的重要性:接着上例,知道自己身体可能有问题,却不认为是大事,觉得扛过这段就好了。
3漠视改变的可能性:在培训中,讲到对压力的缓解,有的人会说,这要看领导是不是给我这个时间。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自己虽然在高压力下,但自己并无改变的可能性——因为工作压力是领导给的,不能改变,生活压力是必须要承担的,不能退缩,所以他就认为对此无能为力。
4漠视个人的能力:接着上例,认为自己没能力换工作,没能力和领导沟通,所以只能保持现状。
存在“漠视”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也可以分成四种:
1什么也不做:婚姻中的某一类男性有很多这样的行为,当妻子对他的行为不满、喋喋不休时,男人一般选择沉默——不说,也不改变,甚至慢慢连基本的家庭义务也不再承担。这类男性感觉到对方忽略了自己的价值和努力,于是拒绝改变。
2过度适应:习惯化地承担一些自己不需要承担的工作。比如有人找到你要求换班,你习惯性地答应,还会认为是自己经过思考的。比如领导生气了,你习惯性地出来打圆场、上去泡茶,认为这样才安全。其实没人要求你做这件事,但你会觉得这是必须的。
3烦躁:我们经常在开会的时候看到有的人不停地抖腿、玩笔,这些时候他们是感受到自己不舒服,但没办法解决,只有通过一些无目的的重复的动作来解除自己的不舒服。还有一些行为也可能是漠视自己能力的信号,如咬指甲、抽烟、玩头发、暴饮暴食。
4无能或者暴力:失业了,我们会发现人的不同反应。一种是喝酒或是生病,让自己变得无能,这时就会有人来照顾自己;或者摔东西或者找茬跟陌生人打架,释放大量的精力伤害自己或他人,甚至是身边的亲人。其实这两种方式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五、特殊的沟通模式——沟通游戏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他人的沟通总是很不舒服,比如总感觉自己被欺负,但又说不出来;或者感觉自己总是失败。然后可能你对自己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为什么这样的事又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总遇见这样的人?”“为什么我总这么倒霉?”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已经进入了一种“沟通游戏”。像所有的运动类游戏一样,“沟通游戏”也有一定的规则、步骤和必然的结局。
人际沟通分析学(TA)的创始人伯恩认为:沟通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这种沟通并不愉悦。他对此的定义是:“以暧昧动机为根本,而且貌似合理化的一套重复出现的沟通方式。”更简单地说,它是“一系列诡异的沟通”。
“沟通游戏”有几个特点:
1处在游戏中的人并不自知,至少表面上看并不是有意制造冲突。
2游戏结局很混乱,大家的感觉都很挫败,互相指责。
3游戏是一再重复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沟通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形态是一样的。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复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中是否有“沟通游戏”发生。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就很可能是这种情形。
4参与游戏的人之间都会有“隐藏沟通”。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愿意和自己玩游戏的人。
游戏公式与戏剧三角形。一个发起“沟通游戏”的人,就像在钓鱼:放下鱼饵,吸引一条鱼来上钩。只要上钩,游戏便开始。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沟通游戏”。如果有人想邀请你进入游戏,而你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地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沟通游戏的。
埃瑞克·伯恩把沟通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饵+钩=反应→混乱→转换→结局。
其实所有的游戏原型都是孩子,孩子因为内心的不成熟而做出不恰当的反应。看下面的例子:
2岁的轩轩拉着玩具车到处跑,碰掉了花瓶。
妈妈进来问:“怎么回事?谁干的?”
“哥哥。”
“胡说,哥哥在幼儿园,没回来呢。”
“就是哥哥,不是我!”轩轩开始大声哭闹。
“我最讨厌小孩子撒谎了!”妈妈大声喊。
这个“沟通游戏”可以叫做“我抓到你了”。类似这样的情境里,很多家长是明知故问,这就是“饵”。那什么是“钩”呢?“钩”是指沟通另一方的弱点或欲望:孩子想表示自己是个好孩子,没有做坏事——这就是“钩”。所以孩子必然上钩。接下来孩子的反应是撒谎找替罪羊,妈妈的指责和孩子的抗议让局面陷入混乱。此时每个人的感觉开始转换:妈妈由开始的指责方变成被欺骗的一方,变得很生气。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史蒂芬·卡普曼的戏剧三角形理论。他用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图形来分析沟通游戏,就是所谓的“戏剧三角形”。他认为只要是玩“沟通游戏”,主角必定属于“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三种角色之一。
迫害者:习惯性地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没有能力,总在指责评价别人。
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不是指责批评,而是从较高的位置为对方提供帮助,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被欺负了。
玩游戏的人之间缺乏基本的相互信任,没有诚实亲密和开放的关系。人们玩“沟通游戏”是因为它能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或是打发时间,或是强化早期对自己、对别人或者对命运的看法,如“我就知道没人真正在意我”,“我就知道我不可能成功”或“我就是这命,干什么都不顺”。
六、亲密
本书中我们还会用得较多的一个词是“亲密”。“亲密”是指我们可以在自己关注的人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表达我们真实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也许我们表现的并不是对方期望的,但我们并不担心对方因此离开,或因此不喜欢我们。即无论我们如何表现,都能体会到对方对我们的接纳、尊重和爱。当两个人处在“亲密”里的时候,每个人可以放心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个过程不存在“隐藏沟通”和“交错沟通”,沟通的双方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亲密行为不只存在于恋人、夫妻间,还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互相信任的朋友和上下级之间。它会让你在短暂的交往中感受到温暖而相互信任的情感,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亲密”可能发生在群体之中、长久的友谊中、工作和婚姻家庭中,比如以下的场景:
家里的小狗死了,儿子很伤心。把小狗埋葬后,儿子满脸泪水。妈妈走过来,把孩子搂在怀里说:“埋葬一个朋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宣泄着心中的悲伤——在这一刻,他们是亲密的。
三口之家。一岁多的宝宝开始说话了,有一天突然说出“我就不”,逗得父母哈哈大笑,夫妻相视而笑——这一刻,他们是亲密的。
你的朋友失恋了,很伤心,给你打电话。电话中,她尽情地哭泣,你静静地倾听,直到她安静下来——这一刻,你们是亲密的。
朋友间有了误会,但彼此并没有回避和掩饰,而是真实表达:
A:你昨天的行为让我觉得在你眼里我没有解决这件事的能力。
B:不是的,我不确定你是否愿意和那些客户打交道。
——这时两个朋友也是亲密的。
要实现“亲密”并不容易,因为“亲密”含有冒险的成分。人们需要在“亲密”中表达自己的弱点,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而有些人就会担心因此被否定。
你和哪些人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的,看看如下的问题:
1当你发现对方有些事做得不合适时,你是否能表达出来,并确信这种表达会被对方理解而不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2你从第三方听到了关于对方的一些负面信息,你是否相信他有自己的一些原因?
3你们之间发生了一些冲突,你是否愿意主动面对并和对方沟通、澄清误会?
4你有事需要对方帮忙,他表示帮不了你,你是否能理解他有自己的难处,并一如既往保持友谊和信任?
5在哪些时刻,你们一起体会到愉悦、快乐的情感?
6相互之间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尊重自己和对方的情感和需要?有时能够主动认同并且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确信对方有能力理解并陪伴你的情感,而不用担心对方的承受能力?
7是否能在对方情绪低落时觉察到,接纳对方而不会受到对方情绪的干扰,亦不害怕被对方所依赖?
8是否能接纳他人呈现给你的全部?或者,只能有条件地感受、接纳他的情感的一部分,而暗中或者公开地拒绝他情感的另一部分?
9面对彼此,你们可以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行为而不担心被评价、被否定?
审视你和你在意的人之间能否达到这9个状态,如果有6个以上,你们就已经很“亲密”了。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做到“亲密”并不容易,因为有时“亲密”是有风险的。同时,“亲密”也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时间和情感,所以一生之中,我们只能和有限的人达到“亲密”——伴侣、知己、部分家人。